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李連杰31歲,拍了一部全世界動作片迷公認的經典

2019-12-26     香港電影懷舊

近期熱映的《葉問4》,為沉寂許久的功夫片帶來久違的轟動與熱度,一代宗師葉問的傳奇在這部終結篇里悄然落幕,不禁讓人想到這是否也會是功夫片的一次離別?曾幾何時曾是包括香港內地在內的觀眾共同擁躉的功夫片,在上世紀後半期誕生了無數佳作,比如在90年代初由「功夫皇帝」李連杰主演的一系列功夫電影。

90年代初的幾年裡是李連杰最輝煌的時刻,短短兩三年幾乎各路英雄豪傑都被他演了個遍:方世玉、張無忌、黃飛鴻、張三丰······李連杰眉眼間的一股英氣和渾然天成的俠者氣質,足以讓他飾演的每一個英雄好漢都深入人心。

但要說最經典的想必是1994年的《精武英雄》,豆瓣8.3的高分在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里僅次於《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甚至有人這麼評價本片,「或許全世界的動作片迷,都會認同這是李連杰最好的一部電影。」31歲的李連杰,拍了一部全世界動作片迷公認的經典,是對李小龍的致敬,也是一次超越。

《精武英雄》的製作陣容堪稱當時香港功夫片最豪華的班底:導演陳嘉上曾導演過《武狀元蘇乞兒》、《逃學威龍》、《霹靂火》等港片經典,武術指導是「八爺」袁和平,更不用說李連杰、錢小豪、秦沛、周比利、蔡少芬、中山忍一眾大腕組成的演員陣容;有趣的是,1993年另一部電影《太極張三丰》飾演一對師兄弟的李連杰和錢小豪,到了本片繼續書寫師兄弟的恩怨情仇,可以說串聯起了古今兩個時空的「英雄宇宙」。

雖然有著李小龍《精武門》中飾演的陳真珠玉在前,但李連杰版本的陳真也毫不遜色於前輩的演繹:影片一開場,陳真以一副沉穩認真、心無旁騖的好學生模樣亮相,但在黑龍會的成員揚言驅逐中國人並對陳真大打出手時,陳真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秒殺一幫烏合之眾,整個過程陳真一言未發,但瀟洒利落的拳腳和淡定從容的應對已經讓陳真的形象、性格呼之欲出。

與《霍元甲》、《葉問》、《黃飛鴻》等功夫片相似,《精武英雄》仍是關於亂世中民族英雄的故事,但影片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在表達英雄的功夫如何之高如何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也沒有讓影片流於簡單的娛樂,而是以武者之精神書寫民族之大義,通過三場逐步升級的功夫對抗漸漸明晰了影片愛國主義的主題表達。

與霍元甲之子、也是陳真的大師兄霍廷恩(錢小豪 飾)的對決是一次迫不得已的交鋒:陳真在精武門功夫的基礎上又貫通西方拳法,得到了眾多師弟的擁躉,自然也招來霍廷恩的不滿,因此有了這場一較高下的對戰。對決一開始霍廷恩便卯足力氣與師弟爭個輸贏,讓本不當回事的陳真不得不認真應對,乾淨利索的招式讓霍廷恩不得不敗下陣來,也讓他對陳真「不倫不類」的功夫有了新的認識。

1994年,李連杰31歲,拍了一部全世界動作片迷公認的經典

1994年,李連杰31歲,拍了一部全世界動作片迷公認的經典

而與日本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的對戰堪稱一場「教科書級別的功夫對決」:船越秉承著其「格鬥切忌心浮氣躁,一定要氣定神閒」的信條,與崇尚「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兩人在霍元甲墓碑前進行了一場光明正大的較量,新老兩代武者在瑟瑟寒風中你來我往,招招凌厲、精準卻並無置人於死地的陰狠招數,只是點到為止。

無關家國情仇,只關乎功夫的內外兼修,兩人之間充滿了武者之間的惺惺相惜,都在彼此身上有所借鑑汲取;船越身上體現著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對於陳真和他的師傅霍元甲,他充滿敬重,但他卻無力改變日益糟糕的戰爭局勢和日本軍國主義對真正的武士道精神的蠶食。

一次次的搏擊比武讓陳真愈發成熟,對功夫的理解也愈加通透,這讓他有足夠的底氣能在影片的終極戰場——虹口道場與周比利飾演的藤田剛一決高下,完成他最後的進擊。

藤田剛是一個典型的軍國主義者,在他眼裡,只要為了他的國家,即便成為歷史的罪人也在所不惜。他不僅是一台沒有人性的殺人機器,在實戰能力上也有著機器人般的體魄和力量,面對這樣的對手,霍廷恩也只是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這場代表著生死榮辱的終極對抗,註定還是屬於陳真和藤田的修羅場。

藤田如同一頭兇殘的野獸,暴風驟雨般的出擊與金剛不壞的軀體讓陳真幾乎難以招架,幾度被打的難以支撐;陳真隨即調整策略,誘使對方主動出擊,見招拆招,讓藤田逐漸暴露出弱點,咬著牙憑著毅力將藤田逼至絕境,一舉攻破,最終逼得藤田舉刀相向,被陳真及時發現並反殺。

這場極具寫實質感的打鬥成為整部電影動作戲的精華,在功夫片的歷史上也堪稱經典段落,拳拳到肉,以命搏命,速度與力量兼備,身為世界級拳王冠軍的周比利和全國武術冠軍出身的李連杰都不是什麼花拳繡腿,而是實打實的真功夫比拼,觀眾看得心驚膽戰,也看得酣暢淋漓,這才是功夫片才有的味道。

1994年,李連杰31歲,拍了一部全世界動作片迷公認的經典

在功夫片的世界裡也不只是男人之間的打打殺殺,就像有句話說的:鐵漢也有柔情時。每一個英雄身邊似乎也少不了一個美人相伴:黃飛鴻有貫通中西的十三姨,葉問有溫柔賢淑的張永成,在陳真的身邊,也有一個身份特殊但卻同樣痴情的女孩——陳真在日本的同學山田光子。

父親是日本教育部長,叔叔是黑龍會教頭,背景顯赫的山田光子居然和一個中國人相愛,這樣的戀情在當時的環境里無疑難得到祝福,但用情至深的光子一路追隨陳真到中國,在陳真陷入危機時施以援手,死心塌地跟著他承受一切艱辛與苦難。如果不是生於亂世,他們或許會幸福下去,但為了能夠讓陳真拋下顧慮回歸精武門,光子最終選擇默默離開,等待總有一天一切煙消雲散時,陳真回到京都找她······

正是在這種情與義、愛與恨、個人與民族等多重理智與情感的衝突里,我們才能清楚地洞悉陳真之所以成為民族英雄的原因所在,才能如此真實地呈現出錯綜複雜的亂世景象,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在風雨飄搖的時代里每一位個體的無奈、掙扎與深藏心底的家國情懷。

而關於陳真的生死,歷史流傳下來的說法既有說他死與日本人的槍下,也有說得到援助逃脫並未真正離世,或許真的像《精武英雄》的結局那樣,陳真隱姓埋名前往日寇聚集的東三省為國盡忠,成為革命洪流中抵禦外侮的一分子,默默繼續著他的英雄傳奇。(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Ao2R28BMH2_cNUgl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