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創建中國軟體名城 推動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邁向新高度

2019-07-26     魯網青島新聞中心

魯網青島7月26日訊(記者 宋淼) 7月26日,青島市創建中國軟體名城工作總結及成果發布會召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省工信廳、青島市軟體名城推進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市直有關部門、相關協會、聯盟、科研院所,重點軟體產業園區、涉軟企業負責人及新聞媒體記者等200餘人出席會議。青島市中國軟體名城創建和軟體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副組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姜波主持會議,工信部和省工信廳領導分别致辭,青島市中國軟體名城創建和軟體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卞成作會議主題報告,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和市南區政府分別作典型發言。

工信部和省工信廳有關領導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青島市軟體名城試點城市創建工作,鼓勵和支持青島市以軟體名城試點城市創建為契機,推動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邁向新高度。

大會主題報告中指出,青島市名城創建成效顯著,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一是「名企」示範效應進一步擴大,產業實力不斷增強。海爾集團、海信集團、中車四方所、東軟載波等4家企業入選2019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全市累計達到5家,省內領先;新培育市領軍、高成長性軟體企業34家,全市累計154家;2018年全市實現軟體業務收入2156.7億元,繼2009年跨越100億、2014年跨越1000億後,成功跨越2000億元台階,總量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7位。二是「名品」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印發實施《青島市落實工業網際網路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行動計劃》,4個APP入選2018年國家工業網際網路APP優秀解決方案,數量與深圳並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東軟載波PLCS1643載波模塊軟體等20個產品被評為年度中國優秀軟體產品。三是「名園」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 「千萬平米」軟體產業園區累計竣工684萬平方米,集成電路集聚區、超高清視頻產業高地、虛擬現實之都、區塊鏈技術產業化聚集區、以及大數據和雲計算企業群體等初具規模;青島軟體科技城榮膺「中國最具活力軟體園」,西海岸新區獲評首批省級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四是「名展」平台效應進一步放大,產業資源有效整合。同期舉辦2019青島國際軟體融合創新博覽會和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參展企業315家,同比增長45%,組織主題論壇、成果發布、人才對接、項目簽約等四大專題共16場活動,全面助力青島加快創建中國軟體名城進程;2019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網際網路與工業各領域協同創新、融合發展。五是「名人」虹吸效應進一步顯現,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突出打造生態、精準施策、靶向引才,每年引進軟體信息相關碩博以上人才近萬人;貫徹落實國家最新產業政策,2018年為271家(次)軟體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軟體產品增值稅超14.9億元;推進實施《關於加快培育提升「五名」高標準創建中國軟體名城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撥付相關獎補資金1億元左右,吸引12英寸IDM先進模擬集成電路項目、芯恩協同式集成電路製造(CIDM)項目、中科院EDA中心青島中心等一批重量級項目相繼簽約落戶。

主題報告中指出,近年來,青島市軟體產業快速發展,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但與深圳、南京、杭州等中國軟體名城的差距仍然較大。一是軟體產業「不大不強」,規模相當於深圳的三分之一、南京和杭州的二分之一;二是骨幹企業均以製造業為主體,純軟體龍頭大企業缺乏,產業引領帶動不強;三是軟體企業以行業應用軟體開發為主,缺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基礎性項目和關鍵產品;四是軟體信息園區中公共服務平台、軟體測試平台、工具類軟體產品等公共服務提供能力不足;五是軟體行業人均創造業務收入低於深圳和杭州,高水平人才欠缺。

下一步,青島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圍繞「五名」,開展協同發展、品牌培育、產業集聚、融合創新、支撐保障等五大專項行動,高標準創建中國軟體名城,推動我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上還對海爾、軟控、海信、中車四方所、東軟載波、鼎信通訊等榮獲青島市軟體名品、名企稱號的企業代表進行了授獎,青島軟體科技城、青島國際創新園、青島光谷軟體園、青島市南軟體及動漫產業園等4個園區榮獲青島軟體名園稱號;青島國際軟體融合創新博覽會、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榮獲青島市軟體名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dE8MGwB8g2yegNDhc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