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總是看到一些人說公婆的「不是」,主要問題還是在婆媳矛盾上。只是這些「不是」,也未必就全是說婆婆如何過分或不好。
因為所謂不合,不好,有時也只是性格合不來,或是生活習慣不同,有代溝,溝通不順暢等問題造成的。
但是換個角度想,既然有這麼多婆婆「不夠好」,那麼肯定也有不好對付不好相處的「媳婦」,畢竟所有的婆媳矛盾,不可能都是婆婆鬧出來的。
所以說,有時候聽到媳婦說婆婆的「不是」,也得讓這個媳婦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不對的地方?自己是不是也有觀念出問題的地方?
大家彼此體諒,彼此理解,才能和諧,才能相處愉快,家庭才能穩定幸福,一味要求別人,指責別人,肯定沒辦法好好相處。
同理,這裡也就要提到對待老人的態度和想法,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對待長輩,對待各自的父母,都要有個正確的態度。
這個正確,也代表著中立,不能太極端,不能太絕對。比如說,什麼都依父母,都聽他們的,不管他們是不是對的,這樣就不行了。
即使是父母,也得分辨他們所說的所做的,所要求的是不是合理,不合理的,也不能全盤接受,那樣容易成為縱容和「愚孝」。
畢竟兒女成人後,也得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想法,有自己的人生走向,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事事依著父母,因為他們不可能完全正確。
在這個基礎之外,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比如在他們需要照顧時照顧,需要陪伴時陪伴,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他們幸福。
可惜的是,很多年輕人對父母的態度,並不是付出,而是不斷地、一味地索取,並且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父母能力有限,還會被他們嫌棄,覺得他們為什麼不是有錢人?
為什麼不給自己安排更好更優越的人生,責怪,鄙視,嫌棄,所以沒有好態度,甚至怪他們生了自己,讓自己來這人世受苦。
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可能都有過,但是不論貧窮富貴,父母生下你,只要給了你關愛,力所能及的養育,就可以感恩了,就應該獨立了。
不能說自己的人生,非要父母負責到底,事無巨細,這樣未免自私了一點。
因為父母也是凡人,他們當初生你養你,可能也只是順應人類自然繁衍後代的心理想法,他們可能也努力了,但是沒辦法讓你生下來就是富二代。
有些兒女成年了,指望著父母給置辦新房婚房,娶妻生子,生子了指望著父母給帶孩子,這一切,他們都認為是應該的。並無感恩之心,甚至沒有好態度。
可是有些父母,勞累了大半輩子,把兒女養大了,自己退休了,可以休息一下,享享清福了,結果還要繼續兒女做家務,帶孩子。
如果後輩好相處,那還好一點,有些年輕人很難相處,要求多,計較多,脾氣壞,挑剔不好伺候,父母在一起,就常常要受一些氣,看一些後輩的臉色了。
其實這狀態,就像是父母做了兒女的免費保姆,卻還得不到什麼好態度。
又或是嫌他們做的不好,做不動了的時候,趕他們回老家,不再跟他們住在一起,這樣的行為,應該也算是不孝順的一類了。
有些老人,精力體力有限,未必帶得動兒女的孩子,可是帶了一個,可能還要等著帶二胎。
要是自己兒女多,那麼帶了這個兒子的孩子,還要帶另一個兒子或女兒的孩子。稍不注意,還得落個偏心偏向的說法。
這樣的情形下,老人的壓力也很大,兒女若是不體諒,身體若再跟不上,就真的是很難清凈過晚年了。
網友小飛說,她男友有個哥哥,在外地上班,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家裡兩個小孩,全是男友媽媽在帶,帶了三年多孩子,加上給全家人做飯。
可他嫂子並沒有上班,卻天天只是在家玩手機,說是手機賺錢做生意,卻沒見她拿錢給家用。
嫂子常常對孩子說:「有什麼事就找奶奶……」大意就是餓了找奶奶,渴了睏了不舒服了,要出去玩了,都找奶奶,別找她……
男友媽媽聽了心裡也不好受,卻又不能說什麼。想著是自己的孫子,是自己兒子的孩子,不管不理也不可能,所以整個人活得還是蠻累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一鄰居,有天聽到他們家在吵架,後來得知是小兒媳罵婆婆,原因就是婆婆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結婚早,所以公婆出了些錢,也出了力幫大兒子帶孩子養孩子。過了些年,這個小兒子有了媳婦,有了孩子。
但是公公生病臥床了,公婆也沒什麼錢了,婆婆照顧公公,也沒精力幫小兒子帶孩子了。小兒媳覺得虧,所以經常逼婆婆拿「奶粉錢」。
但是小兒子能體諒父母的現狀,並不計較當初幫了他哥,所以小兒子轉過矛頭跟他老婆吵架,兩人的婚姻關係,也因為這事鬧得很不愉快。
類似的家庭瑣事,到處都是,父母和晚輩的關係,處理不好,處理不當,家裡便烏煙瘴氣。
有些老人也因此惶恐不安,怕影響兒女生活,自己又力不從心,生活和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那麼更應該退讓一步的還是晚輩,只要父母不是特別過分那種老人,就還是要讓一讓,要理解寬容體諒些。
不能事事周到伺候著他們,但也不能覺得他們為兒女做飯洗衣帶孩子是應該的,是義務,做不好,還得甩個臉色,嫌棄一番,那樣就不太好了。
畢竟老人老去後,也慢慢又接受小孩子的狀態了,是需要照顧的時候了,那麼他們還能發揮「餘熱」,就要心存感激才對。
能做多少,能做多好,就不要太多要求了。當然,你若覺得曾經的他們很過分,不想原諒,那也不能過多指責你的不是。只是應該體諒一下,人無完人,父母也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K79b24BMH2_cNUgQE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