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一項模擬研究發現,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肥胖人群無需調整抗病毒(ARV)藥物劑量,但與非肥胖愛滋感染者比,肥胖人群的藥物暴露(體內藥物水平)和藥物谷濃度(給藥期間的最低濃度)通常更低。
該研究已於8月21日發表在《臨床傳染病》,主要作者是瑞士巴塞爾大學醫院的Mattia Berton碩士。
由於很少有肥胖愛滋感染者被納入臨床試驗,所以該研究在虛擬試驗中,用體重指數(BMI)為18.5-60 kg/m2的成人數據模擬了ARV反應,模型數據來自瑞士HIV研究隊列(SHCS),肥胖定義為BMI≥30 kg/m2。
模型預測出肥胖感染者所有抗病毒藥物暴露較低,但降低程度因藥而異。etravirine(依曲韋林)暴露量下降最多,doravirine(多拉韋林)暴露量下降最少。藥物谷濃度受影響較小,但大多數仍隨體重增加而下降。在BMI指數最高的一組中,肥胖者的dolutegravir(杜魯特韋)谷濃度比非肥胖者減少了34%。在BMI >40 kg/m2(病態肥胖)的感染者中,etravirine(依曲韋林)和rilpivirine(利匹韋林)的谷濃度低於臨床閾值,TDF的谷濃度下降了30%。
然而,這些藥代動力學數據並沒有轉化為受損的病毒學反應,SHCS的觀察數據也證實了這一結果,在SHCS中,病毒抑制率沒有因肥胖而出現差異。簡單來說,就是雖然肥胖者體內藥物水平較低,但這沒有導致病毒抑制變差。
研究作者建議對用etravirine(依曲韋林)或rilpivirine(利匹韋林)的肥胖者進行藥物監測,以確保其體內藥物水平能有效抑制HIV。他們還建議,在給病態肥胖患者開TDF暴露後預防時要仔細考慮劑量,因為藥物濃度可能在這些人中下降,影響預防效果。除了上述兩種情況,研究人員認為藥物劑量無需根據體重指數調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af1b7aa281dd21d6091e7cb34b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