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
一座別開生面又獨具魅力的城市
在石屏 不斷的發展中
我們能夠看到
它不斷的變化散發出的魅力
今天
為你介紹石屏交通壯麗70年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石屏人民歷經了從「羊腸小道」到「石子土路」再到「瀝青公路」的變化,交通網絡實現了外部配套成環,內部縱橫成網,到打通「經脈」、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的巨變,石屏交通運輸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
過去石屏交通現狀
在石屏縣汽車客運站,一輛輛停放整齊的客運車輛整裝待發,昆明、蒙自、元江、紅河等省州縣客運路線,半小時,一小時一趟的班次。對於80年代在石屏汽車客運站工作賴偉斌的是不可想像的。
石屏汽車客運站站長 賴偉斌
當時因為道路條件的限制,石屏客運站發往各地的班車也不多,主要發往的線路有昆明開遠箇舊蒙自,還有玉溪地區的元江縣,每天發的班次一條線路基本就是一到三輛車,中午以後客運站基本就沒有發班的車輛了。
經濟要發展 交通須先行
「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歷屆石屏縣委政府認真分析交通發展滯後制約經濟發展的縣情,確立了大交通大發展理念,先後實施了縣道建萬線、龍武至峨山公路,龍朋至龍武公路等公路建設。
進入新世紀,又新建了雞石高速公路、石紅高速公路,並進行了國道323線改造、省道S212線改造,大橋至哨沖公路、壩萬線、雙龍公路、范牛公路和青他線等公路改造。憑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大力發展公路建設,公路交通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繁榮。
就拿客運站發展來講,隨著經營路線的變化,由原來的6條發展到現在的47條,營運車輛由原來的10多輛發展到現在的220多輛,大大方便了人民群眾出行。
特別是隨著石紅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石屏公路建設進入里程碑。石紅高速屬於國家高速公路網天保至猴橋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雲南省三縱三橫,九大公路網的主骨架之一,是連接雲南省五個州市的一條主要幹線和重要的出海通邊通道。
石屏縣交通局局長 費曉東
石紅高速公路的建成,往東可以從文山到廣西的百色一直到廣東,往西從普洱版納一直到磨憨口岸,對我縣的旅遊人流信息流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作用,對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和現實意義。
通村公路的變化
2014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石屏縣委政府又把農村路網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程,先後實施了老街至假巴公路、牛者線、斐龍公路、小西山至大塘公路等建制村道路73條703.5公里。
2017年融資4.9億元建設自然村道路500餘公里。截至目前全縣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率達到84.3%。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徹底解決了農民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
70年來交通網絡變化
70年來,石屏交通建設年投資量從70年代的100多萬元躍升至現在的3億多元,共建成公路734條,公路里程從70年代385公里到現在2545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84公里。逐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石紅高速、雞石高速、國道323線、省道212線為骨架,鄉村公路為支線,覆蓋全縣城鄉,溝通毗鄰縣市的公路交通網絡。
石屏縣交通局局長 費曉東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交通運輸系統將秉承和弘揚「堅韌不拔,善作善成」的石屏精神,聚焦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交通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讓人民群眾共享交通發展的新成果,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來源 :魅力石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更多資訊信息請關注公眾號「紅河資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