7000 萬年的靈長類動物進化

2022-02-25     夜雨風

原標題:7000 萬年的靈長類動物進化

許多人對靈長類動物的進化持 以人為本的觀點,這是可以理解的,重點關注幾百萬年前在非洲叢林中居住的雙足、大腦袋的原始人。但事實是,靈長類動物作為一個整體——一種巨型哺乳動物,不僅包括人類和原始人,還包括猴子、猿、狐猴、狒狒和眼鏡猴——有著悠久的進化歷史,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

古生物學家確定的第一個具有靈長類特徵的哺乳動物是煉獄獸,一種白堊紀晚期(就在導致恐龍滅絕的K/T 撞擊事件之前)的一種微小的、老鼠大小的生物。雖然它看起來更像是樹鼩,而不是猴子或猿,但 Purgatorius 有一套非常像靈長類動物的牙齒,它(或近親)可能催生了新生代更熟悉的靈長類動物。(基因測序研究表明,最早的靈長類動物祖先可能在煉獄之前生活了 2000 萬年,但目前還沒有這種神秘野獸的化石證據。)

科學家們吹捧同樣類似老鼠的 Archicebus,它生活在煉獄之後 1000 萬年,是第一個真正的靈長類動物,支持這一假設的解剖學證據更加有力。令人困惑的是,亞洲 Archicebus 似乎與北美和歐亞的Plesiadapis生活在同一時期,Plesiadapis是一種更大的、兩英尺長的、樹棲的、類似狐猴的靈長類動物,頭部像齧齒動物。Plesiadapis 的牙齒顯示出雜食性飲食所必需的早期適應能力——這一關鍵特徵使其後代能夠在數千萬年後從樹木向開闊的草原多樣化。

始新世靈長類動物進化

在大約 5500 萬到 35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小型、類似狐猴的靈長類動物出沒於世界各地的林地,儘管化石證據令人沮喪地稀少。這些生物中最重要的是 Notharctus,它具有明顯的猿類特徵:一張扁平的臉,眼睛朝前,靈活的手可以抓住樹枝,彎曲的脊椎,以及(也許是最重要的)更大的大腦,與它的大小比任何以前的脊椎動物都可以看到。有趣的是,Notharctus 是北美本土的最後一隻靈長類動物。它可能是古新世末期從亞洲穿過陸橋的祖先的後裔。與 Notharctus 相似的是西歐的Darwinius,幾年前的一次大型公關熱捧的主題,吹捧它是最早的人類祖先;沒有多少專家相信。

另一種重要的始新世靈長類動物是亞洲伊奧西米亞斯(「黎明猴」),它比諾塔克圖斯和達爾文猴都要小得多,從頭到尾只有幾英寸,最大重一或兩盎司。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夜行性樹棲的 Eosimias ——它的大小與中生代哺乳動物的平均大小差不多——被認為是猴子起源於亞洲而不是非洲的證據,儘管這遠非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結論。始新世還見證了北美 Smilodectes 和來自西歐的有趣命名的 Necrolemur,它們是與現代狐猴和眼鏡猴有遠親關係的早期小型猴子祖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f9328a8cc8070f075fe80162f74dc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