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到底會是誰,直到現在還迷霧重重。
從《消失的她》打了個好頭,《封神》攜帶一眾新人來勢洶洶,男色盛宴看的人垂涎欲滴。
《長安三萬里》迷之受捧,流水帳式又臭又長的敘事方式,也能借著唐詩的輝煌外衣,唬了不少人走進影院。
《八角籠中》從前期的票房不甚樂觀,到口碑的逆襲,竟也能細水長流。
《熱烈》從點映起就口碑爆棚,流量的先天優勢加上大鵬最擅長構造的追夢世界,岳雲鵬小瀋陽等一眾喜劇人齊齊加盟,讓這部小眾題材的電影一再破圈。
《孤注一擲》壟斷下沉市場,票房前景難以預計。
題材涵蓋多,範圍廣,疫情解封后第一個暑假檔,註定了國產電影將百花齊放。
那麼,誰將會是這場「戰爭」中最大贏家呢?
有人說是朱一龍,他是流量生轉型電影咖的典範,從《人生大事》拿下金雞影帝後一路開掛,《消失的她》又手握30億+票房實績,穩坐top之位。
有人覺得是於適,畢竟用一部電影就奠定了自己電影人的身份,可比朱一龍努力多年才打進電影圈要風光的多。
更何況,他更年輕帥氣,未來有更多可能。
還有人覺得是王一博,2023年剛過半,他接連上映了三部電影。
《無名》和梁朝偉對戲也不落下風,讓業界看到了他作為演員強大的塑造能力。
《長空之王》的主旋律一路高歌,作為年輕演員的男兒血性,王一博也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熱烈》更不必說,與自身極其貼合的角色設定,讓他的演繹無比自然,進一步用舞蹈實力征服眾人的同時,他的演技也再次得到認可。
三部題材南轅北轍的電影,王一博都完美駕馭,在電影圈一路高歌。
大家的說法都不無道理,但我卻覺得,今年暑假檔最大的贏家是黃渤。
黃渤今年有兩部電影正在上映,分別是《熱烈》和《封神》,還有一部《學爸》定檔8月18日。
可以看到,他一直在跟著兩個劇組跑路演,非常敬業。
在兩部如此受關注的電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無疑他的曝光率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我見到不少觀眾在看完《熱烈》後,評價這是黃渤近幾年來最好的演技。
沒提到《封神》,是因為《封神》並不是近期拍攝的電影,無法代表黃渤近年來的表現。
我曾看到過一位演員這樣說:「在演了很多戲之後,我逐漸掌握了表演的技巧,很多時候會忘記作為演員的初心,試圖用技巧矇混過關。」
技巧本身沒有錯,人的感情無法時時被調動,如果每個演員都要完全按照角色,時常大喜大悲,對於演員本身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但如果過於強調技巧,或者完全用技巧表演,哭和笑都像套在模具里,將會變得刻板重複,無法打動觀眾的心。
無疑,黃渤是一位好演員,他早就不需要去證明自己。
然而近幾年來,卻甚少看到黃渤拿出高質量的角色或作品。
甚至有人覺得,就連那個真誠、高情商、接地氣的黃渤,也變得油膩起來。
他開始接演一些討巧的劇本,不需要動腦子去研究的角色,與過去的他相距甚遠。
直到《熱烈》,原來的那個他又回來了。
你可以說是角色打動了他,也可以說是大鵬對演員的運用爐火純青,但無論如何,那個一哭一笑一舉一動都生動鮮活的黃渤,回來了。
《熱烈》中的丁雷(黃渤飾)是個街舞老炮,因為腿傷和生活所迫,他放棄了街舞夢想。
在帶領驚嘆號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他也一度臣服於錢和權利。
這個角色身上的市井氣,與堅持夢想的年輕男孩兒陳爍(王一博飾)交相呼應。
如果沒有丁雷,陳爍這個角色都未必這麼有說服力。
這是電影中常用到的衝突,也是大鵬非常擅長製造的矛盾,不信可以看《縫紉機樂隊》。
但比《縫紉機樂隊》要成功的是,沒有人比黃渤更適合這樣的角色,他眼中還有對夢想未熄的焰火,但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熱烈》的重頭戲,丁雷在大賽前決定放棄陳爍,他在那個破舊的燒烤攤前苦笑著陳爍說:「是我放棄了你。」
他連頭都不敢抬,手指在桌子上沒有目的的敲打,內心的糾結與痛苦,就在他低頭苦笑的那一剎那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無時不刻不在算計,可他本身的善良和熱血,還是在關鍵時刻給了他致命一擊。
他在單純的男孩兒面前低了頭,他向夢想認錯,卻沒有其他選擇。
這一瞬間,黃渤面對的不是陳爍,而是以前的自己。
在有關夢想的故事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無論它劇情再俗套,都難免讓人共情。
而黃渤,他讓觀眾的共情放大到了極致。
就如同未成名之前的他,也曾這樣卑微的請求過,也曾被無奈的放棄過。
黃渤在表演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他越演越流暢,越演越入戲,最終再次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贏家,並不是拿到了幾十億的票房,也不是和大導演合作,或許,也不是拿到了多少獎項。
而是,在表演的過程中,逐漸找回了當初的自己。
記住那份來自心靈的震顫,記住每一次哭或笑的悸動,並把它傳達給觀眾。
作為一個演員,這就足夠。
時至今日,我仍常常想起丁雷落下的那滴淚,如同滾燙的火,燒的人眼眶通紅。
黃渤何其有幸,能與這樣一個角色遇見,而觀眾又何其有幸,得以看到這樣的黃渤。
互相成全,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