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錦州有海嗎》(一)

2022-06-10     錦州發布

原標題:散文:《錦州有海嗎》(一)

《錦州有海嗎》

白雪生

錦州有海嗎?

一個困擾遼西區域歷史的問號。

至今,還時常聽見外地發出這樣的驚疑。

邊外遼西,歷來名聲欠佳,在詩詞里曇花一現的古典形象,一律是什麼「邊地」、「邊關」、「邊外」、「邊城」、「邊牆」、「邊聲」等等,本來也很窮酸的詩詞曲賦,唐宋明清地代代相傳下來,則像天天在你耳邊呱呱不休的廣告一樣,把個遼西年復一年地被邊緣化了,忍辱負重地背上了「歷史出身問題」的包袱。還有諸如什麼閉塞、貧瘠、蠻荒、原始、野性、匪味、村氣------等等,更是近代以降,佛頭著糞似地硬加在遼西頭上。尤其分市以後,作為遼西郡和遼西省府的錦州,更是悵然若失,羞於人後了。

千年沉冤,誰來「平反」?

且又從何入手,改邊緣為中心,重寫一篇遼西史呢?

尋尋覓覓,到底找到根兒了——都是「山窮水盡」惹的禍呀。

幾經輾轉反側,心眼一活泛的錦州,率先艱難而怯生生地轉身了。

就這麼一轉身,驀然回首——看到了大海!

而且,就從這裡,開天闢地般地,找尋到了陸海新通道!

看慣了黃土高坡的眼睛,一剎那,精眸一亮,頓感海闊天高,水起風生,前路蔚藍一片------

那該是怎樣的一種蔚藍呢?

就從這片藍,從歲月的深處,打撈了生命的起點,就從這片藍,在時代的前沿,開發出人類的明天。從藍色中醒來,驚喜著遼西的蝶變;在藍圖中臨產,鋪寫錦州新時代的宣言!

這,是一條奔向未來的藍色之路,這條路給予錦州的意義,一定比遼西故道還遼西故道,比草原絲綢之路更絲綢之路吧?

曾經,多少人詫異過了:錦州有海嗎?

時至今日,到沒到過錦州的,包括錦州人自己,往往都是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地冒出這一個問號。

其實,錦州海由來久矣。早於營口開埠之前,錦州的東、西海口,就是國內外與東北海運的唯一海上通道,對促進東北以及錦州地區經濟繁榮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別是西海口,在清道光、咸豐年間,最為興盛,每年入港船隻達千餘艘之多。當年閩舸吳船,官艘賈舶,接踵往來,桅檣林立,棹櫓咿呀,一派繁華。後來只因為明清頒布禁海令,加之京奉鐵路通車,東西兩處商港,遂日漸蕭條了。

而今,西海口,濤聲依舊,東海口,沉船仍然。古道瀠洄,老馬還在辨認著迷途;雄州迢遞,中華第一鳥祈望著一飛沖天。前路悠悠,問途何在?遠水邈邈,問津於焉!

從前的蘆花野岸,依稀漁火村煙的錦州海,到了倒海翻江的時候了!

是誰,在此發現了這裡陸海新通道?

編校|孫佳慧劉詩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87060d33f9f55ce49c4254bafab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