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日本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中國媽媽忍不了,這就是差距

2019-12-11     小萱媽媽育兒經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家庭教育的本身就是各有千秋,因為先不說不同國家的差異,就但說中國家庭與家庭之間的教育方式就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孩子們最終的歸途也都大致相同,要麼考名校要麼過普通熱門的生活。

但是現在好的教育越來越少了,層出不窮孩子變成問題少年的新聞,一直在警示著我們作為家長的不合格,但是只要事情不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幾乎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的時候會感慨一下,但僅限於感慨。

日本是一個對教育對孩子非常認真負責的國家,他們有很嚴謹的體系,和非常自律和理智的家長,在日本一直謹記於心的家訓是《德川家訓》大致內容:

人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是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心生慾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時;心懷寬容,則能無事長久;視怒如敵;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責任不如責己;不及勝於過之。

3條日本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中國媽媽忍不了,這就是差距

1. 不在孩子用餐時催促

一個孩子是否穩重,真的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很多人會說穩重不是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變得嗎?那你可就想錯了,這個是要從根源說起,很多中國家長會做的事情,孩子要是起床晚了。

或者是做什麼事情磨蹭了,尤其是吃飯,家長一定會催個沒完,就好像身邊有個催命鬼,這個時候還在立刻就會沒胃口,然後上學以後就會很容易餓,分身導致上課精神不集中。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日本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任何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你可以禮貌地發出請求,比如你需要幫忙之類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有禮貌,並且人家幫不幫你取決於人家。

不能因為別人不幫你就生氣,耍脾氣,並要求家長在家裡也要這樣要求,這一點在中國無法實現,中國家長都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裡,什麼事情都幫忙做到最好。

3. 定期會去養老院做義工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在日本也是講究尊老愛幼的,尤其是尊老這一說,所以日本的幼兒園會要求孩子沒定期的帶孩子去養老院做義工,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不然學校會拒絕接受你的孩子,最起碼的愛心和尊重都沒有,這樣的孩子教不出來,在中國要是這樣做,那多半家長會抗議。

為什麼一定要上幼兒園?

首先,孩子的啟蒙是關鍵,雖說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家長,這一點也毋庸置疑,但是家長只能做到帶動孩生活中的小細節,一些真正的涵養教養或者是只是,是要在幼兒園學習的。

其次,幼兒園就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因為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能鍛鍊孩子的交流能力,和膽量,接觸不同性格的小朋友,就相當於多了解一個性格,這一點是每天在家裡接觸不到的,並且人際交往或者是禮貌都是在彼此交涉中學習。

最後,幼兒園看似是一個只吃喝玩樂的地方,其實他鍛鍊孩子的性格,意志,獨立因為幼兒園雖然只是待一段時間,但是這段時間沒有父母陪伴,沒有家人帶動,全靠自己,不管過得怎麼樣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小萱媽媽暖心寄語:

在這裡採用梁啟超曾說過的一段話:「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你們能做到對孩子這樣嗎?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小萱媽媽育兒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XuR-24BMH2_cNUgKg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