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幸運兒,明明不想當總統,卻成為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

2020-10-07     王春秋史

原標題:一個幸運兒,明明不想當總統,卻成為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

我們常常會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什麼都要靠自己去爭取。但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完美詮釋了凡事有例外,他不僅被天下掉下的餡餅砸中,還被接二連三掉下的餡餅砸中。

這個幸運兒,明明不想當總統,卻成為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換做一般人,恐怕想都不敢想。到底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幸運兒,黎元洪。

黎元洪「頭角崢嶸,具厚德載福之像」,就是說他長得肥頭大耳,卻又慈眉善目,頗有福相,坐在那裡就像是一尊菩薩,因此有個外號叫做「黎菩薩」。黎元洪當初是武昌二十一混成協的統領,他對手下比較寬厚,所以在軍中還算有威望。

由於武昌起義提前暴露,起義領導人死的死,逃的逃,最後成功了,卻沒有合適的領導人,於是起義軍就想起了黎元洪。當他們找到黎元洪的時候,後者嚇得鑽到了床底下(一說躲在帳子後面),起義軍用槍威脅他出來,黎元洪心想:這下玩完了。

誰知劇情來了個大反轉,起義軍不僅沒殺他,還請他當革命黨的領袖,湖北都督,這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嗎!黎元洪也不傻,他想世上哪有這種好事,就算有,也輪不到他啊,況且他的確剛殺了革命黨人,他們沒理由找自己做都督,於是當即就給拒絕了,還說起義軍應該去找孫文(孫中山)來就任。

起義軍聽後很生氣,乾脆直接將寫好的安民告示拿出來,逼迫黎元洪簽字,可他說什麼都不肯簽。一時間起義軍紛紛開始辱罵他,有的說他是滿清的走狗,有的建議直接槍斃他算了。

這時一個叫李西屏的人看不下去了,便舉起槍對著黎元洪說:「我們不殺你,讓你做都督,你還不願意。再不答應,我槍斃了你!」誰知黎元洪還是不肯簽,最後李西屏直接拿起筆寫了個「黎」字,然後說:「我代簽了,看你還敢否認不成!」

就這樣,黎元洪在名義上就成為湖北都督,不過起義軍實則將他軟禁起來,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想通。黎元洪根本沒想過要做革命黨,可現實卻逼著他做。最後沒辦法,黎元洪決定放棄他之前的信仰,開始接受現實,於是主動剪了辮子,直接剃成光頭,堂堂正正當起了大都督。

武昌起義得到各地紛紛響應,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黎元洪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家領導人,為孫中山之下的「二把手」副總統。後來袁世凱又當上大總統,黎元洪仍然當選副總統。

黎元洪雖然一直是副總統,但他既不是孫中山的人,也不是袁世凱的人,甚至堅決不肯依附任何一方。當孫、袁關係越鬧越僵,黎元洪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就算再弱小,也不去投靠他們。

袁世凱一直在積極策劃,自己稱帝的事情,所有人都勸黎元洪,讓他接受現實。可黎元洪由始至終的態度都一樣,就是不支持袁世凱稱帝,甚至多次堅決表明,自己始終維護共和制度。

當然,黎元洪這樣做是無效的,他阻止不了袁世凱稱帝,但他的堅持,為他贏來了又一塊「餡餅」。袁世凱過了一把皇帝癮,最後在眾叛親離中迎來了死亡。在臨終之際,他堅持要讓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而不是自己的兒子袁克定。

於是在1916年5月7日,中華民國軍政府正式對外宣告:「中華民國大總統,領海陸軍大元帥一職,依法由副總統黎公繼位。」

就這樣,黎元洪成為民國的大總統。

而這位幸運被「餡餅」砸中幾次的人,在1928年6月3日,因腦溢血結束了他的一生,享年65歲。他的遺囑以通電方式發表,其中最後一條是:「和平統一,利國富民。」

黎元洪去世後,民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將其葬在武昌卓刀泉。後來黎元洪墳墓被毀,當正式修復的時候,連屍骨都找不到了,只能原地建造一座空墳,如今已經成為武漢當地辛亥革命的紀念勝地之一。

(參考文獻《武昌起義黎元洪之幸運》《辛亥武昌起義人物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B-UAXUBeElxlkka8W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