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鏖戰高端市場:焦慮難解

2024-01-05   藍鯨財經

原標題:百威鏖戰高端市場:焦慮難解

文丨鰲頭財經 劉穎才

見習生丨 夏路

文丨鰲頭財經 劉穎才

見習生丨 夏路

1月3日,有消息稱,百威裁員20%。百威表示,此傳言不屬實。

裁員傳聞背後,作為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亞太(01876.HK),長期占據著中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其高端市場正在失守。隨著國產啤酒逐步在高端板塊加速,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

Euromonitor數據顯示,近年來,百威亞太中國高端市占率從近50%已經下滑到40%左右,而這個下滑依舊還在持續。

業績上,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18年,百威亞太營收為67.4億美元,到2022年,營收為64.78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則由9.58億美元降至9.13億美元。百威亞太去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凈利潤下滑8%。

近年來,整個啤酒高端化的競爭會進入「肉搏戰」,百威亞太在高端產品方面將面臨新的挑戰。

二級市場上,自2019年頭頂「亞洲最大啤酒公司」的光環上市以來,百威亞太的市值已縮水近1500億港元。截至2024年1月3日,百威亞太總市值達1843.48億港元。

增收不增利

作為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亞太,旗下擁有百威、時代、科羅娜、福佳、凱獅、哈爾濱等多個品牌,在全球市場品類超過500種,在中國市場品類超過50種,百威的產品從超高端、高端到次高端、大眾實惠型都有涉及。

公告顯示,2023年前9個月,百威亞太總銷量為77.1億升啤酒,較去年同期增長6%。公告稱,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市場的復甦動能及印度市場的強勁增長。就2023年第三季度而言,百威亞太銷量增長0.6%,其中,中國市場表現穩健,印度市場增長強勁。

銷量上漲,利潤卻出現下滑。根據公告顯示,去年上半年,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5.75億美元,同比減少8%,4-6月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2.97億美元,同比減少1.7%。

對於上半年利潤下滑,百威認為主要是由於銷售成本上漲。2020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百威亞太銷售成本及運營成本分別達12.48億美元、15.99億美元、17.01億美元以及17.99億美元。

不僅如此,根據公告顯示,去年第二季度百威亞太實現營業收入17.02億美元,同比提升12.9%。此外,因大麥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百威亞太第二季度銷售成本增長14.8%,成本增速超過營收增速。

對於一直占據國內啤酒高端產業的百威亞太,卻沒能拿出符合預期的利潤表現,部分機構下調了目標價格。天眼查顯示,瑞銀基於最新業績表現,該行將2023年至2024年盈利預測下調3%至9%,目標價由26.7港元下調至24.05港元。此外,花旗銀行將百威亞太目標價由28.1港元下調至25.5港元。

高端市場面臨挑戰

作為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亞太,長期占據著中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

早在2017年,百威即收購了上海精釀啤酒商拳擊貓,同期還在上海開設了旗下精釀品牌「鵝島」酒吧餐廳。2022年百威中國推出了超高端啤酒「傳奇虎年」限量版,2023年推出「飛兔騰躍」產品,兩款啤酒售價均為1588元,限量5000份的「飢餓營銷」,試圖打動高端消費人群。

隨著國內啤酒品牌的崛起,百威面臨挑戰。

超高端領域成為各家爭奪的重點。2021年起,華潤陸續推出「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臉譜」「醴」,高端產品收入已成為華潤啤酒新的增長極。青島啤酒推出售價1199元1.5L的「百年之旅一世傳奇」。燕京推出定位為「高端局的從容之選」的燕京S12皮爾森,同時線下布局獅王精釀小酒館。

Euromonitor數據顯示,百威亞太中國高端市場占有率在2015年時將近50%,到了2020年下滑到42%左右,且下滑趨勢還在持續。

擴張渠道布局

2016年,百威英博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全球第二大啤酒製造商SAB米勒公司,這是啤酒市場史上最大收購案。

由於收購,百威亞太還背負著為母公司還債的重擔,因此加強了營銷費用控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和渠道布局。

百威以傳統線下渠道起家,長期以來,百威一直依賴夜場和餐飲渠道,這兩個渠道作為其銷售的支柱,占據著總銷量70%。

2023年,百威亞太高端品牌擴張城市數量從200個增加到220個,預計2025年分銷地級市數量增長到250個,超高端分銷地市級將增長至80個,希望在規模較小的傳統貿易和中餐館建立分銷渠道。

去年上半年,餐飲及夜場為百威亞太帶來了業績支持。去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百威品牌啤酒增長了20%以上,超高端品牌增長35%以上。尤其是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整體銷量增加了11%,每百升收入同步增加,期內收入增長了19.6%。

華創證券表示,餐飲復甦疊加高端優勢修復,百威中國區高端銷量及整體噸價有望恢復性增長,百威亞太2023年收入有望實現雙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