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已經工作了,也是需要媽媽幫助的寶貝啊

2022-05-22   故事會

原標題:哪怕已經工作了,也是需要媽媽幫助的寶貝啊

上海的一個小鎮這樣抗疫

新場抗疫先鋒榜(7)

「孩子王」的志願者情結

「剛工作不到一年的我,其實蠻怕跟人打交道,有點『怯』。」

「知道我早就想參加志願者工作,媽媽又『趁機』幫我爭取上崗機會。」

「這次終於找到機會為家鄉出力。」

薛書羽,24歲,共產黨員,浦東新區航城實驗小學教師,一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社區「雙報到」黨員,目前在石筍居民區參加抗疫服務。以下摘自書羽的工作日誌。

上海的這波疫情發生後,我工作的學校按照市教委統一要求,從3月上旬起進入線上教學模式。每周一、三,我分別要上3堂課。作為班主任,還要經常和班裡小朋友以及家長保持聯繫,關心他們在家裡的學習生活情況。

可能因為一直有網課,社區「雙報到」後我最初沒有接到實質性工作,不知道怎樣參與社區抗疫服務。剛工作不到一年的我,其實蠻怕跟人打交道,有點「怯」。

和媽媽一起戰疫

3月28日小區封控後,有鄰居建起了業主群,原來大家聯繫不多,突然之間開始交流各種需求,相互幫助。

群里看到有上網課的小朋友家長求助哪裡可以列印學習資料,正好我家有印表機,媽媽主動在群里提出,可以為上網課的小朋友免費列印。

記得是四月11日左右,媽媽看到群里發布第二批志願者招募令,她報了名,很快接到了通知。

媽媽知道我早就想參加志願者工作,也「趁機」幫我爭取上崗機會。講團隊唐書記答應儘量給我安排與網課教學沒有時間衝突的工作。

還沒與大家共事,已經感受到家人般溫暖,令我對即將開始的工作充滿期待。

「三人行」的堅強後盾

我提出了在線多人編輯的記錄形式,方便組員查看或一起修改填報。

遇到鎮衛生服務中心短缺、一時無法配到的藥品,我們一一上門,向居民核實更詳細情況,並嘗試幫助居民從網際網路醫院配購,或聯繫打聽最快可以從哪家醫院配到。實在找不到居民急需的藥,在區衛校工作的方書記就找同事千方百計從浦東其他醫院配到。

工作幾天下來,越來越覺得大家像家人一樣,分工不分家,遇到問題就在群里討論,一起出主意。

母女檔、互幫襯

媽媽的工作任務比我多,她是別墅A區的聯絡員,每天在小組群發布抗原或核酸檢測通知,還要參與收發抗原、分發物資,經常看到她拿著統計表忙裡忙外。有空我會主動幫她分擔些,一起統計數據列印資料上門發放物資。

我還發揮自己編輯優勢,幫助唐書記為發布的「防疫提示」做簡單的格式美化,讓居民們看得更清晰、醒目

隨著快遞消毒成為居民越來越關心的防控重點,團隊志願者們開始排班值守,我們還接受了統一的消毒防護培訓。

為了不與學校網課工作衝突,我跟同天值守的志願者商量,把白天的值班換到晚上,我還提議請居民取件時報出下單手機尾號,確保信息無誤再取走快遞。

在做好快遞消毒之餘,我正好刷手機批改作業,難得體驗了路燈下的「雲互動」。來探班的團隊楊老師悄悄拍下我批改作業的情形,比我年長很多的老師都為我點贊。

迎接曙光「倒計時」

服務至今已是第15天。

聽團隊繆書記說我們鎮已經有好幾天新發陽性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了,我知道團隊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也將越來越少,但越是這樣,眼下越是不能鬆勁,我們一起加油迎接抗疫勝利的曙光。

我們中的許多人,希望疫情過後,大家還相聚一起,為這個社區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我們還是彼此關愛的一家人。

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終會結束

加油上海

來源:浦東新區新場鎮疫情防控下沉幹部臨時黨委工作動態 (編者:唐瓊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