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3年,家長培養寶寶4個好習慣,孩子成績比同齡人優秀

2023-08-13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幼兒園3年,家長培養寶寶4個好習慣,孩子成績比同齡人優秀

成績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很多老人都說:我家的娃小時候根本沒有學前班,更不要提幼兒園了,3歲的寶寶就送去幼兒園能學什麼呀,只不過是讓老師幫忙哄孩子罷了。父母那一代人的思想固化,比較守舊,無法和現在的科學育兒觀念融為一體。

寶寶上幼兒園,是培養第一個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孩子上小學之後,幼小銜接順利,就是因為在幼兒園時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試想一下,孩子如果不送幼兒園,在家玩到六、七歲,直接送去上小學,怎麼可能不哭不鬧呢?

鄰居家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了,她從上小學開始,成績始終是班裡的第一名,分數比同齡人優秀很多。

鄰居寶媽表示,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中就能看出來,上課時能夠跟上老師的思路,課堂筆記寫得工整仔細。對於老師提出來的問題也能夠舉一反三,課後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效率也特別好,孩子的成績穩中上升

鄰居家的寶寶3歲開始上幼兒園,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所以她才會在小學之後比同齡的孩子優秀,而且不止強一點。寶寶的獨立能力強,能夠自信坦然的面對未來,孩子的成績好,家長也會非常省心鄰居母親說,想讓娃優秀,幼兒園要堅持做到這4點。

1、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要培養孩子規律的作息,如果大人加班工作時,不要孩子奔著熬夜。幼兒園的管理不是很嚴格,但是也要讓孩子形成早睡早起,按午睡的良好習慣。很多寶寶上了小學之後,就是晚上不愛睡,早上不想起床的狀態,作息規律非常差。

比如說晚上8:30左右就要睡覺了,早上6:30按時起床,節假日時,中午也儘量休息半個小時左右。幼兒園三年的時間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孩子上小學之後就輕鬆了。

2、每天陪孩子一起背古詩詞、聽英語音頻

寶寶3-5歲是黃金期,這個階段家長要做好對孩子的啟蒙

每天晚上放學回到家裡,父母陪孩子一起聽英語音頻,看關於英文的動畫片和繪本。這個階段讓寶寶的大腦中形成兩條語言的通告,做好英語啟蒙,等到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就能跟上學校的學習進程。寶寶沒有牴觸心理,英語能力也會非常強,成績自然也不會差。

家長帶孩子朗讀古詩詞,慢慢過渡到背誦,能夠培養孩子的記憶力,為以後的小學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古詩詞中含有大量的文化,歷史,地理等知識,讓寶寶多背誦古詩詞,能夠拓寬孩子的思路,增加知識儲備量

3、每天陪孩子讀書

大家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得語文者得天下。也就是說,孩子不喜歡閱讀,註定會被甩出很遠。家長應該從幼兒園階段就陪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選擇寶寶感興趣的繪本,讀故事的過程中,讓娃給故事裡的人物設想一下結局,慢慢養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認識好多字,可以為小學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家兩個娃都很喜歡閱讀,從小我就帶他們讀睡前故事。每天晚上講完之後,我都會讓孩子複述一遍。寶寶想把故事講的完整無暇,就得認真聽大人講的內容,這能夠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如果孩子複述不完整,父母可以鼓勵他們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也能鍛鍊孩子的想像能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能夠學到很多道理。三年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越來越強

4、讓娃學會自己整理物品

上幼兒園的孩子基本都是爸爸媽媽幫忙背書包,拎水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晚上可以讓娃自己將玩具和書籍收拾好,擺放工整。把物品歸位看起來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卻能夠讓孩子養成做事情井然有序的良好習慣。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帶他們一起做家務,比如說擦桌子,自己收拾衣物。讓孩子在家務勞動中得到參與感和自豪感,也可以讓娃提升自信心。等到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就懂得自己動手做事情了,獨立能力強的娃可以幫助身邊的人,也會和老師,同學相處融洽

幼兒園這三年的時間非常關鍵,家長要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秩序感。父母不要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來得及。

枕邊育兒寄語:

父母如果沒有提前在這些事情上花精力,那麼孩子未來就會比別人慢很多。想要培養優秀的娃,家長就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幫孩子形成這幾個良好的習慣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e06005e7a977247852925553aa09f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