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世界一流港口經濟貿易區」

2019-07-31     寧波日報

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海上新城」

黨員公益集市

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記者 馮瑄 通訊員 陳婷 劉勇

26年,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大榭書寫了一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強到精的發展傳奇。

「這部傳奇的創造離不開一代代不忘初心、敢為人先、攻堅破難的大榭開發開放建設者;離不開實事求是,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的『畝均論英雄』改革;離不開科技引領,堅持綠色發展,不斷推進的產業循環化改造;離不開『開發為民』『共建共享』理念的堅守。」大榭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1993年10月寧波大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26年間,從大榭鄉到國家級開發區,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海島,一躍成為一座產業領先、經濟突出、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海上新城」。以4.7萬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大榭人均GDP達到70.9萬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如今,「大榭號」巨輪正乘風破浪,積極主動融入全市「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全面實施新時期「五新發展計劃」,深入打造殷實富強新城、綠色產業新城、現代商貿新城、海港風情新城、文明和美新城,為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特別是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

「高產田」上崛起臨港產業集聚區

今年5月12日,隨著一頂700多噸重、全國單體最大的「鐵帽子」順利安裝到位,省市兩級重點項目——華泰盛富低溫儲罐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未來這個總投資51億元的項目將填補華東地區高端市場的空白。

石化產業是大榭的主導產業,目前工業產值已超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2%。近年來,大榭先後匯聚了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萬華化學、東華能源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石化企業。建成中海油大榭石化產業園、萬華循環經濟工業園和東華能源輕烴材料園三大百億級產業園,「油品全產業鏈、聚氨酯全產業鏈、輕烴全產業鏈」三大石化產業鏈初具規模,形成了臨港產業帶上的三大集聚區。

一個超過40%的土地為山地,剔除生活用地外,產業用地僅10平方公里,企業越聚越多,如何打造「高產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一道自開發建設以來就擺在大榭面前的重大難題和重要課題。

「我們要向每一寸土地要效益,向每畝土地要最大產出。」大榭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破難挖潛,大榭堅持「以畝均論英雄」,走出了一條集約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不斷提高產業用地的承載力、利用率,合力解決大榭石化、萬華寧波、東華能源、華泰盛富等幾家大型企業600億元投資項目的土地高效布局分配問題;嚴格大項目源頭准入管控,目前大榭新上重大項目投資額均在20億元以上……

通過努力,大榭以半個鄉鎮區域面積,形成了一個全國百強縣前50位的經濟體量。去年,大榭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進出口總額分別突破300億元、600億元、300億元大關。

「高產田」上,一批批優質項目持續落地生根,並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去年公布的全市納稅百強企業中,大榭有7家,其中3家企業強勢入圍10強,分列第4位、第5位、第8位,這7家企業占榜單企業全部稅收貢獻的9.7%,占大榭開發區財政收入的64.8%。

「高產田」上,一批批世界級「單項冠軍」的加快集聚,是大榭超常規發力,加快科技創新的有力佐證。

以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培育為核心,去年大榭特色化工新材料研發費用超過8億元。今年上半年實施11個重點技改項目,平均新產品產值率提高了4.38%,生產效率提高了15%,成本降低了4.75%。總投資5億元的萬華化學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去年8月已破土動工,明年將建成投產,未來將打破國際壟斷並引領全市石化產業邁入高精尖的新航道。

持續散發的「黃金效益」中,現代服務業功不可沒。

這是與臨港產業「雙輪」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主力軍,大榭已累計引進能源貿易類平台和企業839家,今年上半年實現大宗商品限上商品銷售額1018.6億元,招商引貿稅收貢獻占據全區半壁江山,以油品、液化氣、煤炭、化工品等大宗商品貿易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已基本形成。

在此基礎上,大榭加快開發最大附屬島嶼穿鼻島,全力建設以油氣資源為主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能源貿易島,努力打造大宗能源交易的「大榭指數」。

「綠底色」中讓青山金山共贏

「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我們將著眼點放在了加快綠色發展上。」大榭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開發建設以來,大榭堅持「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探索深化以循環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現已建成覆蓋全區的集中供熱管網,集中供熱率達到了98%以上。

「上下游吃干榨盡、資源循環化利用」的綠色循環經濟早已成為大榭產業發展的一張「金名片」。圍繞大榭石化、萬華寧波、東華能源三大核心臨港石化產業簇群,大榭以物料的互供互通、循環利用、高效利用為著力點,全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初步形成以大榭石化、萬華寧波、東華能源為核心的多條綠色循環產業鏈。

其中,MDI循環產業鏈以萬華寧波120萬噸/年MDI生產裝置為核心,韓華化學、林德氣體等十家企業入駐,企業間建立了完善的「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上下游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重點打造,萬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在區內10餘家大型龍頭企業已建成較為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基礎上,大榭進一步推動石化產業從「重質化」向「輕烴化」轉變,確定5年內投資超600億元對現有項目進行技術改造、提檔升級、循環配套,重點發展綠色石化和化工新材料產業。

目前,大榭石化、東華能源以及華泰盛富等新項目已開工建設,萬華寧波整合利用倉庫、辦公用房等土地,為尖端高分子特色化工新材料項目「挪位置、騰空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榭環境綜合整治的步伐早於省、市要求,已從2015年7月起先期開展了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整個海島市容秩序、環境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前一年通過省級驗收。

近年來,大榭累計投入數十億元,治水、治氣、治土,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大力推進綠色和美生態島和海港風情新城建設。目前,大榭全島森林覆蓋率已達40%,綠地覆蓋率達33%,PM2.5監測濃度常年保持全市最優水平,區域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0.5%,連續7年居寧波市最前列,主要環境指標持續優於全市乃至全省總體水平。今年上半年已超額完成年度「三改一拆」指標任務,拆違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大榭港區還被評為全國第五個、浙江省首個國際衛生港口。

「民為先」里提升小島幸福感

開發為民,是大榭開發建設的核心理念。

大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改善民生。截至去年,全區財政資金投入民生項目就達272個,累計投入資金超38億元。

目前,頤養院、青少年宮(圖書館)、大榭劇院、大榭影城等社會事業硬體設施一一建成,廣場、公園、綠地、景觀帶、健身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2017年大榭影城的投用更是讓群眾在文化資源上實現了與核心城區的同頻共享。

隨著開發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榭公共運輸取得長足進步。2013年9月1日起實施了新一輪公交優惠政策,乘坐大榭區內公交線路刷卡只需0.1元,近乎免費乘坐;2016年3月20日,隨著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的開通,大榭同時開通了出島公交直達專線,實現了軌道交通和公交的無縫接駁。

如何讓百姓辦事更快捷?大榭全力打造能效政府,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

構建親民、開放、集中、共享的泛行政服務中心,在以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廳為核心的3分鐘至5分鐘時間的半徑內,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今年上半年共受理辦結行政審批服務事項7.8萬件,實現事項覆蓋率、提前或按時辦結率兩個100%。同時,堅持從便民利民、「就近能辦」角度出發,將一些條件成熟的民政、計生等民生事項下沉到社區,還探索實現了不動產登記等事項「出島服務」「登門辦理」,變「還得跑一次」為「一次都不跑」,全力實現90%以上事項「一次都不跑」。

因地制宜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經濟社會發展與平安建設良性互動。2004年至今,大榭島上刑事案件逐年下降,連續15年未發生命案等重特大刑事案件及公共安全事件,多年蟬聯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核優秀集體,在今年上半年平安建設考核中還取得零扣分的佳績。

堅持「共建共享」理念,大榭文化事業春潮湧動。

近年來,雙擁文藝晚會、社區文化月、元宵大巡遊、迎春長跑賽等一系列高水準的文化體育活動,已經成為海島居民爭相追逐的「文化盛宴」。其中,「社區文化月」已連續舉辦了15年,大榭銀博足球隊還勇奪全國五人制甲級聯賽冠軍。與之相應的是,一個個具有海島特色的精品文化團隊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目前,大榭全區已登記的傳統文化團隊有30餘個近1000人。

開發區還強化社會保障,今年上半年本地戶籍人員各類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7.69%、99.19%,並建立了特殊人群「大病幫困」愛心基金。

照片均由大榭開發區管委會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O59RmwB8g2yegNDau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