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才是硬實力!比亞迪早就出手了,用專利打破質疑

2023-05-27     嘰歪數碼

近日,長城舉報比亞迪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具體為長城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宣稱舉報比亞迪旗下的秦PLUS DM-i以及宋PLUS DM-i兩款車型採用常壓油箱,認為存在排放不達標的問題。而比亞迪方面也做出了相關的回應,認為長城的測試流程不符合標準,而且自家的產品符合法規要求,雙方各執一詞。

那麼,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應該去相信誰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從比亞迪這個品牌的發展歷程以及技術實力來看,比亞迪擁有二十多年的插電式混動技術,具備很強的自主開發能力,有常壓油箱與高壓油箱等技術解決方案,做到符合蒸發排放法規標準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眾所周知,混動車型因為有兩種動力方式,如果油箱內的燃油長時間不使用,那麼確實會存在蒸發並導致油箱內的蒸汽壓力增加,當燃油箱內燃油蒸氣壓力達到4~7kPa時,打開燃油蒸氣閥時就會導致燃油蒸氣將被釋放到碳罐內,而高壓油箱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氣壓力,確保油箱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儲存更多的油氣。

但是,目前的法律並沒有規定混動車型必須使用高壓油箱,而比亞迪早在2020年就申請了一項技術專利,可通過DM-i解決了PHEV常壓油箱汽油蒸汽自由脫附的技術難題!我們通過查詢相關專利發現,比亞迪擁有一項「用於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混合動力車輛」的發明專利,可以基於DM-i串並聯架構實現發動機和車輪的解耦,多控制單元的協同控制,以及對EV行駛里程、時間與炭罐特性的相關性深入研究,開發出了常壓油箱的油氣排放控制技術,即使EV行駛下也會通過短時啟動發動機,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脫附。

簡單通俗地說,比亞迪的DM-i系統可以做到在炭罐飽和前,利用發動機養護的時候來燃燒炭罐內存儲的油氣,這樣一來既能做到保養發動機,又能很好地避免造成蒸發物泄露問題出現。不僅如此,這項技術還能實現優秀的NVH,讓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就完成了汽油蒸汽脫附,無需用戶進行額外的操作。當混動車型在長時間EV行駛下,6天左右會短時啟動發動機,同時發電、潤滑和脫附,這種操作既合法又合理。

總的來說,我認為比亞迪作為深耕插電式混動技術的國產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在技術積累上還是很深厚的,新車既然能夠上市開售,自然應該也是通過了相應的蒸發物排放法規標準,所以無需太過於擔心。當然,最後還是希望國產新能源汽車能夠越做越好,攜手進步,讓國產品牌走得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e9800242ee9b1a519814c1eb1aa4b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