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歲內寶寶的成長規律,會讓育兒效果事半功倍,值得收藏哦

2023-03-05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這是1歲內寶寶的成長規律,會讓育兒效果事半功倍,值得收藏哦

1歲內的小娃娃能量大,不用言語,僅僅依靠顏值和幾個有限的表情,就能夠把照顧他的若干人,忙的人仰馬翻、不知所措。

所以,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越大越容易帶,越小越操心。

其實,孩子在任何階段都會有不同階段的成長軌跡,而每個階段的成長,都需要為人父母付出額外的精力和功夫,才可以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他們、陪伴他們,共同成長。

相對於來講,1歲內的寶寶,雖然「脾氣」大了一些,「情緒」燥了一些,但是只要找到寶寶的成長規律,順著他的規律,再加上他的個性發展空間,就會讓育兒的效果事半功倍哦!

【1歲內寶寶成長中會遇到的共性情況】

第1個月:黃疸

第2個月:哭

第3個月:抬頭

第4個月:添輔食

第5個月:長乳牙

第6個月:背奶

第7個月:坐

第8個月:爬

第9個月:睡整夜覺

第10個月:叫媽媽

第11個月:站、走

第12個月:斷奶

只不過,每個寶寶的成長都是不能夠複製粘貼的,因此,只要是大範圍內符合成長規律,至於早一天、晚一天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有的寶寶可能10月齡就開始說話了,可是有的寶寶大約要到1歲之後才願意張口;有的寶寶大約6月齡就可以嘗試爬行,有的寶寶壓根兒就不願意爬而直接學會了走路……

……

但是,這些成長的軌跡,就大多數寶寶來講,還是有據可依的。

【1歲內寶寶的吃奶量】

似乎很多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或者當寶寶有意識開始吮吸的時候,媽媽就會莫名的緊張,是不是自己的哺乳量跟不上寶寶的成長?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憂。

出生1~2天的新生兒,每次只能吃20-30毫升,幾天後可以達到60毫升。

出生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每頓約吃60~100毫升。

1~2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2~3個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3~4個月,每次食用量為200毫升,一天5次;如果每天喂6次,則每次的量不得超過200毫升。

6~9個月,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用輔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

9~12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1歲內寶寶的睡眠】

新生寶寶每天要睡18個小時左右,每次睡眠時間約為45分鐘。

1-3月齡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約為16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長約1-2小時,白天約需要睡4次。

4-6月齡的寶寶每天要保證睡眠時間在14個小時,寶寶會開始慢慢養成規律作息時間,從這個時候起,可以開始嘗試讓寶寶睡整夜覺,媽媽的「工作」就會少一些辛苦呢!

7-12月齡的寶寶白天睡眠次數逐漸減少,一整天的睡眠時間基本也是在14個小時左右,上午和下午會各睡1-2個小時就足夠了。

當然,每個寶寶具體的睡眠時間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但千萬不要在寶寶睡眠時把寶寶叫醒,保持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尤為關鍵。

【1歲內寶寶的輔食】

第一次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4-6月齡。

首先,媽媽爸爸需要了解孩子的身體是否能夠接受「新食物」的挑戰。一般孩子至少得等到4-6個月後,消化和腸胃功能才能發育成熟。

最好的起始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果泥在兩餐之間添加,最好不要與輔食混合。

不過,最好每次只讓孩子嘗試一種新的食物,三天之後再嘗試另一種。這樣如果孩子出現過敏反應,你就可以很容易知道是哪種食物在作怪了。

在寶寶6月齡以後,米粉內可以加入一些蔬菜泥,也可以讓他嘗試其他種類的水果。

7-8月齡後可開始嘗試加入肉泥,魚湯應該再晚些,以防過敏;

至於鮮牛奶最好等到寶寶周歲以後再說。

1歲之內的寶寶,特別是患有濕疹的寶寶,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食物。

添加輔食的原則:由單一到混合;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

【1歲內寶寶的其他發育】

當寶寶開始嘗試走路的時候,要為他準備一雙適合的學步鞋;

當寶寶準備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不妨帶著他一起去看看牙醫;

不要錯過寶寶的每一次體檢,有問題及時向醫生諮詢;

若要為寶寶斷奶,一定不要使用簡單粗暴的母子分離方式;

嘗試按摩撫觸和親子體操,讓親子關係和身體健康都達到最好的狀態;

只有認真地觀察寶寶,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才有可能更好的陪伴寶寶,照顧寶寶,不是嗎?

很多父母注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認知能力的發展,行為準則的學習等,卻忘記了其實嬰兒也是一個人,他們不是機器,有個人的成長規律和軌跡,有個人的路要走。

因此,在大範圍正確的前提下,一定允許孩子個性的發展才好!

也正因為此,初為父母的爸爸媽媽要知道,寶寶有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即便是爸爸媽媽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寶寶也不可能會一步都不出錯;因此,不要把孩子出現的錯誤都歸結於自己(尤其是新手媽媽),更不要聽旁人的指責而認為自己沒有做到最好;然後讓自己的心情沮喪,要知道,沒有什麼比媽媽的笑臉和碎碎念,更能讓1歲內的寶寶覺得安心和幸福哦!

做快樂的父母,養育幸福的孩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