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重回30%增長,通達兔大局已定?2024增量在哪?

2023-12-21     藍鯨財經

原標題:韻達重回30%增長,通達兔大局已定?2024增量在哪?

文|快遞觀察家

文|快遞觀察家

12月19日,A股上市快遞11月業績顯示,旺季各家業務量再現高速增長,兩通一達重回30%以上增長軌道,申通依舊領跑,同比增速接近50%。

值得注意的是,韻達借勢旺季增速超過30%,將與申通的領先優勢拉大到1.28億票,而10月份兩家差距僅有3000萬票。而圓通增速同樣達到了32.95%,將與韻達的業務量差距擴大至2.34億票。

億豹網發現,相比之前淡季的焦灼狀態,兩通一達競爭格局趨於穩定。從11月份日均業務量來看,圓通達7200萬票創下新高,韻達6400萬票,申通6000萬票,極兔在5000票左右,順豐3900萬票,中通日均業務量逼近億票,依舊處於領跑位置。

單票收入方面,四家快遞全部下滑,顯示出旺季價格戰依舊激烈。但環比來看,除順豐下滑外,11月兩通一達環比不同程度上漲,可以看出通達系旺季提價戰略實施順利。

截至12月20日A股H股收盤

資本市場層面,旺季並沒有帶來快遞企業股價反彈,延續集體低迷狀態。截至12月20日收盤,順豐、德邦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30%,韻達、圓通、京東物流累計跌幅超40%,中通、申通跌幅也達25%左右。倒是即將上市滿兩月的極兔,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超越中通達1272億港元。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1月快遞業務量為136.4億件,同比增長31.9%;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241.4億元,同比增長26.9%。

旺季的增量依舊沒有結束,12月4日,全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在市場頻頻預言快遞業見頂之際,行業卻一直突破業務量的天花板,這對現有的玩家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國際/港澳台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7.5億件,同比大幅增長54.1%。在電商市場內卷的背景下,海外及跨境業務為快遞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數據顯示,Shein和Temu每天寄送美國的包裹數量就超過60萬個,SHEIN在全球範圍內年均發出的包裹量超過6億件。

快遞龍頭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蛋糕。11月,順豐作為亞馬遜官方認證物流服務商,推出旺季美國流向「晚到必賠」增值服務,助力跨境賣家收穫更多旺季銷量。

12月15日,京東物流官宣推出「國際特快送」服務,承諾一小時上門攬收。目前該服務已在廣州、深圳率先上線,另一端則覆蓋歐美主要國家。

極兔、順豐助力Temu大促,菜鳥護航速賣通,在剛剛過去的「黑五」,SHEIN、Temu、速賣通在海外市場打得不亦樂乎,跨境電商之王爭奪不斷升級,而這背後,物流的支撐尤其關鍵。

在海外末端,快遞企業的布局同樣提速。菜鳥於日前在香港物流業率先推出App取件服務,在全港超50家菜鳥自提點輕輕一點,即可動態完成取件。

通達系也在加快出海步伐,近日,圓通航空連開杭州至杜拜、溫州至首爾、馬尼拉三條貨運航線,主要搭載跨境電商和生鮮產品,服務進出口企業與上下游合作夥伴,圓通航空累計開通100餘條國際航線,已成為國際航線覆蓋率最高的國內貨運航司。

億豹網獲悉,進入12月份,又有多家快遞企業傳出降低小哥計提的消息,也有加盟制企業醞釀再次降低派費,小哥綜合收入或將再次下滑。儘管11月份的數據光鮮,歲末年初,快遞企業普遍面臨著年終報表的數據壓力。

在如今的電商競爭環境下,馬雲、劉強東都坐不住了,紛紛表態不改變沒有出路。可以想像,2024年的快遞行業,哪怕格局相對穩定,但依舊充滿驚濤駭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f2f9ea2f4e879b6a49375266da034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