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紅卡是什麼標準啊?」「還有獎勵?獎勵哪些戶啊?」一大清早,接山鎮前寨子村村委辦公室熱熱鬧鬧圍了一群人。
9月1日下午,接山鎮召開了2020年度貧困戶收益分紅安排部署會,明確今年採取「補差+差異化+獎勵」分配法對貧困戶進行分紅。按照程序,在摸排出家庭準確收入的前提下,首先利用項目收益先為穩定收入達不到4500元的所有貧困戶補足4500元,即「補差」,使所有脫貧享受政策的貧困戶都能穩定脫貧不再返貧。其次,各村對本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逐人評估,按「紅卡、黃卡、綠卡」分為三類。按照貧困戶綠卡、黃卡和紅卡三類逐漸遞增的方式進行第二次分紅,即「差異化」梯次分紅,分紅比例為1:2:3(綠卡最低標準200元/人)。第二次分紅中如出現個人分紅金額超出2000元情況,按個人2000元進行分配。最後,各村可從項目分紅村級分紅中內拿出部分資金根據實際情況對應知應會強、人居環境好、滿意度高的貧困戶進行獎勵,獎勵方案由各村自行制定,報鎮扶貧辦審核。
分類標準公開透明,雖然戶與戶之間分紅數額出現了差距,但群眾對此卻很服氣,認為困難的家庭和積極配合扶貧工作的戶就應該多分一點。
南山莊村率先完成了貧困戶分類。因腦出血喪失勞動能力的武心存也被評為紅卡;齊敏身體健康、在村裡干保潔員,被評為綠卡,兩個女兒都在校,都被評為黃卡;張秀芝獨居一人,有二級殘疾,被評為紅卡。
「他家(張秀芝家)的情況大傢伙都是知道的,看病不少花錢,他又沒法幹活掙錢。這樣發錢俺感覺很合理,沒啥不滿意的。」被評為綠卡的井維榮這樣說。
「胡克海、鄭金花、曹京存、周秀蘭戶平時配合村裡工作,積極維護家裡和村裡的環境衛生,也能認真學習扶貧政策,所以經過村裡研究,同意為這四戶各獎勵200元。」席橋村扶貧專干齊太國說。
「『補差+差異化』的分紅方式今年已經是第四年實行了。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我們今年又增加了對優秀貧困戶的獎勵。這種分配辦法不僅解決了村裡項目有收益卻難分的問題,使幫扶更精準,使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公正,而且還進一步提升了各村扶貧工作、營造出爭先脫貧致富的濃厚氛圍,激發貧困戶的脫貧動力。之前有部分群眾爭著想當貧困戶,就想多分點錢,現在按照家庭情況實行差異化分紅,條件差的多發,條件好的少發,這種現象也就減少很多了。而且一涉及到對優秀戶的獎勵,對於下一步推進扶貧工作、爭取群眾的配合有很大幫助。」接山鎮扶貧辦主任趙立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