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歡迎關注若有所思CS,一路分享旅途點滴。
「夜郎自大」的典故,家喻戶曉。
但也許你不知道,在貴州貴陽,有一個夜郎谷。令人感嘆的是,這裡是一個80歲的老人,借款300多萬,用了22年去打造的。
這是怎樣的執著!聽聞這個故事,貴州旅行的最後一日,我專程去了一次。
夜郎谷全景
在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出現的夜郎古國,與古樓蘭國、古且蘭國齊名,一時盛世,名揚天下。
穿越歷史神秘的隧道,夜郎文化至今魅力無窮。這個夜郎谷,融匯了一個現代人對古夜郎的全部想像。
那日是個雨後,夜郎谷更加顯得神秘莫測。夜郎谷和青岩古鎮是一個方向的,從我住的貴陽花果園去花溪夜郎谷,大約26公里、半個小時多車程。
提起夜郎谷,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宋培倫。
生於1940年的宋培倫,已經80歲高齡。他是貴州湄潭縣人,曾經是個大學老師,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人稱「旅美藝術家」、「漫畫大師」。
1997年,宋培倫放棄了各種讓自己衣食無憂的身份,在貴陽花溪區的這個山谷,著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夜郎國」。
當時已年逾花甲的他,借款300多萬,花費了生命中的22年。
在世俗的眼光里,藝術家的執著可能被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他的家人。但是沒有他,就沒有我們此刻看到的,這神秘的夜郎谷。
英國BBC曾經報道過宋培倫的事跡,國內外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如今這裡成為貴陽的一個景區。
以前夜郎谷是收門票的,但也僅收20元。這20元的門票,都不能滿足夜郎谷的日常維護。
我去的那天,大概因為這疫情的緣故,售票處沒有人,直接可以進入。
走進夜郎谷的那一刻,仿佛便離開了塵世,進入一個神秘的世界。各種各樣造型的雕塑,有的是用石塊壘起,有的是用陶瓷碎片堆疊。
這裡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放眼望去,一片綠意。
雖然夜郎谷占地20萬平方米,用1-2小時也能把主要的那片河谷逛完。但倘若你用藝術的眼光細細琢磨這些雕塑,大概最少需要半天的時間。
如今已經80歲的宋培倫老先生,生活在這裡,做更多的藝術創作。如果你去夜郎谷,也有可能偶遇他。
人群里你會一眼就見到他,那是一頭長髮的男子。
在夜郎谷,有一些畫家的工作室也在這裡,貴州師大美院的實踐基地也在這裡。
經過一小片廣場,來到河谷,這裡便是夜郎谷的主要景觀。
很可愛的是,這裡的石頭雕塑,曾是呲牙裂嘴的。但是如今被戴上了各種顏色的口罩,顯得呆萌起來。
河水碧綠,倒映著那些神秘的雕塑。還遇見一個穿著牛魔王服裝的男子,讓我覺得我是不是闖入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時空。
那天的夜郎谷,遊客甚少,稀稀落落的隱藏在雕塑之間。這裡,靜的只有溪水的聲音,和自己的呼吸聲。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
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夜郎自大的傳說,你還記得嗎?這世界上,真的有過夜郎國嗎?看著那些猙獰的不知是人是獸的石頭雕塑,走路也是戰戰兢兢的。
獨自穿過一個黑漆漆的山洞,到達另一個空間,如迷宮一般。
心想著:還好這些彩色的口罩營造的喜感,倘若沒有這些口罩,也許那晚會做噩夢的吧。
石頭雕塑的背後,這畫面似曾相識,想起了吳哥窟某個類似的場景。
峽谷幽長,好似被巨人撕開的一道裂口。
河谷對面的斗篷山,相傳曾是夜郎王后繼金竹司的住所,山頂上至今仍保留著古夜郎屯堡的遺址。
據史料記載:斗篷山就是古夜郎國道府夜郎邑的轄地,夜郎王后裔金築府所在地。
這一切的傳說,讓這裡更加顯得神秘,一個人走在其間,心中恍惚。
離開河谷,慢慢走到了林區。這鬱鬱蔥蔥,所有的畫面,像是蒙上了一層綠色的蒙板。空氣濕潤,一隻驚鳥一躍而起,讓這裡更添神秘。
這建了20多年的夜郎谷,據說也只是建了一半。宋老先生說:還有一半就留給後人,留給歷史,留個懸念。
是怎樣的一種執念,來完成這些普通人完全看不懂的雕塑藝術。我很想去跟他聊聊,但又覺得他的時間寶貴,不能去打擾。
自拍了幾張,留下我在這裡的樣子。那日的貴陽,溫度只有20度左右,穿著長袖並不覺得熱。
在夜郎谷走走停停,這是並不需要趕時間的旅行。
一抬頭,這木雕猙獰,嚇了我一跳。宋老先生創造了它們,它們便像這裡的主人一般,看著弱小的我們。
為自己心中的一個執念,堅持了20多年去完成。不為名利,不為所有,只為了心中的那個夢想。我們這個時代,太缺這樣有個性的人了。
你的夢想又是什麼?你有沒有為了你的夢想,執著過,放棄過?
80歲,在世俗之人的眼中,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而這世界上,就是有這樣一些人,活出了自己。
不追逐經濟利益,只想為浮躁的現代社會,保留一件自然與文化融合的藝術作品,這就是夜郎谷。
離開夜郎谷的時候,最後看一眼門口的那些石頭雕塑,它們仿佛每一個都在無聲的呼喊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