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月侯望了蕭瑟一眼,終究還是念了下去:「孤近日身染惡疾,恐不日身歸五行。二子蕭崇人品貴重,才德兼備,必能承孤意志,繼孤登基,即皇帝位。」
此旨意一出,朝堂之人都議論紛紛,所有人都對此產生了質疑,畢竟皇帝最疼愛的是永安王蕭瑟,蕭瑟拔出了天斬劍,是天選的帝王,北離眾多皇子中唯一的天之驕子,再者,太安帝去世之後,南訣進犯,蕭瑟領兵出征,若皇位上不是他的名字,他又何必如此,讓北離三個月都處於無主狀態呢?
明德二十三年,歷時三個月的無王之治終於結束,先帝二皇子蕭崇登基,定年號崇河。
北離皇子們爭鬥不休,而南訣趁機進犯,白王並不是領兵打仗的好手,能代表北離出戰的只有蕭瑟,所以這場戰爭的首領只能是他。
蕭瑟在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想好是否要坐那個位置。
蕭瑟不知道浪跡江湖好還是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好,他其實是面臨兩難選擇的,蕭凌塵給他說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讓他坐上那個位置感受一下,第一反應便是心裡最真實的反應,蕭瑟正是因為沒有想好,所以才沒有在一開始宣讀龍封捲軸的名字,在打了勝仗之後,蕭瑟真的坐上那個位置感受了,才明白皇位也不過如此,此時他的心裡才真正有了答案。
蕭瑟不宣讀龍封捲軸,對於白王而言也是一種考驗,白王的確是想坐上那個位置,若是趁著蕭瑟不在天啟城,他完全可以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理由登上皇位,蕭瑟即便打了勝仗回來,已經木已成舟,所有人都說不出白王的不是,可白王並沒有如此做,他和蘭月侯盡職盡力監國,蕭瑟在前方浴血奮戰,他便和蘭月侯穩定朝堂,他的能力得到了展現,若他登上帝位,勢必是一個不錯的帝王。
人人都渴望九五之尊的位置,可誰能想到,蕭瑟會不屑一顧,即便皇位唾手可得,蕭瑟依舊隨心而行,蕭瑟或許曾經的確想過坐上那個位置,可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卻發現皇位並非自己所求,手握兵權、九五之尊,蕭瑟都不稀罕,最終他回到了江湖之中,不得不說蕭瑟不僅對權力放手的洒脫,同時也是一個極有智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