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穿越!

2019-10-02     京彩台灣

1949年10月1日

毛澤東主席

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

新中國的成立

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資料圖為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城的情景。

歷史航程一往無前

時代大潮奔流不息

70年彈指一揮間

驀然回望

總會震撼於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資料圖為1949年,天安門廣場剛回到人民懷抱不久,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坑窪不平,不堪入目,野草高得過膝,還有屎尿污物。廣大群眾和學生為了準備開國大典,開始清理廣場。

70年前

故宮、北海、頤和園

是封建沒落的象徵

1959年的天安門廣場。國慶十周年前夕,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北京站、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等著名工程紛紛告竣,長安街更添氣派。

1959年的西長安街。

70年後

如今的北京

值得大書特書的豈止是這些?

壯闊的天安門廣場

巍峨高大的博物館、體育場

規模巨大的飛機場和火車站

還有那些秀麗的大學院校

資料圖為1961年的北京工人體育場。1959年8月31日,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的、規模巨大的綜合性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場建成。

1958年,北京南站開始使用;經過重建,2008年8月1日新南站啟用。

資料圖為火車經過東便門角樓 。

1959年4月先進工人在清華大學學習;2018年4月清華大學掛起歡迎校友返校的橫幅。

1956年9月,德國留學生和中國同學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交流;2018年9月,來自喀麥隆的留學生坐在未名湖畔欣賞美景。

資料圖為1969年的北京地鐵。很長一段時間裡,北京地鐵在全國獨此一家。

70年來當闊步在東西長安街的大道上

當驅車巡遊京城的環路

當登上景山的巔頂

當佇立在北海大橋的橋頭……

資料圖為東長安街上的北京飯店。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長安街兩側多是破舊的矮屋平房,只有天安門城樓和北京飯店兩座高大建築。

都不禁讓人感慨:

和新中國成立之初比起來

如今眼前的一切

是多麼的不同!

資料圖為王府井百貨大樓。

資料圖為王府井百貨大樓內部。

1956年9月27日,北海大橋改建工程完工。資料圖為改造中和完工後的北海大橋。北海大橋是一座九孔石券橋,橫跨在北海公園南端,仿佛一條潔白的玉帶,把北海與中南海分隔開來。

70年來

多少廢墟變成了高樓

多少荒野變成了公園

多少窄巷變成了大街

多少臭溝變成了清流……

1961年8月的天寧寺塔和2016年10月的天寧寺塔,彼時古塔下已經建起了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園。天寧寺塔是北京地區現存最高的一座遼代古塔。1992年在天寧寺塔頂發現的漢白玉石碑記載,天寧寺建塔時間為1119年,至今已有900年歷史。

如今,鳥瞰北京

肅穆灰色的胡同、四合院

和五顏六色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

歷史和現代和諧共生

一種前所未有的景色

出現在北京這軸巨大的畫卷上

資料圖為1957年地處麻線胡同的北京日報社辦公大樓前和2019年的北京日報社采編中心。

資料圖為1956年的東單體育場和2019年的東單體育場。從黑白照片里看到,當時的體育場只是土地。

1954年8月的復興門馬路和2019年3月的復興門。新中國成立後,長安街及其延長線迎來了改建高潮,1957年西單至復興門道路打通。

1958年5月的建國門外新建的四層樓房和2018年9月在建國門地區國貿三期舉辦的「我愛你中國」燈光秀。

春風化雨70年

照片記錄著首都北京的滄桑巨變

每一代人的長征

都為「老北京」書寫絢麗的一筆

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70年後的北京必將比今天

美百倍、千倍、萬萬倍!

來源 | 北京日報 作者:曾佳佳

京彩台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SpQk20BMH2_cNUgFRum.html















郝柏村去世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