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是怎麼引起的?這5個原因看一看

2020-01-10     家庭醫生在線網

很多年輕人因為心源性猝死而死亡,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以及先天性疾病等,心源性猝死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1、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是因為風濕熱活動,累積到心臟瓣膜所引起的心臟病變。常見的表現有活動之後胸口悶痛、氣促,呼吸變得異常困難,端坐的時候才能呼吸,夜間不能平躺。輕微活動或過度勞累後可出現持續性咳嗽,痰液中帶有血絲。

2、肺源性心臟病

當肺動脈血管發生病變或支氣管、肺組織異常時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引起肺源性心臟病,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的。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3、冠心病

大部分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患者。正常情況下動脈內膜光滑,但因為只是代謝發生異常,可讓血液中的脂質在動脈內膜上沉著,動脈內膜上會出現類似於粥樣脂質物質,形成白色斑塊,這就是所謂的動脈粥樣硬化。當斑塊增多時可引起動脈腔狹窄,讓血液流通受到阻礙,心臟缺血,從而導致心絞痛,甚至誘發猝死。

4、心肌炎

心肌炎是因為各種病因所導致的心肌肌層發生局限性或者瀰漫性炎性病變。炎性病變會累積到心肌間質、心內膜或者血管。引起心肌炎的主要因素是受到了各種感染和自身免疫系統發生異常等。心肌炎容易誘發心源性猝死,主要表現有胸口悶痛,全身無力,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肌肉和關節疼痛,尿液減少,心前區有隱痛感以及頭痛頭暈。

5、其他因素

當精神受到外界刺激,過度勞累,做了劇烈運動,過度用力排便,吃得過飽或者大量喝酒以及持續性發熱,電解質發生紊亂,受到輕度損傷以及輸液速度過快時可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絞痛。當出現明顯心肌缺血時會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發生猝死。

溫馨提示

平時要多注意休息,避免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保證有充足睡眠。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大便乾結,切不可過度用力排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a7glm8BxtCz63RLnZ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