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大,老師經常給我們講各種高考神人的故事。其中提到了高考神人張非。
據說這個人是個高考釘子戶,他確實非常聰明,14歲進了四川郵電學校,本來是個中專生。
但是在校期間也沒有認真學習,調皮搗蛋,被學校勒令退學後,又去了別的中學備考,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一向調皮搗蛋的張非居然能夠被復旦大學錄取!
進了復旦大學之後,他發覺不滿意這個學校直接退了學,第二年,又被北京大學錄取,但是由於他沉迷網絡無法自拔,之後被北京大學強行退學又參加了幾次高考。
第三次張非又考入了北京大學,還是因為沉迷網絡的問題而被退學,第四次考入清華大學,同樣的原因,還是因為沉迷網絡荒廢學業而被退學。第五次,張非作為南充的高考狀元又踏入了清華大學的大門,沉迷網絡,被退學。
經過這幾次在各個高校中間徘徊,北京大學已經對他下了「禁令」,不願意錄取他,而清華倒是願意接納,不得不說,高考幾次都能夠成功跌入高等學府的懷抱,足以可見此人還是很聰明的,普通人是沒有他那麼幸運。
那麼,智商那麼高的張非,究竟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退學呢?
很多人對於高考存在著畏懼的心理,主要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在包學習app上,有很多學霸在這裡分享經驗,還有適合高中學生看的涉及到心理、學習和交流的文章。在包學習,排解你的壓力,同時提升你的成績。
我們分析了一下,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男孩子的心智問題。
一般來說,男孩子的心理年齡都要比女孩子要低一些,沒有女孩子心思成熟穩重,雖然張非智商突出,可是通過一些可視的問題,比如不能嚴格的控制自己,經常忍不住上網這些問題還是突出了他情商低的特點。
有好幾次是因為沉迷網絡,荒廢學業,未修成學分而被北大直接退學,這也足以看出張非的自制能力非常的差,而且還是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
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來自家庭,家庭對他青春期時候的放任不管,可能也是造成張非心理年齡幼稚的一部分客觀原因,還有學校對張非這種「問題學生」的處理方式,也是有部分緣由在裡面。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對培養一個人的性格有多麼重要。
二,缺乏人生目標。張非在高考中的表現是特別優異的,他能每年都能把握住高考的題型,一眼就能看出來題目的意圖。
有多少人擠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究竟有什麼辦法能夠獲得高分,然而張非這樣輕輕鬆鬆地一下,就能獲得清華北大的青睞,這是什麼令人羨慕的。
但是他到了大學以後,缺乏人生目標,沒有定性,所以才導致他整日沉迷網絡,就連考研,也是慌慌張張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如果他能夠專心與一件事,我相信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定能給社會做出不小的貢獻。
三,一個人擁有超高的智商
這些能解決理論上的知識,可是在生活中,生活卻一片迷茫,高考是有明確目標的,每個參加高考的人的夢想是能夠有一個好的大學,可是上了大學以後,你的人生就需要自己來規劃。
雖然張非在26歲的時候也是考上了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研究生,也改了名字,最後淡出了高考界的神話。
可是在他之前荒廢的人生那幾年該怎麼算?所以人生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能夠為之奮鬥一輩子,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