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飯片我要打100星!

2022-09-02     影探

原標題:這下飯片我要打100星!

最近看了兩部恐怖片。

沒被嚇到,倒是被笑到。

一部是期待了很久的《孤兒怨:首殺》:

懂了,第三部謝娜來演吧

一部是導演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的最新作品《不》。

影片氛圍詭異,有視覺奇觀,但被一條評論笑到破防:

「塑料袋成精」。

算了算今年恐怖片也不少,但怎麼說呢,哎。

好看的恐怖片同出一家,不好看的恐怖片那真是各自爛出了花……

遙想上世紀,恐怖片那叫一個百花齊放:

最早有《德古拉》《科學怪人》這種怪物類恐怖片;

隨後,既有《羅斯瑪麗的嬰兒》《閃靈》這種驚悚類的,又有《驅魔人》《猛鬼街》《鬼玩人》等B級片系列的。

《閃靈》

再後來,《驚聲尖叫》《驚聲尖笑》兩個系列開創了校園恐怖風以及新世紀恐怖喜劇片風格。

接著,就是撐起半邊天的溫子仁宇宙了。

《電鋸驚魂》《招魂》《潛伏》……一次性讓你看夠一百萬種死法和鬧鬼的房子系列。

《招魂》

不過現在,恐怖片似乎只剩下了各種無聊的商業套路片以及沒完沒了的爛續集……

而且因為早已看透了恐怖片的各種套路,再回溯經典也感受不到那味了。

話雖如此,使勁淘一淘的話,還是能找到一些反套路/有新意/出其不意驚艷到你的恐怖谷片/恐怖喜劇的。

本期就給大家推薦一些不落俗套、不會睡著、不會嚇死人,甚至爆笑的恐怖片。

獨家珍藏,部部下飯。

「恐怖片合集」

Selected Horror movies

反套路佳作

如果你恐怖片看的足夠多,它們的套路你都能背下來:

幾個年輕男女前往深山老林/廢棄木屋/無人之地度假,遇到了鬼/怪物/殺人狂魔,最後只有最清純最保守的女孩活了下來……

是不是感覺這個套路公式每年都要看到好幾遍?

正因為被套路多了,反套路的恐怖片也因此備受觀眾喜愛。

給大家推薦三部反套路的恐怖片:

>>>>《林中小屋》

英文名:The Cabin in the Woods

上映時間:2012.4.13

評分:豆瓣7.5、IMDB 7.0

這部應當是逢人必推、每榜必寫的經典反套路恐怖片了。

哪怕到現在,《林中小屋》的構思之巧妙、情節之反轉、風格之顛覆、隱喻之黑色,都讓人高呼:小屋,你是我的神!

五個大學生去深林中的小木屋度假,發現了一個擺滿了各種神秘又古怪物件的地下室。

女主在地下室發現了一本日記,念出了其中的拉丁文咒語,引得喪屍復活,對這幫年輕人們進行屠殺。

聽起來是不是很俗套?

但是!這只是電影的第一層故事而已。

事實上,這五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一個神秘的機構引導並監管著。

他們就像一部爛恐怖片里的主演,機構里的人,就像是電影幕後的導演、編劇、工作人員等。

《林中小屋》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它擁有恐怖片所有的常見套路,但你依舊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當年這段也是全網瘋傳

尤其是結局的反轉,更是震驚我全家。

它既是一部獻給恐怖片愛好者的狂歡合集,也是一部對流水線恐怖片產業的黑色幽默諷刺之作。

不多劇透了,趕緊去看!

>>>>《吸血鬼生活》

英文名: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

上映時間:2015.2.13

評分:豆瓣7.9、IMDB 7.6

真沒想到,還有電影能把吸血鬼狼人題材拍出新花樣。

本片是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展現了一所公寓內幾名合租的吸血鬼的日常逗比生活。

這裡的吸血鬼就像人一樣,也得分工打掃衛生,也得想法子混進夜店,也得處理室友矛盾。

甚至吸血不當,一套沙發和一套衣服就報廢了。

人際關係的煩惱也有很多,比如如何告訴朋友你是吸血鬼,如何和狼人和平相處……

另外這裡的吸血鬼一點也不俊美!(雖然他們好像自認為很迷人)。

影片的導演/編劇/主演是塔伊加·維迪提(《銀河護衛隊》《雷神3》)和 傑梅奈·克萊門特。

前者是好萊塢著名的逗比導演,後者曾在《黑衣人3》里飾演反派鮑里斯。

塔伊加·維迪提和傑梅奈·克萊門特

倆人通過偽紀錄片方式打造的真實感,講述了一個荒誕搞笑的故事,格外蠢萌。

不過讓我感覺最好笑的,是這個評論:

>>>>《死路》

英文名:Dead End

上映時間:2003.3.18

評分:豆瓣7.3、IMDB 6.5

能淘到這部片子的,都不是一般人。

這是恐怖片中少有的公路片:

一家人開車走親戚,夜晚犯困還差點出車禍,於是他們決定放棄走那條走了20年的老路,轉而走一條從未走過的小路,而怪事也就此開始……

恐怖片專業戶林·沙樺(左一)

比如半夜突然出現在路中央的嬰兒車,滿臉是血抱著嬰兒的白衣女子……

循環出現並不斷把他們親人帶走的黑色轎車……

詭異的事情頻頻發生,直到最後揭露真相,你才會恍然大悟。

影片榮獲多項獎項:

2003年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歐洲奇幻電影銀獎和佩格薩斯觀眾獎、2003年亞洲奇幻電影節評委會獎最佳影片、2003年聖•塞巴斯蒂安恐怖與奇幻電影節觀眾獎最佳影片。

影片恐怖的氛圍,走不到盡頭的黑色公路都給人帶來不錯的觀影體驗。

恐怖片里最搞笑

恐怖喜劇簡直是觀眾的最愛,畢竟誰能拒絕在血肉橫飛中笑到打鳴!

而且這類電影基本上喜劇元素都大於恐怖元素,也非常適合「人菜癮大」的膽小觀眾觀看。

>>>>《雙寶斗惡魔》

英文名:Tucker & Dale vs. Evil

上映時間:2010.1.22

評分:豆瓣 7.8、IMDB 7.5

幾名大學生來到森林裡露營,在晚上來到湖邊游泳。

其中一名女生意外落水,被兩個當地漢撈了起來。

大學生們認為遇到了兇惡的殺人魔,開始慌不擇路地逃跑……

聽起來是不是像一個標準的俗套模板故事?

然而!事實是,兩名當地漢雖然長相兇惡,但心地善良。

他們救起了落水的女大學生,帶回度假屋悉心照顧。

女大學生醒來後,也明白自己誤解了他們。

問題是,其他人不知道啊!

於是一幫有被害妄想症的2B大學生,想要把人「救」回來,開始了花樣作死:

一個當地漢在鋸樹,不小心捅了馬蜂窩,嚇得他拿著鋸子就跑;

結果另一個查探的大學生以為他要過來砍自己,跑得飛快,直接撞上樹杈。

一個拿著削尖的木棍當武器衝上來,卻不小心被絆倒,自己戳上了木棍。

還有一個更絕,手拿小刀衝上去,直接一頭扎進碎木機里。

哪裡還需要殺人狂,他們自己都能把自己玩死。

說真的,看完這片真的是全身通暢,畢竟我們忍受這種傻缺大學生已經很久了!

電影爆笑程度遠超五星,對傳統類型恐怖片的各種引用和惡搞也玩得飛起,反套路程度十足。

>>>>《忌日快樂》

英文名:Happy Death Day

上映時間:2018.2.29(中國)

評分:豆瓣7.0、IMDB 6.6

這片在國內上映了,算得上出圈之作。

講得是女主在生日當晚被一個蒙面男殺害,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又回到了生日這一天。為了打破循環,她必須找到兇手。

《土撥鼠之日》的設定,但電影玩得很搞笑。

每天都重複著大逃殺的女主,上演了各種死法。

仗著所有人每次循環都不記得,一邊找兇手,一邊放飛自我。

染個頭髮、當街打架都是小兒科,裸體出行才是真硬核。

續集延續了一日循環的設定,但更偏向喜劇,引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可一看。

獵殺時刻

恐怖片里,總是那個被人保護、有炮灰擋刀、運氣賊好的聖母女主活到最後;

但明明最厲害的那個才最能活下來好吧!

不講主角光環,不講無腦劇情,當獵物變獵人,絕地反殺,才是真正的高潮時刻。

>>>>《狩獵》

英文名:The Hunt

上映時間:2020.3.13

評分:豆瓣 7.4 IMDB 6.5

少有的一部能將大逃殺題材、血腥元素、政治諷刺和現實隱喻結合的如此好的電影。

從開頭到結尾都在反轉和刺激中交替,讓你既猜不到劇情,又一路爽到底。

一群陌生人被所謂的精英選中,投放到一片空地上,他們需要拿起武器反擊,並躲避精英們的獵殺。

這群人里有兩個熟臉:艾瑪·羅伯茨和賈斯汀·哈特雷(《我們這一天》的男主)。

這配置,這互動,妥妥男女主了把?

然而開場十五分鐘後,兩人雙雙領盒飯。

「男女主」先後陣亡,想不到把!

不到半小時,一群人基本死光,只剩下我們身手了得、人狠話不多的真正女主,從下殺到上,成了最後贏家。

不過拍得不落俗套、劇情激爽還不是電影最厲害的地方。

最牛X的,還得是它對美國時政的大膽諷刺,就連特朗普都發推特非點名說「某部電影是為了煽動和引起混亂」。

>>>>《準備好了沒》

英文名: Ready or Not

上映時間:2019.8.21

評分:豆瓣6.8、IMDB 6.8

灰姑娘加入了豪門,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等到了夜晚……

你以為後面要少兒不宜了?天真。

新郎的豪門一家有個奇怪的傳統,在新婚之夜要抽一個遊戲玩。

新娘女主抽到了捉迷藏,本以為只是普通玩遊戲,沒想到這家的捉迷藏,是被捉住了要殺掉的那種。

整個電影發生在豪宅里,有些密室逃脫的意思,血漿十足。

雖然一群帶武器的人死活殺不掉一個新娘的劇情有點離譜。

這位是最大的豬對手,誤殺倆了

但看著大眼女主婚紗變戰袍實在是太帥了。

最後半劇透一下,結局炸了!

>>>>《你是下一個》

英文名:You're Next

上映時間:2013.8.23

評分:豆瓣 6.9、IMDB 6.5

如果你喜歡上一個電影,那麼你一定也喜歡這一部。

女主參加男友的家庭聚會,不料房子外竟有人伏擊他們。

相比其他只會尖叫的其他人,女主可謂是臨危不亂、沉著冷靜、智商絕佳……

總之就是,女主靠著智商、反應能力等特質,成功反殺,活到最後。

PS:如果這三部還不夠看的話,你還可以看看《貝爾科實驗》《足不出戶》《復仇戰姬》《校園大逃殺》……

我是一具屍體

繼怪物、鬼、喪屍、殺人狂魔之後,屍體也成了恐怖片里的「兇手」和「利器」。

當然,如果你比較膽小的話,可以先看看《瑞士軍刀男》過渡一下。

>>>>《無名女屍》

英文名:The Autopsy of Jane Doe

上映時間:2016.12.21

評分:豆瓣7.6 IMDB 6.8

先給沒看過的提個醒,這片恐怖指數略高,請謹慎入坑。

本片也是恐怖片中的佼佼者了,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6%。

想當初多少人被這張海報騙進來看……

電影全程基本上就是在解剖一具無名女屍。

法醫父子倆發現女屍表面沒有任何傷口,五臟六腑卻是傷痕累累,遭受過酷刑。

父子倆尋求女屍真相的過程,也是正在接近危險的過程。

作為恐怖片,《無名女屍》的畫面質感非常精美,而且沒有太多廉價的驚嚇和血漿特效。

它更像日式恐怖片那種,在一個密閉空間裡,用音效和光影來營造恐怖氛圍。

女屍從頭到尾一動不動,都能把人嚇得半死。

到最後,你都不敢直視她的雙眼!

最後只想說一句,扮演女屍的女演員,真是躺著把錢賺了。

>>>>《停屍房收藏》

英文名:The Mortuary Collection

上映時間:2020.10.15

評分:豆瓣 7.2、IMDB 6.4

一個女孩來到古老的停屍房求職,聽管理員講述停屍房那過去的故事:

衛生間的鏡子背後藏著什麼?

妙齡少男為何一夜大肚?

電梯房為何布滿鮮血?

4+1個恐怖小故事集錦,色彩濃艷,風格雜糅,奇幻荒誕,睡前觀賞最佳。

網絡新時代

要說如今的恐怖片有何發展的話,網絡類型的絕對是一大新秀。

走過了錄像帶、電視機、攝像機、手機,現在殺人真的可以順著網線爬過去哦。

畢竟時代變了,鬼怪也得與時俱進嘛。

>>>>《解除好友2:暗網》

英文名:Unfriended: Dark Web

上映時間:2018.7.20

評分:豆瓣7.9、IMDB 6

難得的續集竟然比首部評分高的恐怖片(2014年《解除好友》豆瓣評分6.6、IMDB 5.6)!

首部《解除好友》講述了因校園暴力自殺的女生化鬼回來復仇的故事。

全片都發生在女主的電腦螢幕前,靠著視頻通話和打字聊天來推動劇情。

拍法足夠新穎,就是故事不太能撐得起來。

第二部從校園來到了「暗網」上。

男主撿到了一本筆記本電腦,邀請朋友一起視頻聊天,卻發現筆記本里隱藏的黑暗秘密。

這一部的第一視角代入感更足(電腦是MAC)。

而且鬼怪相比,這種靠著網絡追蹤到家、登堂入室殺人的情節才更讓人恐懼。

畢竟如今早已是網際網路的時代……

>>>>《凈化之時》

英文名:The Cleansing Hour

上映時間:2020.4.2

評分:豆瓣6.9、IMDB 6

看完這片的第一感受是:惡魔也得開拓業務、與時俱進、緊跟潮流。

電影講的是兩個朋友開了一個直播驅魔的帳號(當然是假的),粉絲無數,帶貨一流。

但這一次直播,沒想到惡魔真的出現了。

這惡魔不僅能附身,會殺人,直播更是玩明白了,首秀就紅遍全球。

雖然電影視聽和特效有些low,但創意十足,還諷刺了網絡時代流量至上、一切皆可弄虛作假的現狀。

經典就是經典

雖然看過恐怖片千千萬,但在我心中還是有兩大系列無片超越,特此獻上。

>>>>《死神來了》

英文名:Final Destination

上映時間:2000.3.17

評分:豆瓣 7.9、IMDB 6.7

毫不誇張地說,這一系列的每一部我都看了不下五遍……

宿命論類的恐怖片,把東方這種「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的概念和西方的B級元素完美結合。

從預見了飛機失事開始,到一次次試圖擺脫死亡的命運。

和死神玩貓鼠遊戲,全程都在為角色們提心弔膽。

過於經典,劇情就不贅述了。

當然《死神來了》系列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種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死亡方式。

每次都感慨:這也能死?

而且因為死法太貼近生活,導致第一次看完以後幹什麼都小心翼翼的……

不多說了,再去刷一遍。

>>>>《心慌方》

英文名:Cube

上映時間:1997.9.9

評分:豆瓣7.9、IMDB 7.2

這一部不僅是恐怖片中的經典,驚悚片中的經典,也是密室逃脫類電影的經典之作。

精巧的機關創意、數學謎題,讓人腦細胞燒光。

並且對人性醜惡、社會階層的刻畫著實出彩,和同類型作品相比更有深度和思想。

封閉的空間,人性的掙扎,都讓人看著窒息。

第二部更注重科幻感,第三部血腥元素更重,略差一籌。

不過總體來說,這一系列的設定和創意都十分驚艷。

據說這一系列還是《電鋸驚魂》的靈感來源。

好了,篇幅有限,先給大家推薦到這。

大家有什麼想推的恐怖片,也歡迎來積極留言!

有任何想看的專題,也可評論區call我,馬上安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686f0d76198c672aac114440afe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