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護眼指南:打工人、學生黨必備的「保命」技巧

2022-07-13   少數派

原標題:顯示器護眼指南:打工人、學生黨必備的「保命」技巧

現代人,無論娛樂還是工作,都免不了要長時間和顯示設備打交道。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人類的進化還沒有適應這種長期盯著一個設備的生活,長期對著顯示器腰酸背痛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眼睛也受不了。

如果你有過長時間使用顯示器的經歷,那麼對以下的症狀一定不陌生: 眼睛刺痛腫脹、乾澀流淚、異物感、眼部肌肉勞累感、視線模糊、眼睛充血甚至頭痛等。而且像是少用顯示器多出去走走這種建議,很多時候就是一句「有用的廢話」—— 我可以少用,但工作一點都不會少。

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看,長時間使用顯示器後產生的眼睛不適都有哪些,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一定要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又有什麼針對性的措施能夠減少眼睛的疲勞。如果你按照文章裡面的建議措施行動起來,只需一個星期就夠感受到來自眼睛的祝福。

顯示器造成眼睛不適的原因

要想找到上面列出症狀的背後原因,方便討論並給出針對性措施,首先我們要給這種現象下一個明確的定義。這一步已經有人幫我們做了, 計算機視覺綜合症(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以下簡稱 CVS)就是由美國光學協會提出的一個症狀,下面是它的 定義

計算機視覺綜合症指的是由於長時間使用計算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手機引起的各種與眼睛及視力相關的問題,大部分是暫時性的,但如果沒有干預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表現出持續性和症狀加重。

計算機視覺綜合症指的是由於長時間使用計算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手機引起的各種與眼睛及視力相關的問題,大部分是暫時性的,但如果沒有干預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表現出持續性和症狀加重。

造成 CVS 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目前改變不了的原因是顯示器顯示的方式。

人類眼睛的對焦系統並不是為看清顯示屏上由像素組成的內容。眼睛在清晰銳利邊緣的內容(比如紙上的白底黑字)上對焦非常輕鬆,但顯示器上的字是由像素點組成的,每個字從中心像素到邊緣像素亮度都是相互遞減的,這樣字體自帶了一種「模糊感」。

紙上文字對比顯示器文字

人類的眼睛在這種邊緣模糊的文字上很難對上焦,我們會下意識地控制眼部肌肉去讓焦點對到顯示器螢幕上。但這種對焦很難維持,不一會兒就放鬆下來,焦點落在顯示器後面的某一個區域,這個焦點就叫做調視休息點(resting point of accommodation, RPA)。

調視休息點落在最右邊的牆,它與顯示器的距離就是調視距離(Lag of Accomoodation)

為了看清下一部分的文字或者圖像內容,我們又需要控制眼部肌肉讓焦點對到顯示器螢幕上,接著再次放鬆,再次對焦,再次放鬆……

我們每一天可能要重複無數次上面的過程,眼部肌肉頻繁緊張放鬆,眼疲勞自然就來了。

甚至顯示設備本身就利用了人眼和大腦的錯覺。通過前面的文章,我們知道顯示器上面一個像素由紅綠藍三個子像素組成,它們都是不重疊單獨排列的。之所以我們能感知到色彩,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強制把它們模糊化成一個像素,讓我們看到子像素合成之後的顏色。

另外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他們不僅缺少自我調節的意識,適應性強更加不易發現眼疲勞,而且很多顯示器位置和角度都是為大人設計的,小孩子往往從不正確的角度去觀看顯示器。

其他可以納入 CVS 的症狀可以參考下圖。

CSV 症狀

另外下面這些因素與 CVS 有關:

環境原因:過於乾燥(空調、風扇)和多塵的環境都不利於眼睛健康,容易造成乾眼、眼睛酸痛等問題。

眨眼次數減少:正常人每分鐘會眨眼 10–15 次,但盯著顯示器時為了能夠看清楚內容,我們的眨眼次數會迅速下降,甚至幾十秒才會眨一次。缺少淚水的滋潤,各種眼表問題都會出現。

眼球暴露面積增大:我們平時閱讀眼睛是向下看的,這樣眼瞼就會蓋住部分角膜。而對著顯示器時,我們是平視,這樣眼球暴露面積會更大,導致淚水的蒸發量增加。

眨眼不完全相關研究表明(結尾處文獻),大部分人在使用顯示器的時候,不僅眨眼次數會減少,而且眼瞼通常不會完全覆蓋角膜。這導致眼睛中心有一部分長時間沒有受到眼淚的滋潤,出現乾眼等眼表問題。

性別與年齡:相關研究表明(結尾處文獻),女性乾眼的幾率比男性大。由於隨著年齡增加眼淚分泌逐漸減少,所以絕經後女性是最容易受到顯示器影響眼睛健康的群體。

上面是外部與環境因素,而下面則是與顯示器有關的原因:

顯示器解析度:根據上面字體像素和視疲勞的聯繫,我們可以知道顯示器解析度越低,字體越模糊,那麼對眼睛的影響也就越大。

顯示器亮度與眩光:在第三章中我也有提到,北美照明協會建議環境光與工作區亮度比不能超過 1:3,也就是顯示器不能比周圍的光線還要亮三倍以上,否則就會對眼睛產生傷害。

另外,外部光源產生的眩光與反射會影響眼睛看清楚圖像的時間,導致更久的肌肉緊張與更加頻繁的調節。

使用顯示器保護眼睛的措施

找到了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但是如果一個措施需要大家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那麼它的作用就僅限於「紙上談兵」,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不那麼老生常談(比如設置綠色壁紙,擺盆栽什麼的)並且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精力去完成的護眼措施,同時介紹一下它為什麼能夠保護我們的眼睛。

01工作環境

除了顯示器本身,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不僅能夠保護我們的眼睛,更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

首先是環境光的調整,需要將顯示器與周圍環境亮度的差異控制在 3 倍以內(顯示器太亮或者太暗都不可取),並保證周圍沒有刺眼的光線。大部分顯示器沒有亮度顯示,用戶一般也沒有專業的儀器去測量環境亮度,但是我們的手機都有亮度檢測的傳感器,可以利用這個傳感器加上 Google 推出的科學日誌應用檢測顯示器與環境亮度。

利用科學日誌記錄亮度

比如我檢測到環境光亮度是 62 勒克斯(Lux,亮度單位),那麼就可以慢慢調節顯示器亮度到 120–180 勒克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