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憂後樂岳陽樓:岳陽樓不僅僅是一個建築,一處名勝

2020-02-26     新銳散文


洞庭湖畔,岳陽樓巍然聳立。

登樓遠望:只見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北枕萬里長江,南望三湘四水。其雄偉的氣勢,壯闊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趨之若鶩,吟詩作賦,讚賞有加;其無限的魅力,卓越的風姿,吸引著四方遊客,頂禮膜拜,驚嘆不已!

岳陽樓,因為詩仙李白的到來,才有了今天的這個名字;因為詩聖杜甫的到來,它的名氣才越來越大;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才名揚天下的。文獻記載,岳陽樓並不叫岳陽樓,叫「閱軍樓」。始為三國吳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台,後演變為瞭望敵兵的譙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魯肅也就當之無愧地成為岳陽樓的創建者。

最早稱「巴陵城樓」為「岳陽樓」的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

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之後第四次到岳陽樓,留下了十多首詩,其中《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這是古典詩歌中第一次出現岳陽樓的名字,因為李白是大詩仙,從此,「巴陵城樓」為「岳陽樓」。

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陽樓,最後一次到岳陽前,有個過路人在岳陽樓的牆壁上留下了三個字:「一、蟲、二」。眾人不解其意。等到李白來時,人們就向他請教。李白沉思良久,道:「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對聯。『一』指水天一色;『蟲、二』便是風月無邊」。人們嘆服,並請李白留下墨寶。李白欣然命筆,寫下「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八個大字。如今,這副對聯刻成雕屏,懸掛在岳陽樓三樓主門。

聆聽先人們登樓遠眺的傳奇故事,觸摸古典建築蘊含的靈魂物語。

岳陽樓滿樓都是詩,唐代有名的詩人絕大多數都到過岳陽樓,杜甫、張九齡、孟浩然、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這不僅是巧合,自屈原以來,歷代遭貶的官員,倒霉的詩人幾乎都來這裡登樓賦詩,泛舟吟詠,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嘆人生的艱難,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章。其中尤以杜甫為最了。

唐大曆三年,杜甫輾轉漂泊到岳陽,已是57歲,貧病交加,以舟為家,過著流浪的生活。在暮冬的一天,獨自登上久已聞名的岳陽樓,樓外景色令他陶醉,多難的人世令他傷懷,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是岳陽樓詩的壓卷之作,尤其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堪稱千古名句。詩聖杜甫用他的淺吟低唱,人生理想抱負的吶喊高歌,為岳陽樓奠定了不朽的傳奇。

在當年杜甫泊舟之處,修建了一座「懷甫亭」,亭上題字是朱德元帥的手筆。亭中樹一碑,陽面刻有杜甫像和他的《登岳陽樓》一詩,陰面刻有概述他生平的《懷甫亭序》。亭的正面柱上,刻有一副讓人心酸的對聯:「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詩人飄零江湖的身世,以及憂國傷時的感慨,渾然交融為一體。岳陽樓就這樣寄託著沉痛的憂思,給人以永久的懷念。

岳陽樓真正名聞天下,是在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之後的事了。

慶曆六年春,滕子京決定重修岳陽樓。希望超過唐代,奪天下所有名樓的魁首。幾個月後,一座純木結構的樓閣終於落成。滕子京深知名勝之所以歷經風雨、戰亂而不廢祀的原因,主要在於有名人記述。岳陽樓雖自唐代以來詩賦吟詠極多,卻「率無文字稱記」。因此,岳陽樓就好像一個人只有肢體,而沒有精神,沒有思想,難以留傳久遠。於是,他給好友范仲淹寫了一封《求記書》。范仲淹接到了滕子京千里迢迢送來的《求記書》和《洞庭晚秋圖》及歷代名人詠嘆岳陽樓、洞庭湖的詩賦聯。他仔細研讀,思緒萬千,欣然命筆,寫下了冠絕古今的《岳陽樓記》。

歷代文人雅士就因為這篇雄文,才不遠千里來到岳陽樓。

在岳陽樓的一樓正廳懸掛著一副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憂樂」二字就來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而恰恰就是這兩句極其深刻地表達出了范仲淹的家國情懷。岳陽樓上幾乎所有的詩賦聯都與「先憂後樂」的情懷有關,整個岳陽樓都被這種「先憂後樂」的情懷所籠罩著,所充盈著,所感染著。正是由於《岳陽樓記》進一步擴大了岳陽樓的影響,岳陽樓才成了「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記》以樓傳,樓以《記》名。

歷史悠悠,歲月蒼蒼。

岳陽樓經過1700多年的風雨洗滌,更加煥發出迷人的風采。

那裝潢精美的窗欞、憑欄、匾額,無不顯示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那大氣磅礴的詩文,無不閃耀著中國悠久文化的靈光;那雄健遒勁的書法,無不昭示著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集古建築、詩文、書法、繪畫於一體,無愧於建築史上的絕品,濃濃的文化內涵,更令我無限景仰和崇敬。

憑欄遠眺:洞庭與長江,真的胸襟開闊,心曠神怡,人世間的一切繁雜信念,此時此刻統統消失殆盡,有的則是一種景色,一種情懷。「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的佳境,令我陶醉,令我欣然,而「寵辱皆忘」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真正含義,只有站在岳陽樓上,才能徹底悟到,而「先下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只有站在岳陽樓上,才能愈結愈重,才能悟到作者當年說出這兩句千古生輝、鼓舞人心的名句的深刻內涵。

岳陽樓不僅僅是一個建築,一處名勝了,而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更是文化的一種象徵了。「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樓值得一看。

心為所感,寫成七律四首:

晴空麗日上名樓,遠眺憑欄滾滾流。

一色水天收眼底,無邊風月映心頭。

每思杜甫添愁苦,常羨希文分樂憂。

情系長江詩萬卷,排雲雁陣寫春秋。


岳陽仙立岳陽樓,歷盡滄桑歲月稠。

屯戍賦詩歌世事,興修題記載情由。

文人云聚文章在,墨客咸來墨寶留。

最是范公抒妙韻,先憂後樂感神州。


重上名樓瑞氣揚,無邊風月泛湖光。

洞庭八百飄霓彩,衡岳千疊鋪錦章。

勝景丹霞輝九域,奇觀雲夢耀一方。

欣逢盛世曈曈日,後樂先憂國運昌。


放歌登上岳陽樓,激賞憑欄一望收。

風月無邊堪養目,江濤萬里可乘舟。

心牽社稷范公喜,情系蒼生詩聖愁。

效法英賢胸臆闊,傳承龍脈樂先憂。


作者簡介:李鳳志,網名走遍天下,博客名布衣鳳志,筆名春風、夏雨、秋月、冬雪等,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讀書寫書,詩文詞賦。付梓22本,稱意廖廖。厭惡官場,喜歡鄉野。天命之年,辭官返璞。走遍天下,雲遊四海。堂堂正正為人,踏踏實實做事,飄飄逸逸旅遊,自自在在著書,瀟瀟洒灑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OcIg3AB3uTiws8KA4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