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擁有20年夜釣經驗的「釣友」告訴我:「死魚正口、收杆就走」,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正口」是一種專業的釣魚術語,意思是魚鉤掛到了魚的上嘴唇,而「死魚正口」就是釣上來一條嘴咬鉤的死魚。但是釣過魚的人都知道,只有活魚才能咬鉤,那麼為什麼會有釣上死魚這種反常的現象呢?
很多人都認為是傳說中的「水猴子」乾的,為的就是警告夜釣的人,快點放下魚竿離開,否則就要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了。那麼,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結合各地釣友的反饋狀況,我認為具體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為什麼夜釣會釣上死魚
1.運氣原因
我們都知道,有的人運氣很差,在釣魚的時候沒有魚類上鉤,只會釣上鞋子、襪子、內衣等等物件,甚至更離奇的東西也能釣到,那就更不用說是一條死魚了。
雖然釣上死魚的機率要比其他東西小,但萬事都有巧合,加上河底的情況比較複雜,揚竿時恰巧勾住了一條死魚,也是有可能的,只能說是運氣問題,或者單純就是機率問題,跟「水猴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意外掛到死魚可以理解,那正好掛到魚的上嘴唇又該怎麼解釋呢?
2.河水污染嚴重,讓魚類處於瀕死狀態,釣上來的魚,不會掙扎,像死魚一樣
其實很多釣魚的地方,水質都不是很好,有的還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比如一些附近有工廠的水庫,或者長時間無人清淤的黑坑池塘等等,都有這種情況。而這些被污染過的釣魚地,魚類的活性都很差,長時間在污水中,要麼受傷、要麼患病,可以說處於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
據說有些經驗豐富的釣友,如果特意用魚鉤去鉤魚,一鉤一個準,那麼這些半死不活的魚,一旦咬鉤會怎麼呢?有沒有可能在被釣上來的時候就直接死掉,畢竟在瀕死的魚兒,在上鉤的時候都會劇烈的掙扎,極有可能在被釣起來後,就直接咽氣。
3.魚類受傷太重,無法掙扎
有時在釣魚時,會遇見一些在水中受傷的魚,這些魚可能是在水中被攻擊,導致運動能力大大降低,移動速度緩慢,但嘴巴依舊可以一張一合的咬鉤,但被人釣上來後,卻不會掙扎,向死魚一般,於是讓許多人以為釣上了死魚。
我夜釣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釣上來的是一條鯉魚,大概一斤重,因為不明原因受了重傷,而且無法自我恢復,傷口附近受到了感染,導致魚尾處嚴重腐爛,雖然魚沒死,但幾乎不怎麼動了,釣上來後,也沒有掙扎,跟死魚一樣。
4.魚線特別細,隨著水流衝進窩點,掛中魚嘴
說實話,很多釣魚區不僅水質有問題,而且魚類的密度實在太大,導致魚類在水中缺氧,很多魚類在拚命呼吸中死亡,所以魚在死後,魚嘴是張開的,於是魚鉤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就順著水流掛在了魚的上嘴唇上。
尤其是釣魚者用那種特別細的線、特別小的鉤,很容易就掛在了魚的嘴上,這種死魚釣上來也不會掙扎,於是讓很多人產生於誤會,以為是傳說中的「水猴子」乾的。其實這只是很自然的現象而已,對釣魚者來說只是巧合罷了,夜釣的人無非是自己嚇自己。
那麼,為什麼還有老人說釣上死魚,要收杆回家呢
1.水質太差,繼續釣魚也不會有收穫
其實「死魚正口、收杆就走」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夜釣中釣上的死魚,很可能是因為水質太差而死掉的,就算不是死魚,魚體內會有很多污染物質,吃起來很不幹凈,容易染上疾病。
而且,水質那麼差,不太可能釣到好魚,而且魚類應該也不是很多,釣魚者即便繼續待著,也很難有一個好收穫,還不如要收杆回家,好好睡一覺,養精蓄銳,準備來日在戰。
2.安全問題
其實,很多人是不提倡夜釣這種行為的,畢竟河邊在晚上是有一定風險的,尤其是不會水的旱鴨子,萬一不小心失足掉到河裡,連搭救的人都沒有,萬不能因為愛好而把命都搭進去。
比如,前陣子湖北的一位釣友,在晚上釣魚的時候不小心溺水身亡了,原因竟然是為了用手機拍個視頻,就因為自己釣到了一條打魚,以至於過於興奮,不小心失足跌落水中,最終一命嗚呼,很是悲哀。
夜釣並不是一件值提倡的事情
其實,釣魚需要安靜的,一大堆人吵吵鬧鬧是很難釣到魚的,更被說釣到大魚了。所以很多人就在夜間出門,準備一個人夜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夜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不論在哪裡,夜晚的安全係數都遠遠低於白天。
尤其是年紀大的釣友,一個不經意的趔趄,就可能掉入水中,存在很嚴重的冰安全隱患,甚至危害生命。而且還會產生過度疲勞,畢竟大部分人白天都要工作,晚上再去釣魚,肯定非常疲憊,而且長期夜釣,極容易損害自己的視力。
最重要的還會陡增了家人的擔心,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在家裡老老實實地陪家人,絕對比夜釣有意義。
最後:
農村老人關於夜釣死魚的說法,雖然很誇張,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農村老人的本意都是好的,只是希望藉此提高夜釣者的警惕,用這種說法來勸人規避風險,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萬一不小心出現意外,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