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幾位朋友都說自己的血壓無緣無故地忽高忽低,在血壓升高的時候會出現頭痛、胸悶、臉皮蒼白或是潮紅的症狀,但是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血壓又會恢復正常,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辦呢?
華子說,血壓不會無緣無故地升高,出現血壓異高的波動,一定是某種原因所導致的問題,只是可能比較隱匿,不容易被發現。
一、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是一種不常見的腫瘤,它的典型症狀就是會引起血壓出現陣發性的升高。原因是嗜鉻細胞瘤會促使兒茶酚胺類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造成血壓異常升高。而且通常伴有頭痛、出汗、臉色發白或是變紅的症狀。
但人體內儲存的兒茶酚胺類激素是有限的,當激素耗盡之後,升高的血壓又會恢復正常。等待新的激素合成之後,血壓升高的症狀又會重複出現。需要進行腎臟、腎上腺的影像學檢查,並且結合症狀與血液分析進行確診。
二、自主神經紊亂
自主神經紊亂也是造成血壓異常波動的因素,人體的心臟、血管都受自主神經支配。當人體處於巨大精神壓力、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精神狀態下時,就容易造成自主神經調節紊亂,使血壓出現波動。
中青年高血壓以及女性更年期高血壓,常見自主神經紊亂的原因。在針對症狀進行降壓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求助於心理醫生,使用抗焦慮藥物、抗抑鬱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會收到奇效。對於更年期的女性,可能需要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才能有效緩解症狀。
三、白大衣高血壓
大約有30%的人,存在「白大衣高血壓」的情況。本來自身血壓不高,但是去醫院見到醫生之後,再測量時血壓就會升高。華子見過最嚴重的情況,是對「量血壓」這個行為緊張,就算自行測量血壓也會出現高血壓,但做了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卻是正常的。
所以建議在醫院診室測量血壓偏高的人,多進行家庭自測,或是做24小時動態血壓,可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壓」的情況。
四、冠心病心絞痛
患有冠心病的人,在出現心絞痛的時候,也會對血壓造成影響。比如在出現胸悶、胸痛的同時,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症狀。但有些老年患者心絞痛的症狀並不明顯,需要做心電圖、冠脈CT、冠脈造影等檢查進行確診。
五、運動之後的血壓升高
我們所測量的血壓,指的是經過充分休息之後的靜息血壓。因為在運動、活動之後,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的狀態,會造成血壓的升高。
建議測量血壓時,要在進餐之前,排空膀胱,不要吸煙、飲用咖啡、濃茶,經過至少10分鐘的完全休息後,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以坐姿狀態進行測量。
總結一下,如果發現了陣發性的血壓忽高忽低,通常是由某種原因引起,有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精神狀態的原因。此時不建議自行用藥,最好是及時求助於醫生進行相關的檢查以確定病因,只有在病因明確的前提下,才能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或是藥物。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