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鐘樓街

2019-07-15     愛太原

「我真的再也不想去鐘樓街了!」

以上,就是我一個老太原逛過鐘樓街後的心聲。

老太原人的硃砂痣

東臨橋頭街,西接解放路,每一個在太原城初來乍到的人,都一定聽說過"鐘樓街」這三個字。

在親賢、長風還沒有出現商圈的時候,鐘樓街、柳巷、銅鑼灣是太原人去的最多的地方了。其中,鐘樓街算是老太原的代表了…

這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曾經是老一輩太原人口中象徵著「時髦與繁榮」的商業中心,也曾是無數80後、90後擁有太多童年回憶的地方。

作為老太原城的百年商業街,鐘樓街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名字的起源。

古香古色的姓名源自一座建於明代的鐘樓。歷史沖刷,時過境遷,如今鐘樓早已不見蹤跡,可這「鐘樓街」的稱呼,卻意外的流傳了千年。

作為百年商業街,這裡曾經是聞名山西的繁華鬧市。可如今,鐘樓蹤跡全無,鐘樓街也早已不復往日輝煌。

圖民國時期的鐘樓街街景(1926)

鐘樓街,滿滿的回憶

「哎,去哪兒啊?」

「去市裡,給姑娘買兩件衣裳!

在小的時候,這樣的對話是再熟悉不過了。那個時候的人們,把逛鐘樓街和柳巷,叫進城。

而這裡久負盛名,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鐘樓街曾經聚集了一批太原「名牌」。

從靠近柳巷的一側開始,代表著太原口味的老鄉村糕點、恆義誠甜食(老鼠窟元宵)、嶺崢炒栗....承載著無數90後青春回憶的夢工廠、自由空間....

鐘樓街,對所有太原人來說,始終是心頭間的一顆「硃砂痣」。

開明照相館:山西省的老字號照相館,從解放至今七十多年的時光中,曾經為許多太原人照過全家福。幾十年前,去開明照張相片是件時髦的事情,九十年代,是開明照相館的鼎盛時期,去拍照像是趕集,排隊是常有的事情。

亨得利:於1917年開辦,原處於鐘樓街頂端,曾經太原最繁華的地段。1954年太原城市改造,亨得利被拆除,遷址到鐘樓街中段。

華泰厚服裝店:太原服裝行業的老字號,專做高級呢絨服裝,製衣工序多達百道,樣式考究。華泰厚在太原人心目中聲譽極高,那時人們結婚時是一定要穿華泰厚做的衣服。

恆義誠:創建於1937年,一個歷經80年風雨滄桑的老字號國有企業。以經營「老鼠窟元宵」而聞名遐邇。

(圖/老鼠窟官網)

小時候,老鼠窟還是紅色的招牌。在鐘樓街上還算醒目。每到元宵節前,店門前總是排起長龍,這麼多年了,太原人還是覺得正月里一定要吃口老鼠窟的元宵才算圓滿。

乾和祥茶葉店:還沒有進門就能聞到一陣清新的茉莉花香。曾列我國八大老字號茶莊之中。

正門中央「乾和祥」三個字為20世紀初天津書法名家華世奎所書,莊重奪目。

木製的櫃檯與貨架,一排排半人高的青花瓷罐子……眼前的一切都能讓人感覺回到了小時候。

自由空間:每個來鐘樓街逛街的人都會進裡面瞧一瞧,去的時候裡面正在裝修,只剩一塊大大的招牌。夢工廠還在,因為人少略顯冷清。

而除了這些百年老店,鐘樓街里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小街巷,有的至今都無法準確的叫出名字。陰陽巷、鹹肉巷、氈房巷、四岔樓、靴巷、柴市巷…這裡的每一條小巷都代表著一段歷史。

四叉樓小巷北口:巷口兩邊沒有街巷名牌,也是詢問附近居民後得知的。

開化寺西巷內一家老式理髮店。

南倉巷:窄窄的巷子裡隱藏著百年清真食品老店「復義興」、20多年的旗袍店,還有叫不上名的裁縫店…

早年因聚集了不少手工作坊,因其中有為官家做鞋的,故被稱為「靴巷」。曾經是繁榮一時的商業小巷,城市不斷升級改造,這裡卻像是被遺忘的角落,只剩破敗的房舍。

鐘樓街=髒亂差?

小年輕、外賣員、接送孩子的家長、來老字號買老味道的花甲老人....在街口站了5分鐘,就面臨了無數股人流車流的橫衝直撞。

再往前走,坑窪的馬路幾乎一直延展到了路的盡頭。

裸露的下水道周邊因為長年垃圾的侵蝕變得低凹下陷。亂扔的碎紙片、街邊商戶潑出的髒水,仿佛找到了停留的港灣紛紛聚集,在夏日34℃的天氣里腐敗、發酵。

再往上看,密密麻麻的電動車霸占著本就不太寬敞的人行道路。紅的、綠的、黃的,不僅顏色五花八門,連擺放角度也是放飛自我,隨心所欲。

喝完的飲料、抽完的煙盒,就這樣隨手往台子上一放,如果沒有專門的人來收,可能會「風餐露宿」很久。

改造升級中的商戶被傾斜30度的簡易棚子圍著,既沒有警戒指示,也沒有安全提示。

想文藝45度仰望一下天空,對不起,這裡裸露的電線讓你分分鐘出戲....

.....

面對眼前的種種景致,說句實話,真的太失望了。我既不能理解也沒有反應過來,「什麼時候開始,象徵著老太原名片的鐘樓街成了這樣呢?」

在這生,也在這滅

如今走在鐘樓街,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濃濃的「太原風情」。熟知老字號的存在,始終是這條不足600米的巷子最實誠的招牌。

古老的佛山商行、曾列八大老字號茶莊的乾和祥、老太原服裝行業的翹楚華泰厚....這些在過去曾振聾發聵的名字,隨著歲月的流失,在歷史長河裡湮滅、破敗。

同樣撐不下去的還有街邊的小店小鋪。「清倉、狂甩、驚爆價」,如今的鐘樓街,這樣的牌子比比皆是。

真是輝煌也沒落、熱鬧也淒涼....

改造,勢在必行!

其實,早在2003年,太原市就已經提出了鐘樓街改造,可惜一直沒有後續進展。

直到在《2017年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鐘樓街的開發與保護被首次提及,我們仿佛才看到了這張老名片重回巔峰的曙光。

生活生活,要生、也要活。有人在鐘樓街討生活,也有人在鐘樓街過生活。這裡不僅象徵了太原城的縮影,更是一場活色生香的時光演變史。

雖然目前改造計劃尚未官方公布,但作為一個老太原人,實在期待這條老街的涅槃重生。

希望那時,我們可以自豪的表示:鐘樓街的破敗,再見,再也不見!

快來跟元帥互動

關於鐘樓街現狀,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源:太原同城會(如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eglEGwBmyVoG_1ZzX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