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部抓「內鬼」了,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一些細節驚人相似

2023-08-28     皮皮電影

原標題:國家安全部抓「內鬼」了,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一些細節驚人相似

不久前,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一起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案。

我某軍工集團工作人員曾某某,出生於1971年,在其被單位公派至義大利留學進修期間,結識了美國駐義大利使館官員塞斯。

這個塞斯表面上是美國政府工作人員,另一層身份卻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羅馬站人員,也是搞間諜活動的老手。

他利用曾某某愛慕虛弱的心理,頻繁約其一起聚餐、郊遊、觀賞歌劇,逐步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也讓曾某某在心理上對其產生依賴。

接著,塞斯開始對曾某某做思想工作,向他吹噓自己身處西方國家的美好生活,拉攏他與自己為伍,將西方的那一套價值觀,灌輸曾某某的腦子裡,以動搖曾某某的政治立場。

見時機成熟,塞斯便向曾某某亮明自己的底牌,並以給付巨額報酬為誘餌招攬其加入。

同時,塞斯承諾為曾某某全家辦理赴美移民,以消除曾某某的顧慮。

以此為條件,塞斯要求曾某某在留學進修結束回國後,為其提供我軍事方面敏感信息。

曾某某經受不住誘惑,欣然同意,並與美方簽署了參諜協議,其後又接受了美方的考核和培訓。

在曾某某留學進修結束回國後,他與美國中情局的人員有過多次秘密接頭,並泄露大量我核心情報,以換取間諜經費。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國家安全機關的縝密偵查下,曾某某終難逃法網,他的美國夢也自此夢碎。

這起案件告誡我們:「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而西方列強亡我之心不死,他們的間諜手段繁多、精於攻心,一般人沒有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立場,在其糖衣炮彈打擊下往往很難招架,最終難逃成為他們的棋子。

皮哥最近在網上看到的Netflix出品諜戰片《諜之心》。

片中女主角瑞秋·斯通(蓋爾·加朵飾演)策反敵對組織成員凱婭·達萬(阿莉雅·布哈特飾演)的過程,就與這位中情局大佬塞斯的手法如出一轍。

一、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皮哥覺得《諜之心》雖是一部大女主爆米花爽片,其中間諜人員掌握的那些套路,卻都淺顯易懂。

就比如,不是任何人都能讓間諜組織看得上眼,你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人脈或資源,讓他們覺得你有用。

正如電影中的凱婭·達萬,是出生於「編程大國」印度女孩,8歲失去父母,憑藉自身努力從貧民窟的IT學習營,脫穎而出,成為編程高手。

她掌握的一套黑客技術,能夠黑進任何公共網絡中,讓英國陸軍的軍情六處十分頭痛。

我們的大女主瑞秋·斯通,就隸屬於軍情六處,但她擁有雙重身份,另一層身份是一個跨國組織「特許局」的成員。

這個特許局比軍情六處還6,滿滿都是牛逼屬性。

首先,他們的目標就高大上——維護世界和平;

他們的通行證,是一副撲克牌,也就是說,成員一共54名,用撲克牌作為代號,就比如瑞秋,手裡拿的就是紅桃9。

而這54名組織的成員,除了瑞秋這種沖在前線的「工蜂」型之外,其餘都是各國政府高官。

比如前中情局探員南茜·莫里森是方塊K;

梅花K是在我國國安部工作了35年的高官徐江,跟上面的曾某某不能說像,簡直一模一樣(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啊!)!

有人要問了,這麼多大牌聚在一起,誰來領導,誰說了算啊?

特許局掌握決策大權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一套強大的AI系統,名叫「諜心」。

這套系統的伺服器,位於一架飛行於高空中的飛艇上,能通過接入全球網絡,分析各種數據以得出最好的決策方向。

反過來,誰掌握了「諜心」,誰就能夠操縱全球網絡,為所欲為。

因此,大反派帕克(詹米·多南飾演)對「諜心」覬覦已久,他也曾經是特許局成員,一次出任務時,慘被組織出賣,死裡逃生後便與特許局為敵,成了無惡不作的恐怖分子。

凱婭·達萬就是帕克手下負責黑入網絡的得力幹將,且獲得了操縱「諜心」的權限。

但凱婭涉世未深、良心未泯,與帕克的關係並不十分親密,因此能否策反凱婭,令其轉換陣營,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我們來看看大女主瑞秋是怎麼做的。

瑞秋和凱婭的首次正面交鋒,是在裝載「諜心」伺服器的飛艇上。

兩人為了爭奪「諜心」大打出手,最後雙雙迫降到非洲西部的沙漠裡,不得不結伴同行,去尋找最近的人類聚居地。

酷熱難耐的沙漠環境,反而令兩人放下戒心,給她們創造了聊天的環境,於是瑞秋開始和凱婭聊過去。

通過聊天瑞秋得知,凱婭的編程天賦,是被印度的製藥業巨頭尼亞姆·卡奇發掘出來的。

可以說卡奇就是凱婭的領路人,但同時他也是殺害凱婭父母的仇人。

因此凱婭脫離卡奇的控制之後,就加入了帕克的組織,目的是想藉助帕克的實力,來對付卡奇,為父母報仇。

但凱婭也深知帕克想要利用她的編程能力來操縱「諜心」,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兩人只是合作的關係,並不是親密的夥伴。

瑞秋正是看到了凱婭的內心脆弱、不安和缺乏安全感的這一點,採用攻心的戰略。

為了得到凱婭的信任,瑞秋也講起自己的身世,她曾是個叛逆不羈的女孩,因為天生的暴力傾向,被七八所學校開除,直到被特許局發現。

特許局給予瑞秋渴望已久的約束,也使她有了歸屬感,一個叫諾瑪的女人負責訓練她,令她變得優秀。

瑞秋和凱婭擁有相似的過去,不同的是瑞秋找到了組織,而凱婭雖也得到了教育,卻只是孤身一人,比較之下,瑞秋顯然比凱婭更加幸運。

經過這一番心理攻勢,凱婭開始對特許局產生好感。

這時候,瑞秋又抓住時機向她拋出橄欖枝,承諾特許局可以幫她對付卡奇,而有一個強大的組織罩著,也比帕克那個不入流的恐怖組織更加靠譜。

對比上面美國中情局策反曾某某的案例,瑞秋的攻心手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後凱婭終於被瑞秋策反,兩人聯手對付帕克,最終消滅了這個大反派,維護了世界和平,凱婭也成功加入特許局,成為組織中的「鬼牌」。

二、

電影向我們灌輸的「大道理」,就是:我們要找到組織、相信組織、依賴組織。

瑞秋策反凱婭的過程,也是向銀幕前的每個觀眾灌輸西方價值觀的過程。

而這些「大道理」的輸出,並不是生硬的說教,而是包裹在「糖衣」中,使其變成可服用的「糖衣炮彈」。

這層「糖衣」,就是電影每分鐘都在燒錢的動作和特效場面。

Netflix拍攝《諜之心》的初衷,就是希望圍繞蓋爾·加朵(下面稱「朵姐」),打造出「女版007詹姆斯·邦德」,因此片中加入了並不遜色於《碟中諜》系列的動作戲。

開頭一段雪山追逐戲,朵姐為了追上下山的纜車,從山頂一路滑下,搶到一個降落傘,在「諜心」系統的指引下,隨降落傘飛到山下。

一路操縱降落傘躲避迎面撞來的大樹,雖然遠景用了替身,但AI科技加狠活,帶來的視角衝擊,還是相當震撼。

今年的好萊塢動作片不約而同都在高潮部分加入一場古城飆車戲。

《碟中諜7》和《速度與激情10》都選擇在義大利首都羅馬;

《奪寶奇兵5》選擇了摩洛哥古城丹吉爾;

而本片則選擇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奧古斯塔街的凱旋門是其標誌性建築。

我們都知道《速度與激情》系列一向以奪人眼球的經典跑車取勝,講究的就是「速度」和「激情」。

與其比速度顯然不現實,即使你拍得再好看,都不及他們「專業」,因此其他電影都選擇了「增加難度」,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

就像阿湯哥在《碟中諜7》中,開的是一輛重心不穩的菲亞特500小黃車,一隻手還被手銬銬住,僅用一隻手駕車。

《奪寶奇兵5》中,福伯開的是一輛連品牌都沒有的三輪車,一路顛簸下來差點沒散架。

本片中朵姐「一夫當關」,開一輛麵包車,搭載4個人,迎著敵人槍火的瘋狂輸出,穿梭於里斯本濕滑的鵝卵石路面,其難度可想而知。

雖不是追求速度感,但追逐戲的編排也是險象環生,節奏感拉滿,讓觀眾看得心驚膽戰。

中間飛艇上的跳傘戲,有點模仿《碟中諜6》中阿湯哥的跳傘,又似乎是在叫板。

雖然不像阿湯哥那樣玩實拍一鏡到底,但空中飛艇的大爆炸與兩位女演員墜落時的空中纏鬥,也拍出了院線大片的質感。

難得的是影片尾段還加了一場荒野公路上的摩托車追逐戲。

與阿湯哥不戴頭罩的玩命駕車不同,兩名特技演員全程都戴著頭罩,確保安全性的同時,也能讓摩托車的速度儘量提上去,因此這一段雖然編排比較簡單,但觀感也非常好。

三、

下面重點提一下片中的打鬥戲,這些年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好萊塢電影中的打鬥戲,也已經能夠打得有來有回,不像90年代那樣只會你一拳我一拳互砸。

但不同的電影請的動作設計團隊不同,編排出來的打鬥戲感觀差距也很大。

就拿當年的《碟中諜7》來說,阿湯哥親自上陣的特技場景沒得說,但打鬥戲的編排就明顯比之前的《碟中諜6》差一大截。

也許是飾演反派的埃塞·莫拉雷斯並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底子不夠,幾場打鬥都沒能給觀眾留下印象。

本片的打鬥戲觀感上也比《碟中諜7》要好,皮哥覺得這要歸功於朵姐本身的功底深厚。

也許網友只留意朵姐的美貌,還不清楚她除了色列小姐冠軍稱號之外,還曾在色列國防軍服過役,有豐富的近身格鬥經驗,也能使用各種型號的武器。

2008年,朵姐被林詣彬選中參演《速度與激情4》,便與這個系列結緣。

由於她的顏值高,身材又好,動作戲也一點不含糊,很快就打響了名號,其後又接受華納招攬,成為DC電影宇宙的神奇女俠。

其實朵姐的形象與DC漫畫中的神奇女俠還是存在距離的,也曾因為胸部不夠突出遭到一些漫畫迷的非議。

但朵姐勝在氣質拉滿,嘴角每時每刻掛著的自信笑容都能帶來陽光,無論主演還是客串,在DC電影中每次出場都驚艷無比。

這兩年朵姐也與Netflix觸電,2021年與道恩·強森、瑞安·雷諾茲合作《紅色通緝令》,開始朝著動作片女星的方向發展。

雖然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還是能看出朵姐有種「巾幗不讓鬚眉」的幹勁,就是想拍硬核的動作片。

《諜之心》則是打著「女版007」旗號的諜戰片,朵姐親力親為,幾場打鬥戲都打得有板有眼。

且單從使用槍械時的動作,也能看出相當熟練,不愧是在軍中服過役的,近身肉搏、短兵器的使用這些都不在話下。

自從去年楊紫瓊憑藉《瞬息全宇宙》拿到奧斯卡影后之後,能看出好萊塢的風向正是在鼓勵女性主題電影。

朵姐也希望藉助這股潮流順流而上,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動作片IP。

四、

比較可惜的是好萊塢主流媒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高。

爛番茄網站上新鮮度只有31%,爆米花指數也只有59%,而我們內地豆瓣上開分也只有6.1分。

影評人和影迷都對朵姐的表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電影的故事線比較簡單,套路也略顯老套,沒能跳出歐美同題材電影的條條框框。

正如上麵皮哥提到的,電影輸出的西方價值觀讓人一眼看穿,並不能產生共鳴,也就沒有了精神上的代入感。

再加上作為一部Netflix出品的網絡電影,其投資和規模都不能與院線電影相提並論,也就限制了大場面的打造。

其片長也只有122分鐘,雖說幾場動作戲的觀感都很不錯,還是讓人感覺意猶未盡。

因此皮哥覺得《諜之心》仍是一部比較平庸的作品,其觀感略強於《碟中諜7》。

如果你是朵姐的粉絲,或者想將其當作了解「間諜案」的反面教材,那《諜之心》還是值得一看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92b9ac69f7c3eab180ccb757c9f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