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停貸潮!10省52個爛尾樓業主向銀行「宣戰」:不開工就不還貸

2022-07-13   財經正解局

原標題:全國停貸潮!10省52個爛尾樓業主向銀行「宣戰」:不開工就不還貸

爛尾樓盤業主聯名停貸出現了「城傳城」的現象。

12日晚間,「至少14個爛尾樓業主公告強制停貸 」衝上熱搜。

強制停貸潮」席捲房地產市場

最近有一份「武漢時代新城全體業主強制停貸告知書」在網上熱傳,其顯示「武漢市漢南時代新城項目逾期交房數月,業主多次現場維權仍無實質進展,數千戶業主(已售房源且未結清貸款)決定,若該項目在限定時間(2022年8月1日)內仍未全面復工,業主將強制停還銀行月供。」

再往前追溯,6月30日,江西景德鎮恆大瓏庭項目全體業主發出一封公開信,稱瓏庭項目已在2021年5月底全面停工,項目監管資金耗盡。因項目停工、多次維權無果,瓏庭業主要求項目方須在2022年10月底復工,否則將在2022年11月強制停貸,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

景德鎮恆大瓏庭打響「第一槍」後,河南鄭州、商丘、新鄉、南陽、周口、山西、江蘇等多地業主抱團宣布強制停貸,據網友統計,全國起碼有52個爛尾樓的業主宣布強制停貸了。

在這份流傳的名單中,恆大名下爛尾樓幾乎占到一半。其中河南省更是重災區,有16個爛尾樓盤宣布強制停貸。

一位南昌新力城的業主向觀察者網表示,「業主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儘快開工儘快交付。」「能試的辦法都試過了,開發商不理不睬,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相互推諉,想起訴退房,又怕開發商沒錢退,但凡有一點辦法,大家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集體「停貸」能倒逼爛尾樓復工嗎

房子爛尾似乎是購房者與開發商之間的矛盾,業主們為何要將「鍋」甩給銀行?

爛尾樓業主們在多份強制停貸告知書中提及,各銀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典型的違規發放貸款,未履行資金監管義務的行為。

例如作為貸款銀行,違規在房屋主體結構未封頂前發放按揭貸款、將按揭貸款資金違規劃入非監管帳戶。「更有甚者,在借款人簽字後私自修改貸款合同」,作為預售款資金監管銀行,未積極履行資金監管義務,導致預售資金支出不明。

這也是業主在所購買項目無法如期交付、向開發商維權無果之時,直接將矛頭指向銀行的主要因素。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王玉臣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在很多爛尾樓項目里,銀行違規放貸難辭其咎。「不少項目逾期甚至爛尾與開發商挪用預售資金有直接的關係,同時和銀行違規放貸以及地方相關部門不作為,監管不到位也有一定關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觀察者網表示,中國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出現一系列市場亂象,很多都是銀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種故意出現的漏洞導致。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銀行在預售資金監管上不作為、為不達標項目違規放貸等。

早在2010年,住建部就下發《關於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房預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建立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以督促房地產開發商在銷售期房之後,保質保量完成交付任務。不過這項制度在2021年下半年才開始真正發力,彼時為防止開發商在流動性壓力之下超額使用「預收款」償還債務或繼續提高周轉速度,從中央到各地主管部門紛紛發文要求加強對於預售資金的監管力度。

而在此之前,各家房企基本都遵循「高周轉才是王道」的擴張模式,即便建立了受監管的專用帳戶,也幾乎早已通過各種方式掏空,然後積極投入到新的項目開發之中。

目前,武漢等地業主希望以停止還貸來倒逼爛尾樓重啟,等於是以停貸向銀行施壓,而並沒有要求解除買房合同。

買房人的集體「停貸」訴求其實是一個信號:以前那種將風險全部轉移給期房業主的積弊必須要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