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頌文:一個人搖搖晃晃活到現在……

2023-01-28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人物||張頌文:一個人搖搖晃晃活到現在……

這個假期最火的電視劇可能就是《狂飆》了。

目前,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已經「狂飆」到驚人的9.0分,對國產劇來說,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分數。

《 狂飆》屬於越往後看越吸引人的那一類,而且反派角色明顯比正角要出彩,演大嫂的黃葉觀眾反響勝過女一李一桐。

除了眼熟的老戲骨吳剛和倪大紅外,最吸引人的兩位主角,自然是張譯和張頌文。

張譯與張頌文,分別代表了黑白兩股勢力的纏鬥,但是很明顯觀眾們更BUY黑道戲,因為實在驚心魂魄扣人心弦。

從一個受欺負的賣魚檔主到稱霸一方的黑社會頭目,張頌文表演得真實細膩到無可挑剔,讓觀眾相信他的真實存在,也讓觀眾深深理解了他的選擇——一個不甘人下的小人物在利益面前的深刻裂變。

網友在他的微博底下評論,說華語電影欠他一個影帝。

而張頌文的回覆也足夠幽默:

謝謝你的好意與認可,但華語電影肯定不會把獎給我的,因為這是一部電視劇。

張頌文在這部劇里的演技還火到上了熱搜:「建議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

距離上次張頌文演技關注度如此高,還是兩年前的《隱秘的角落》。

原本是秦昊和王景春的場子,他扮演的朱永平,硬生生的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他在這部劇中貢獻了諸多可圈可點的精彩表演。

這場含淚吃餛飩的名場面也是張頌文的即興發揮。

大家都知道,張頌文是大器晚成,40多歲才靠作品紅起來。

那時候,他身上有個撕不掉的標籤,那就是:演了十多年戲的中年男演員卻連一套房都買不起。

雖然後來他有詳細解釋了緣由,但在人們的印象中,他似乎還是那個生活清苦的不出名演員。

中年才翻紅的男演員有不少,但像張頌文這樣不油膩、接地氣且演技始終在線的,真不多,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沒有爹味……這幾乎可以算是男演員身上最珍貴的特質。

今天就來聊聊張頌文頗多波折卻也相當另類的人生,或許對我們每一個都有某種觸動。

五花八門的工作經歷

張頌文1976年生於廣東韶關,媽媽在當地的鎮醫院工作,爸爸是一名軍人,曾在珠海駐軍。

讀小學時的張頌文。

少年時期的張頌文和父親。

在踏上演員這條路之前,張頌文做過的工作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他做過汽水廠流水線工人、空調安裝工,在韶關的旅遊職高學校讀書時,還在學校安排下,去東莞山莊酒店實習了半年。

很多同學實習後留在酒店工作,當時19歲的張頌文選擇回到家鄉韶關做導遊。

做導遊時的張頌文(最右),來源見水印。

這份工作,一干就是五六年,國內大江南北都跑遍了。

負責國內導遊的張頌文。

張頌文(最左)和同事們。

形象出眾,技能過硬的張頌文還因此獲得過「廣東省最佳導遊」的榮譽,也在這份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經驗與知識,見過的服務過的這成千上萬的人讓張頌文可以稱得上知人甚深,對於人性的積累,也許在這項工作中就慢慢積累了下來。

很多年以後,張頌文非常感謝這段際遇,因為對他而言,表演靠的不是技術,最珍貴的是一種人類的真實的反映,是生命的觸動,所以演戲演的並非是裝模作樣地模仿人,而是變成那個人,你要演出那個人真實的反應,這就跟你的生活閱歷和對人的理解力有關

圖源:文娛春秋

對一切際遇都心懷感恩,張頌文人緣好,也很長情,多年後,已經成為演員的他,依然和昔日的導遊同事們保持聯繫,偶爾相聚。

張頌文和昔日導遊同事聚會,也沒有太多差距,都是普通中年人的樣子。

導遊時期認識的開農場的好朋友,相識20年,張頌文也會去找他們玩,吃自家種的板栗。

報考北電,他的同學們

1999年,從小愛看電影的張頌文在思考要不要以表演作為未來長期從事的職業,於是他來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

經過一年的學習後,他堅定了要從事演藝事業的決心,於是,25歲的他,成為北電2000級表演系高職班的新生。

後排右數第五人是張頌文。

大概是秋遊最前排穿橙黃色衝鋒衣的人是張頌文。

25歲的張頌文,人送外號老鬼,是全專業年紀最大的學生,成為班長後,對待學習,他非常認真。

同班同寢室的一個18歲毛頭小伙子更是對這個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好幾年的老大哥感到佩服,那個人叫周一圍。

年輕時的張頌文和周一圍。

在2006年的博客文章里,周一圍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張頌文的博文,回憶大學時光時,這個班長對自己的示範作用。

學習表演的人是浮躁的,我很幸運,在那個躁動的大學時代有這麼一個良師益友在身邊。

表演系學生早上要出晨功,高職班學業時間是兩年,每個早晨,無論颳風下雪,張頌文都以身作則,帶領同學們到操場出晨功。

沒有你這個班長帶的這個好頭,我不敢想我們是否能堅持著每一天天還沒亮就爬出溫暖被窩沖向那冰天雪地的操場。

身為廣東人,張頌文還要努力學普通話,每天都到操場的角落裡練習。

當時有個師姐也一直在張頌文旁邊,聽了一個多月,她說:你練了一個多月,特別認真,但其實沒有變化。

那個師姐,就是海清。很多年後,張頌文和海清在一個電影節相遇時,還聊起了這段往事。

當時班裡的老師也給張頌文下了死命令:四個月內練好普通話,考試過不了就退學。

於是那段時間,張頌文苦練普通話,還拿石頭放在舌頭底下含著練習捲舌。

張頌文每天都在操場上念繞口令練習普通話。視頻來自《人物》講述

張頌文也自認自己在學習上很刻苦,很自信,唯獨一件事讓他非常自卑。

當時北電學生上課,劇組工作人員是可以直接來到教室門口挑選學生的。

平均一天會有五個劇組來到教室選人,被劇組叫出去聊天就意味著可能有戲拍,或許會成名。

張頌文後來回憶說,在讀書的兩年里,無數個劇組來挑人,只有他,一次都沒有被叫出去過。

當餘光瞟到劇組工作人員的視線時,他甚至會刻意挺直後背,希望讓自己看上去更高一點,更顯眼一點,但他總是那個被眼神快速略過的對象。

只有一次,上課時,他被劇組工作人員叫出去,在猶猶豫豫站起來的那幾秒里,他的內心已經想了無數種以怎樣的姿態走出去會顯得自己經驗很豐富,沒想到被叫出去後,劇組人員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座位序號,對他說:你是班長對吧?我們選了這幾個人,但不知道他們的名字,麻煩你下課後讓他們找我們一下。

張頌文看到紙條上沒有自己的座位序號,但他還是過了五六分鐘假裝聊了很久才走回教室,為了面子。

多年後提起這段往事,張頌文還是挺心酸的。

在2006年那篇博文里,周一圍對張頌文的評價是:世故而不圓滑,絕頂聰明卻從不偷耍小聰明。

周一圍寫這篇文章時,張頌文30歲了,在演藝圈還是個無名之輩。文章最後,周一圍最後留下了一句話:

我知道,你是金子,你一定會閃光的!

從始至終,周一圍都相信張頌文會成為一名好演員,在事業低谷期,兩個人也曾互相勉勵。

張頌文勸周一圍不要太孤芳自賞,鑽牛角尖。後來等周一圍有了些名氣後,我們才知道,這確實是他身上很大的問題。

只不過,時運是最無法掌控的東西,周一圍對好友的祝福,要等到十多年後才成真。

除了周一圍,張頌文所在的北電2000級表演系高職班同學裡,沒有太多星光,不過還是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女同學。

那就是車曉和韓雯雯。

車曉的母親是著名演員王麗雲,車曉在2010年與山西首富李兆會結婚,兩年後離婚,關於她的故事, 我們之前有寫過 。

韓雯雯後來則嫁給了朱孝天,關於她的故事,我們之前也寫過, 這裡可回顧 。

韓雯雯年輕時候還是很漂亮的。

韓雯雯和朱孝天。

熬,漫長的蟄伏期

畢業後的張頌文,畢業即失業,隨後留在北電錶演系做了助教。

那段時間,他只能偶爾接到幾個拍廣告的活兒。

手機廣告,搭檔的女生是呂一。

威士忌廣告,表情有點誇張……

但是,一個沒有表演工作經驗的年輕人來做表演系學生的助教,顯然沒什麼說服力,張頌文一方面需要這份工作賺錢,也希望有機會出去拍戲,但一年兩個假期不到兩個月的空閒時間,太過稀碎,張頌文屢屢被劇組拒絕。

2004年,張頌文終於有機會主演一部名為《乘龍怪婿》的電視劇,最開始還以表演老師的身份,幫助劇組培訓了一些主演演員。

《乘龍怪婿》里的張頌文。

《乘龍怪婿》播出後,在廣東地區頗受歡迎,這也是很多觀眾認識張頌文的契機。

張頌文還因此被調侃過。

在隨後的好幾年裡,張頌文依然寂寂無名,各種跑劇組面試,然後被拒。

他後來回憶道,自己出道20年來,跑過大概2000場面試,其中,95%都失敗了,有時候辛辛苦苦拍了幾個月戲,只能賺幾千塊錢。

2006年,張頌文在電視劇《北魏馮太后》里演了個小角色。

幕後等戲的張頌文(右)。

2009年,張頌文又在電視劇《楊貴妃秘史》里演了個配角。

張頌文曾說,《楊貴妃秘史》是對他來說很有意義的劇。

雖然只是演了配角,卻也是跟導演尤小剛不斷試戲、然後爭取得來的機會。

《楊貴妃秘史》里的張頌文跟葉璇有一些對手戲。

也正是因為《楊貴妃秘史》,張頌文有了第一次拍電影的契機。

當時,導演劉偉強和陳嘉上來到《楊貴妃秘史》劇組探班,而當天張頌文沒戲,在家。接到劇組演員同事電話後,他冒著暴雪橫跨50公里到劇組,正好趕上劉偉強和陳嘉上準備離開。

張頌文趕緊攔住兩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紹,表示希望能出演他們的電影,哪怕跑龍套的路人甲也可以。

兩人先是嚇了一跳,然後大笑,最後劉偉強真的給了張頌文一個機會,讓他在電影《精武風雲》里演了個小配角。

後來陳嘉上導演也找張頌文,在電影《四大名捕》里演了個小配角。

《精武風雲》和《四大名捕》電影海報。

在劇組混得多,人又好,做事又勤力,他這個北影助教也為張頌文帶來了另一個名頭,那就是圈中出名的表演培訓老師,要知道大部分走紅的年輕明星,沒有太多生活經驗,也沒有表演經驗,需要有經驗的老師來帶他們,張頌文口碑好,學生也越來越大牌,剛剛由模特轉行做演員的林志玲也成了他的學生。

2011年,林志玲和廖凡、陳坤合作電影《幸福額度》,找來張頌文做表演老師。

宣傳時期,張頌文還跟著主演們參加了《魯豫有約》,在現場給林志玲指導哭戲。

多年後,他也以導師的身份參加了綜藝《演技派》,那時,他才說出當時面臨的窘境:如果有人找我拍戲,誰會做表演老師呢?

隨後的幾年裡,張頌文的事業依然平平淡淡,平均一年能接到一部作品就算不錯。

2013年,張頌文參演了徐崢和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摩登年代》。

當時的張子楓。張頌文對她的印象就是一個演戲特別自然沒事就在角落裡寫作業的乖小孩。

電影宣傳時期的張頌文和張子楓。

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資源,更多能拍的,都是爛片里的小配角。那時,他已經三十多歲快四十歲了。對表演的熱愛,就能抵消貧寒生活的焦慮嗎?從他當時發的微博里,也能看出他對於演藝事業應該也是很糾結的。

和大學同學回憶畢業後幾年根本沒有戲拍。

但還是一直鼓勵自己要自信,堅持下去。

在最熬不下去的時候,張頌文曾經找老同學周一圍借過錢。

張頌文和周一圍的友情在演藝圈裡也算是挺特殊和珍貴的。

相識於微時,兩個人的職業軌跡完全不同,友情卻一直都在。經過十幾年的磨合,兩人百分百理解和支持對方的任何決定,絕不試圖勸說或改變對方。

早年的周一圍和張頌文,最右是他們的大學同學林家川,林 家川在《狂飆》里演張頌文的手下小虎

周一圍知道張頌文的經濟狀況很糟糕,北京冬天很冷,他沒錢買煤取暖,但張頌文跟他說自己拒絕了一部片酬很多但自己不喜歡的劇時,周一圍也完全理解他。

接了這份工作,那是為了解決現實困境;不接,那是做他自己,也沒什麼可說的。

物質上或許能幫助,但堅持夢想和目標的決心只能靠自己扛。視頻來源:呂彥妮訪談。

2009年開始,工作上陪伴在張頌文身邊的經紀人叫趙玉德。

趙玉德80年代曾經在香港佳聲唱片公司工作,90年代經商。後來擔任光線傳媒藝人總監,旗下主管的藝人有舒淇、楊千嬅等等。

趙玉德。

但在2009年左右,趙玉德因為欣賞張頌文而開始做他的經紀人,兩人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張頌文和趙玉德。

到了2016年,在趙玉德的大力勸說下,張頌文終於不再糾結,接演了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西小河的夏天》,電影還在韓國釜山電影節上映過。

張頌文應該是非常珍惜《西小河夏天》這部戲的,從第一天開拍到最後殺青,他每天都在微博記錄拍戲日常。

當時與張頌文合作的女演員是譚卓,兩人早在2009年就在婁燁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合作過。

而在《西小河的夏天》中,扮演張頌文兒子的兒童演員,正是後來在《隱秘的角落》再次和他扮演父子的榮梓杉。

電影劇照。

短短几年,榮梓杉的個頭已經超過了張頌文。

《西小河的夏天》票房成績並不理想,但在圈內口碑還不錯。

拍完這部戲後,張頌文馬不停蹄趕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劇組,繼續開工,扮演城建委唐主任。

開頭拿著喇叭喊話那一段的表演,逼真到跟真的官員一樣。

而這部電影,讓他第一次嘗到被業界和一小部分觀眾關注的滋味。

張頌文和秦昊、宋佳的對手戲。

張頌文和馬思純的對手戲。

電影上映時,周一圍和妻子朱丹紛紛在微博上發了張頌文的單人海報表示支持。

憑藉這部電影,張頌文第一次小小地火了一把。可是,這麼好的光景,昔日經紀人趙玉德看不到了。

2016年,他因病去世,張頌文為老友送了最後一程。

張頌文不常在公眾和社交平台上提起老友,只是想念趙玉德時,就會望著院子裡他最愛坐的位置上的風鈴。

憑藉《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獲得一些關注後,張頌文的生活沒有太多改變,只是戲約多了一些,收入依舊不太高(跟其他演員相比)

在接受採訪時也會坦言很想紅,因為可以多賺錢。

2020年《隱秘的角落》大爆之後,「張頌文出道多年還買不起房」成了熱搜和媒體標題的噱頭,導致他後來不得不發了一條微博特意解釋。

每天都在生活,我只能愛它

憑藉《隱秘的角落》爆紅以後,張頌文戲約不斷,很長時間都在外地工作,他就會非常想念北京郊區家裡的小院。

2009年,張頌文辭掉北京電影學院助教的工作,又因為付不起北京市區高昂的房租,搬到了郊區順義,租了個平房居住,房子有個小院,張頌文用花花草草和瓜果蔬菜,讓小院充滿生機。

張頌文家的小院,充滿了花花草草。

他種花,養植物。

喜歡欣賞各種植物葉子上的紋路。

自己種秋葵、苦瓜和葡萄,而且味道也不錯。

院子裡有一棵香椿樹,春天他就用香椿葉炒雞蛋吃。

他的小院簡直就是個小菜園,辣椒和番茄也自己種。

網友給他評論說,自己把多肉養死了,張頌文也會幽默地安慰對方。

一個人住,也不寂寞。他養過流浪的小土狗,取名為「小乖」。

大年三十回廣東過年,他也會在監控里看著小乖,心疼這個曾經沒有家的小狗。

小乖似乎在去年去世了。

張頌文前幾年還養了一隻流浪貓,取名為「胖橘子」。

胖橘子會躺在溫暖的院中椅子上睡覺。

有時候在舒適的沙發鞦韆上晃蕩。

也會偶爾賞主人一個面子,配合張頌文拍照。

直到現在成名走紅,張頌文也沒搬家,還是住在這裡。

在這裡,他和鄰居們關係很近,互相送瓜果蔬菜。

鄰居送給他的南瓜和其他蔬菜。

張頌文在外地工作時,九十多歲的鄰居奶奶會囑咐其他鄰居,給他留著樹上的新鮮李子。

張頌文周圍還有認識很多年的摩托車修理店老闆、露天市場賣菜的商販。

右邊的菜販經常會在晚上快收攤時,10元六根玉米,會多給張頌文一根。

2020年的微紀錄片《我和另一個我》,記錄了張頌文再普通不過的一天,他也去了這個菜販老朋友的攤位,和他閒聊天。

張頌文和他聊的也都是孫子多大了,誰來帶這些很日常的問題。這位菜販年輕時是個軍人,因為父親也是軍人的緣故,張頌文感覺挺親切,就愛常跟他聊天。

張頌文幾乎每天必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場,十多年來,也早就跟家附近菜市場的商販們熟得不得了。

賣花的攤位老闆有事,他也會幫著招呼客人,說起價格和養花技術,頭頭是道。

還有一對炸雞店夫婦, 在張頌文租平房住那一年就認識他了。

張頌文也常去他們店裡吃炸雞,自己在操作間晃悠起粉來,也是熟得不行。

老闆娘在電視上看到了張頌文拍的電視劇,老闆還跟張頌文吐槽過:你都能當演員啊。

除了身邊全都是在平常過日子的朋友,張頌文的家周圍環境也非常自然。家的附近就是一片樹林,他喜歡去那裡散步,光線透過樹林那一瞬間,大自然是極美的。

張頌文拍攝的照片。

家旁邊還有潮白河,張頌文空閒的時候,也偶爾去潮白河公園聽鄰居們聊天、唱歌。

在外地拍戲時,張頌文經常租房住,而不是住酒店。因為對他來說,租房住才是能真正接觸生活的方式。他還是會逛當地的菜市場或者路邊菜攤,認識各種新的朋友。

買菜時,張頌文會跟她們學到很多之前不認識的蔬菜和各種知識,還會了解她們的生活,比如菜是不是自己家種的,住的地方離菜攤遠不遠之類的

在橫店拍戲,沒事就去當地村裡閒逛,認識了曬筍乾的阿姨,張頌文又跟她學了很多關於竹筍的知識。

可以說,戲外的張頌文,是個真正在過日子的人。這對於他的表演,是一種滋養和基礎。

他曾說過,自己表演的靈感就來自見過的每一位老百姓。

曾經跟婁燁合作過四部電影,張頌文說,婁燁就是那種開拍之後不喊停的導演,台詞很短,可能十幾秒就念完了,但他不喊停,你就要繼續演,無論是半個小時,還是四十分鐘,你隨便添加什麼內容或者動作,作為演員,就是要在那段時間裡,假定性地生活。

郝蕾也分享過類似的經歷,在拍婁燁的《浮城謎事》時,鏡頭一直在秦昊和小女孩那裡,她就去了廚房做菜,過了二十多分鐘,鏡頭才給到郝蕾這邊,那時她已經做完了兩道菜。

蟄伏多年,人到中年才走紅的男演員有很多。但 很多翻紅的中年男演員後來都變得油膩了,演技變得模式化,說話也莫名其妙帶著一股爹味,讓人不適。

但張頌文沒有。

這跟他以往的生活和身上的特質有關:他是真正經歷過小人物生活的人, 正因為是小人物,他真正明白生活的艱難與困苦,見識過生活最黑暗和最殘酷的那一面,他知道如何去應對那些黑暗——那就是真正投入地去生活,去掃院子,去種花,去煮飯,去養一隻貓,正是這些幫他抵禦了生活的刺骨的寒冷,讓他強健了筋骨,沉靜了心性,成為了現在這樣一個張頌文。

他看上去熱情大方、性格溫和、忍耐退讓, 善於共實際上又韌性極強,絕不服輸,他把自己沉浸在生活里, 瓜果蔬菜、樹木花鳥,市井煙火,都是他眼中微小卻珍貴的美景。

張頌文喜歡在微博分享日常生活,有網友評論說:您真的好熱愛生活啊。

張頌文的回答是: 我每天都在生活,只能愛它。

或許在那漫長的孤寂歲月里,他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人生之路,既然每天不得不在生活里,就要勇敢地去愛,不管成與不成,都要好好生活,不如此,就無法鼓勵自己在寒冷的夜裡安靜地坐下來。

演藝圈的時運是個謎。有人一步登天,有人苦苦攀爬。中國有無數想要成名的小鎮青年,但卻只有幾個人能生存下來,張頌文曾說本以為自己要在這個行業努力30年甚至40年才能得到回報,結果只努力了20年就得到了認可,他已經非常感恩。

是啊,人生還特別長,如果我們把時間單位拉長到5年、10年甚至20年,眼前的焦慮和痛苦也只是短短一瞬。

世上本沒有路,一直往前走,就有了自己的路,張頌文說「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搖搖晃晃地走到一個位置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

可是,怎麼辦呢?你不一樣還是咬著牙活下去,而且還要把它活出自己的味道,活出自己的滋味,這大概就是生而為人,最大的意義吧。

我們大概也該如此,踏實做好手中的每件事,過好清晨睜眼後的每一天。

我們每天都在生活,要學會愛它。

推薦: 方便買||春晚明星穿搭和彩排明星路透相差有多遠?

上文: 名利場||不光演技好,楊紫瓊為何總能擁有這樣的豪華朋友圈?

推薦: 方便買||春晚明星穿搭和彩排明星路透相差有多遠?

上文: 名利場||不光演技好,楊紫瓊為何總能擁有這樣的豪華朋友圈?

作者:水鴨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a90f70f308e7cec8c542c9135ce1fba.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