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七十一回,描寫了賈母八十大壽的盛況,從七月二十八日開始,到八月初五結束,接連九天,寧、榮兩府來客絡繹不絕,真是一番熱鬧景象。
在賈母八十大壽上,寧榮兩府分工明確,寧國府接待男客,榮國府接待堂客。而在前來祝賀的堂客之中,當屬南安太妃、北靜王妃地位尊貴。對於這一點,我們從其座次也能看出。
上面兩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敘,便是眾公侯的誥命。左邊下手一席,陪客是錦鄉侯誥命與臨昌伯誥命,右邊下手一席,方是賈母主位。
南安太妃同賈母等人行過禮後,相聚一起閒聊,詢問下賈府眾小姐來。賈母聽了,便讓鳳姐去傳話,讓史、薛、林四人,外加探春五人前來。
南安太妃笑道:「既這樣,叫人請來。」賈母回頭命鳳姐兒去把史、薛、林帶來,「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
在此,我們就需要思考一下了,南安太妃在此時,欲見賈府眾小姐,究竟有怎樣的目的?
是單純的相見嗎?但我們從賈母接下來的安排下,又可以否認這一點。
試想,若南安太妃真的只為看賈府小姐,賈母為何不讓惜春、迎春前來;可見,這個混跡於貴族群體之中的賈母,從這開始,就有著不單純的目的。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賈母所叫出的這五個女子。
在這五人之中,史湘雲同南安太妃非常熟悉,本身又有婚約,所以賈母將她推出,意義不大;薛寶琴同梅翰林之子有婚約,同樣如此;因此,在賈母推出的五個女子中,真正帶有目的性的,是薛寶釵、林黛玉、賈探春。
但在這三個女子之中,薛寶釵出身低微,至少,在這些王公貴族之中,她這商人地位,根本不會入貴族的眼。所以,最終能引起南安太妃等人注意、留心的,只有探春、黛玉了。
按此時她們的年齡,已然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賈母將她二人推出,包含了她推銷這兩個女子的目的。
正如我們從《紅樓夢》第五回的判詞所見,賈探春遠嫁的線索,似乎正是因為賈母這一次安排。在高鶚續寫的《紅樓夢》,當南安太妃第二次來到賈府,便正式認了探春為義女,以替代自己的女兒前往和親。
因此,對於探春的歸宿,我們已然有了一個結果。那剩下的,就是林黛玉了。
一直以來,對於閱讀《紅樓夢》的朋友來說,賈母是「木石前盟」堅定的支持者,也就是林黛玉與賈寶玉二人的婚姻。
賈母曾當著眾人的面,說他們二人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從林黛玉一進賈府,她便安排寶黛二人同息同止,可以說,寶黛二人感情之所以如此深厚,同賈母的安排是分不開的。
那麼,一向支持「木石前盟」的賈母,為何在此時,又要推出林黛玉呢?
縱觀賈府歷來的小姐甚至公子哥的婚姻,他們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維繫著對賈府有利的政治目的。比如,賈珠所娶的媳婦李紈,其父親曾經便當任過國子監祭酒;比如,賈敏所嫁的林如海,他本身就是前科探花。甚至於,王熙鳳與賈璉、王夫人與賈政,也無一逃過這樣的宿命。
或許,一旦我們明白了賈府歷來婚姻的本質,便能明白,賈母為何要推出林黛玉了。
其目的,同賈府一向的婚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政治婚姻。尤其是,面對如今衰敗的局面,賈府更需要通過聯姻來獲得對賈府有利的政治力量。
這就同薛寶釵進賈府,為了攀附賈府的勢力,不顧尊嚴的目的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林黛玉與賈寶玉的婚姻,能為賈府帶來什麼呢?
林黛玉,雖然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才貌出眾,但其父親已死,林家又已絕了後,可以說,林黛玉同賈寶玉的結合,能為賈府帶來的政治力量,可以忽略不計。
但如果,讓賈寶玉娶一個王公貴族的小姐;再讓林黛玉嫁到另一個王公貴族之家,這難道不是雙贏嗎?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賈母對寶玉、黛玉的疼愛,但我們,同樣不能忽視,賈母不僅是賈府的主心骨,她本身,也是一個封建社會下被封建禮儀所薰陶的老封君。
連襲人母親去世。襲人因守孝沒有前來侍候寶玉,她都會嚴厲指責;連迎春的奶媽聚賭,眾人一起求情,她都不願饒恕,這樣的賈母,真的會單純的因為寶黛二人的愛情,而不顧惜一切嗎?
尤其是,賈府中秋節的時候,賈母所說的《掰謊記》:
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得那樣壞,還說是『佳人』,編得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無論賈母所說的,是針對林黛玉對寶玉的喂酒行為,還是針對寶釵入住賈府一味的追求「金玉良緣」,但有一點我們卻能明白,那就是,在賈母心中,她是抵制這樣的自由戀愛的。在她的思想觀念中,男女的婚姻,理應該按照封建婚姻的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賈母將林黛玉推到南安太妃以及眾人的面前,已然顯示出了,她最本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