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沒辦,先發「獎學金」——沙特富哥想把遊戲業「氪穿」?

2024-05-07     游研社

原標題:比賽還沒辦,先發「獎學金」——沙特富哥想把遊戲業「氪穿」?

見過賽事主辦方發獎金的,但你見過賽事主辦方給參賽隊發錢備賽的嗎?

沙特電競世界盃基金會就在今天公布了首批俱樂部支持計劃的名單,其中包括多支中國俱樂部。

主辦方將為這些俱樂部提供六位數的資金(以美元為單位),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發展、為選手創造更多職業機會。更要注意的是,被選入計劃的俱樂部並不代表就有了參賽資格,俱樂部和選手們仍舊要靠實力爭取名額——有些像是高校跑去中學發獎學金,鼓勵大家考出好成績。

早個幾年,一提起沙烏地阿拉伯,大家通常只會聯想到石油。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石油收入最多時會占財政收入的75%。很多段子也常常描述沙特人如何眼都不眨地談下數億美元的大訂單,當場痛快掏錢結帳以免對方反悔。這讓那些頭戴頭巾,身披白袍的沙特人有了「石油王」或者「石油佬」的坊間稱號。

但現在,至少遊戲玩家多半已經能將沙特和「遊戲」「電競」聯繫在一起了。

在過去幾年裡,沙特就像是正在攢「文化奇觀」的《文明》玩家,而這座奇觀的主題便是「電子遊戲」。

1

沙特政府直接將遊戲產業相關的內容寫進了他們名為「願景2030」的計劃案中,其中的量化標準包括:要擁有超過250個遊戲公司,3.9萬遊戲崗位以及遊戲業產值至少達到1% GDP。

這事兒在沙特還真有群眾基礎。

2022年沙特本國的電子遊戲玩家大約有超過2100萬人,占沙特當年全部人口3800萬人的57%,即超過一半的沙特人會玩遊戲。此外他們還都出手大方,沙特玩家的ARPU(每位用戶人均產生的收入)約為2000多人民幣,是同期中國玩家的4-5倍,而網民中的「大氪戶」占比12%,也是西歐國家的3倍。

遊戲在沙特皇室中也很流行,沙特王儲兼首相默罕默德•本•薩勒曼也曾多次在媒體前公開表示自己也是個遊戲迷,《使命召喚》系列是自己的最愛。此前就是他收購了《拳皇》《合金彈頭》系列製作公司SNK超過96%的股份,讓SNK成了「沙特公司」。此外,本•薩勒曼還擔任了沙特主權基金PIF的主席,而這個基金是沙特的遊戲布局中最為核心的一環。

正因為本•薩勒曼王儲在遊戲界的影響力,他一度被認為是Steam上一個ID名為「由紀」的玩家的真身:由紀在帳號簡介自稱是來自沙特王室的「Abdullah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王子,三年間投入超過10萬美元,蟬聯了2018-2020三年Dota2勇士令排行榜的榜首,更是在2020年創紀錄地達到了10萬勇士令等級。

除了令人咋舌的Dota2飾品庫外,「由紀」對二次元文化的熱忱也是不少人關注的點。

每天有大量玩家慕名到「由紀」的帳號下發表評論,希望能通過他的好友認證。但由紀本人從未承認過自己的身份,後來還默默刪除了「沙特王裔」的自稱,但不妨礙Dota2玩家們依舊口口相傳,說這個圈子裡的氪佬巔峰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石油王」,繼續強化沙特玩家在遊戲中「財大氣粗」的印象。

2

沙特雖然有著頗具潛力的遊戲市場,這塊蛋糕卻不是自己的——這顯然更讓當地政府焦慮。

移動端作為沙特遊戲市場的主力平台,各大銷量榜向來被「外國遊戲」霸占:騰訊的《絕地求生 手游版》長期占據榜首;中國的策略遊戲包攬了品類的前三名,其中「常青樹」《蘇丹的復仇》在中東地區紮根近10年;沙特玩家喜歡的益智和棋牌遊戲中,排名第一的是阿聯的Yalla Group出品的Yalla Ludo,該公司還推出了中東地區熱門的語音聊天室Yalla,而事實上,這家總部位於杜拜的公司不僅研發中心位於杭州,創始人也都是中國人。

《蘇丹的復仇》針對中東不同國家地區選取了不同的本地化策略,屬於出海中東的教科書案例。

沙特玩家面對不止是 「完蛋,我被中國遊戲包圍了」,榜單前列同樣不乏熟悉的國際品牌,如「羅布樂思」「糖果繽紛樂」「部落衝突」等。同時也能看到一些來自於土耳其、印度等國的遊戲也在努力搶占市場。

唯獨沙特本土遊戲業幾乎缺席了這款蓬勃的市場。

沙特富哥們氪的金,大多都進了別人口袋,這種「肥水流了外人田」的苦惱,恐怕也是沙特政府期望儘快進軍遊戲圈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的沙特主權基金PIF,就下重金創建了遊戲開發工作室Savvy Game Studios(後改名Steer Studios),從各大遊戲公司招兵買馬,聚集了不少業界熟手,工作室的首席Yannick Theler在育碧就有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而工作室的訪談中也提到一些「佳話」:一位開發人員曾留美工作生活數十年,為了從事「國產遊戲」的開發工作特地回到沙特。

這些人聚在一起,準備打造一款「阿拉伯世界的首部爆款遊戲」。但顯然,在這個時代做遊戲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任何國家,從頭製作一款成功遊戲都需要時間,」Yannick Theler表示:「一款主機遊戲,比如大型開放世界,一般需要五年,一款成功的手游往往也需要三到五年。我們是想加快進度,但是我們也要正視現實。」

針對這個問題,Savvy Games(Steer Studio的母公司)CEO Brain Ward則坦言,他們不排除走「捷徑」的可能性,簡單來說,就是「氪金」。他們有計劃直接收購業界大型發行商,甚至EA都一度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能讓這位老哥說出這種「壕言」,也是因為Savvy Games真的有底氣,它背靠的沙特主權基金PIF制定了近380億美元的遊戲投資戰略,其中預計收購遊戲發行商的預算就有130億美元。而他們也的確沒少走「捷徑」:花49億美元直接收購了手游發行商Scopely,向Embracer Group投資10個億,或是增持動視、EA、卡普空、任天堂等知名遊戲公司的股份,成為任天堂最大的海外持股方等等。

這種「練度不夠,就先氪穿卡池」的作風,也確實符合大眾對於沙特的刻板印象。

3

但投資遊戲公司這件事本身沒啥新鮮的,要說沙特真做了什麼事讓人覺得它能「彎道超車」,還得是在現實中「敲奇觀」。

在距離首都利雅得大約1小時車程的荒地上,沙特人從零開始,新建了一個占地面積360平方公里的衛星城「Qiddiya新城」。其中規劃了50萬平方米的「電競城」,計劃建造數個比賽場館,其中最大的能容納73000名觀眾。

最新公布的核心場館面積3600平方米,最多容納超過5000人,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室內LED螢幕」,還有諸如4D座椅等噱頭。

這個場館有著獨特的分體設計和吸引眼球的「電競感」燈條布置

除去場館,電競城本身還預留了10萬平方米的面積用於容納商鋪、餐飲和娛樂場館。而在Qiddiya新城的其他分區,更是有F1賽車、FIFA足球場館以及包括全球最大龍珠樂園在內的多個主題樂園。可以說沙特的算盤珠子已經打在臉上了:看完了比賽,也別忘了在周圍痛快娛樂消費,甚至還可以帶著對電競不感興趣的家人朋友一起來,看比賽的看比賽,逛商場的逛商場。

Qiddiya新城的規劃除了電競還有傳統運動和主題公園,包括全球最大的龍珠樂園。

只有場館顯然不夠,沙特給未來的比賽也鋪好了路。知名電競組織ESL FACEIT就在不久前和沙特電競城建立了為期五年的合作關係,包括ESL Counter-Strike職業巡迴賽、ESL Challenger、ESL Impact、ESL Dota 2職業巡迴賽以及DreamHack等在內的多項頂級職業和全民賽事將陸續在Qiddiya新城舉辦。除了ESL,老牌電競賽事電競世界盃(Esports World Cup)也和Qiddiya新城簽了三年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沙特方面為這些賽事準備了金融層面的資本支持。

2022年,前文提到的沙特公司Savvy Games Group花10.5億美元收購了ESL和FACEIT並將其合併為ESL FACEIT Group。而2023年,電競世界盃由「電競世界盃基金會」收購,當然,這個「電競世界盃基金會」還是沙特的。

在執行層面,為了保證自己有足夠的「金剛鑽」來整大型賽事的「瓷器活」,沙特自己也辦了多次電競大獎賽來「練手」,並且保留了沙特的一貫風格:「壕」。

被戲稱為「石油杯」的Gamers8獎金池年年加碼,在2023年直接達到了4500萬美元,刷新了2021年Ti10創下的4000萬美元記錄。「石油杯」的場館選在了利雅得知名的旅遊景點——林蔭大道,在場館外面就是商圈,不難看出未來的「電競城」思路和這個一脈相承。而在2024年,沙特拿下的「電競世界盃」會接替Gamer8的位置,成為24年新的「石油杯」。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沙特的新賽道。一些英文媒體認為沙特在遊戲、電競方面的投入是一種「體育洗白」,用以遮蓋沙特的「人權問題」;也有一些油管KOL直接使用「沙烏地阿拉伯正在毒害電競」作為標題,還擔心沙特會用錢封口;部分電競團隊還因LGBTQ+問題而拒絕參加在沙特舉辦的比賽。要想平息這些風波,還得看沙特人鐵打得夠不夠硬,底氣足不足。

不少油管遊戲博主做視頻提醒玩家觀眾們「警惕沙特」

目前據Qiddiya新城的官網顯示,幾個重點園區的建設進度將近60%,一些相對較小的獨立項目已於2023年交付,單論基礎設施的建設,沙特要想完成自己的「願景2030」計劃看來問題不大。

但問題在於,現實世界並不是《文明》,雖說不用擔心別人「搶了奇觀」讓一切努力全部打水漂,但也不是奇觀落地就能獲得勝利。沙特「氪金」砸出來的電子遊戲產業,到底是否能讓沙特人如願以償地獲得「電競王」「娛樂王」的新稱號,只有時間能揭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b86ba744c42f4b34a2115bc6c75b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