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15.3741千米!旅行者2越來越虛弱,2025年後或迷失星際介質中

2020-02-15     趣味探索

趣味探索訊 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生活在這個熟悉的星球中,一個熟悉的環境中,就算周圍景色再美好,就算鮮花開得更漂亮,也會有審美疲勞的時候,反而對廣闊無垠的外太空充滿了好奇,尤其是系外星際介質。可能很多人很想知道星際介質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一個點綴無數繁星的星辰大海,是一個光亮如晝的美麗空間,還是一個無數岩石四處亂飛的異樣世界。​

實際上星際介質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因為星際介質是一個被黑暗籠罩的無限空間,既看不到有亂飛岩石,也看不到近處有亮星,遠處星辰大海還是一樣遙不可及。就在這樣的星際介質中,一個人造物不停的飛行,秒速達到15.3741千米,是剛出槍膛子彈速度的十幾倍,但以外太空角度看來,這種速度並不快,這是因為空無一物外太空很難找到適合參照物。

不用我多說,估計有人已經猜到了這個人造物身份了,它就是不斷向太陽系外飛行的旅行者2號,截止到2020年2月15日,它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5個月25天,與地球直線距離達到了18509215000千米,約185.09億千米,不過現在信號越來越虛弱。距離是不是已經遠得難以想像,然而它並不是最遠人造物,因為它的同胞兄弟旅行者1號與地球距離達到了222.41億公里。

對於一個天體而言,飛多遠都沒有什麼好奇怪,因為在2017年10月,人類發現的首個星際來客奧默默(Oumuamua)現以更高速度離開太陽系,它與地球的直線距離將很快超越旅行者1號和2號。最讓世人敬畏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能與數百億千米外地球人類聯繫,將科學數據回傳,不過讓人擔憂的是,旅行者2號信號變得越來越虛弱,科學家估計或在2025年後與人類失去聯繫。

為何旅行者2號變得越來越弱?因為其電力供應越來越不足,要知道旅行者2號最後任務是飛出太陽系,所以它不能像其他飛船那樣配備太陽能板,從而獲得一勞永逸的電能,因為與太陽距離一旦超過10億公里,陽光就變得非常微弱,何況旅行者2號已經來到了一百多億公里外,太陽已經變成了一顆遙遠繁星。在這種情況下,旅行者2號裝備了三塊高科技核電池,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當然,核電池電力供應也是有期限的,每隔87.7年後電力衰減一半,按理說現在才過去40多年,電力供應保留當初的70%,但隨著元器件老化,尤其是熱電偶接頭,現在電力供應不到當初50%,在不得已情況下,旅行者2號10種科學儀器也已經關閉了5種。最可惜的是,影像科學子系統(ISS)已經徹底關閉,再也無法傳回一張真實星際介質照片。

因為電力供應本身不足,在2020年1月底,旅行者2號在執行相對較高功率任務時,透支了所有可有電力,導致觸發故障保護程序,切斷與地球通訊,科學儀器自動關閉,主機重啟。雖現在已經恢復正常,但說明一個讓人擔憂事實,旅行者2號核電力很快耗盡,2025年後就要迷失星際介質中,不過就算與人類失去聯繫,其飛行速度與飛行方向在未來數千年內不改變。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MftSnAB3uTiws8Kjt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