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和婆婆同住,2歲寶寶晚上起夜4次,感慨:二胎最好隔3.5歲

2022-05-01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Papi醬和婆婆同住,2歲寶寶晚上起夜4次,感慨:二胎最好隔3.5歲

2020年3月4日,Papi醬產下一子,如今孩子已經2歲了。

作為新時代「獨立女性」的代表,Papi醬的婚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和愛人「老胡」在一起10年之久,結婚時沒有酒席,沒有婚禮,更沒有蜜月旅行,甚至連婆婆家都沒有去過。

在孩子出生前,每年過年,小兩口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直到寶寶出生以後,婆婆來到北京帶娃,婆媳倆才達成第一次「會晤」。

不過對Papi醬而言,即便與婆婆同住一個屋檐下,婆媳關係也並非什麼難題,與之相比,如何把寶寶帶好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兒子2歲晚上仍起夜4次,Papi醬:當媽最累

生完寶寶後,Papi醬曾一度感慨:「考研、讀研、拍視頻、熬夜、出差,啥都不如當媽累,當媽最累!」

確實,比起生娃的一時疼痛,養娃才是真的「痛苦」。

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Papi醬提到自家有一個「高需求寶寶」:

從剛出生開始,寶寶的睡眠就很少,需要抱著他溜達好一會才能睡著;

別人家的孩子,一次性可以喝200毫升奶,自家娃已經2歲了,體重不達標,每次喝奶只喝幾口;

朋友家的孩子9個月就能睡整覺,從晚上9點睡到第2天7點,自家娃2歲了,晚上還要起夜4次。

類似的體驗,相信不少寶媽都能夠感同身受,而且由於職業的關係,Papi醬睡眠質量本來就很差,照顧寶寶如此之大的「工作強度」,更是令Papi醬身心俱疲,每天晚上都很難睡著,第二天也是頭痛欲裂。

養娃太難,理想二胎年齡差是3.5歲?

或許正是因為過於勞累的「養娃體驗」,當被問及是否有二胎計劃時,Papi醬直言「想要生二胎的父母,基本都是有一個非常天使的寶寶」,而她自己還沒有明確打算。

不過對於生二胎的間隔時間,Papi醬曾專門翻閱書籍,認為理想的二胎年齡差為3.5歲。

之所以會得出如此精確的結論,她有兩點依據:

首先,寶寶在3歲時,已經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對於父母不再那麼依賴,對弟弟妹妹也不會太排斥,接受程度比較高。

其次,寶寶2歲時有個概念叫「Terrible Two」,直譯過來意思就是「可怕的兩歲」,寶寶此時會經歷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所有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稍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同時帶兩個孩子太過勞累。

雖然Papi醬這種說法確有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每個人的看法也不同。

比如在同一檔節目上,毛不易就認為應該「密集地生,密集地養」,畢竟帶一個娃、兩個娃都是累,乾脆累就累那幾年,到時候一起「解放」。

所以我們在決定什麼時候要二胎時,最好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理想的二胎年齡差可能並不固定。

間隔多久要二胎更合適?沒有固定的答案

如果家裡有人幫忙帶娃,寶媽的身體素質也不錯,其實按照毛不易的這種觀念,做到「密集地生,密集地養」不無不可。

或許此時兩個寶寶的衝突和競爭比較激烈,可能寶媽剛抱起一個娃,另一個就開始「吃醋」,但幾乎能在同一時間將孩子帶大,老大和老二的認知水平接近,喜歡的事物也基本相同,更重要的是,寶媽能夠「早日解放」。

當然,生娃太頻繁對寶媽身體是種很大的考驗,而且「一拖二」絕對不會太輕鬆,大家還是要量力而行。

而按照Papi醬的這種觀念,兩個孩子間隔3歲左右,雖然老大更容易接受弟弟妹妹,但不代表寶媽能夠徹底忽略其存在,老大一樣需要得到家長的關注。

而且剛把老大「拉扯大」,又要陷入照顧老二的泥淖中,戰線會進一步被「拉長」,也需要家長付出比較大的精力。

另外有些寶媽可能還會擔心,如果二胎年齡差太多,比如7、8歲,以至於更多,孩子們是不是很難相處太融洽。

雖然這種情況確實時有發生,但關鍵還是在家長的引導,只要能使老大接受弟弟妹妹的存在,孩子們的關係往往不會太差,而且不必每天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我們帶娃時能輕鬆不少。

結語:

每個人的情況多有不同,我們在糾結二胎年齡差問題時,應該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

就像Papi醬一樣,如果自家娃是個「高需求寶寶」,要二胎的時間最好「拖一拖」,反之如果自信有能力同時把兩個娃一起帶大,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密集地生,密集地養」也不算錯,關鍵還是看自己。

今日話題:你覺得二胎間隔時間多少合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a8ce3bc317278213b3bf7fa71de22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