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之聲」有錯嗎?結合拜雅Xelento二代聊一聊

原標題:「大俗之聲」有錯嗎?結合拜雅Xelento二代聊一聊

Xelento,或者說大家更習慣它的中文名「榭蘭圖」,絕對是一個現象級的、出圈級的產品,其銷量只能用「恐怖」二字來形容,即便你不是一個HIFI發燒友,但只要是關注過3C產品的,肯定耳聞過它的大名。此外,榭蘭圖某種意義上也有點像是HIFI圈的蘋果,被各種民間DIY、秒超平型號給「吊打」,反正某魚上隨便一個小作坊出品的百元級耳機也是日常秒殺榭蘭圖。拜雅作為全世界聲學底蘊最深的品牌之一,榭蘭圖本身是很有東西的一個型號,尤其是它的單元磁路結構後來被各種模仿,並且在同聲學素質的產品里,它的體積控制和佩戴幾乎無懈可擊。

但老實說呢,我個人並不是太喜歡榭蘭圖本身的調音的,包括我也在戈聲的某次徵稿活動里寫明了它的聲音缺陷,但我非常深知它為什麼受歡迎、以及我向來都尊重主觀喜好這種東西——千金難買心頭好,你喜歡榭蘭圖,那它就是好塞子。

這次二代的升級,我對於它的升級點是完全猜不透的,因為現在市場上的產品「卷」已經是常態,而越是大廠的型號越是容易出現一個兩極分化的情況,要麼素質可能落後於時代、要麼調音可能過於發燒向or大眾向,更何況我也並不清楚在拜雅眼裡,他們對傳統發燒市場是否還有興趣和信心。而從標題大家也許能看出我對於榭蘭圖二代的定義了——我認為它是一個更加偏大眾向的聲音。

那素質呢?這顆新版的11mm尺寸TESLA.11發聲單元,官方資料中對於其硬體結構方面的提升主要針對於單元的精準度做出了很大的升級,這是通過改變製造工藝,即音圈導線端部的引出方式以及振膜和磁體子組件之間的粘合工藝來實現,從而提升了其THD表現。而這次官方其實花了不少篇幅去表達榭蘭圖二代在調音層面的改變,比如高音量下的耳壓優化、300Hz至3kHz的柔和化處理、以及更好的音域過度等。

但如果用8299元的國行定價去衡量榭蘭圖二代的聲音素質水平的話,即便是拿那些發燒友們熟悉的高性價比型號們同台競技,也絕對是在同價位第一檔的水平,包括但不限於Turii、1790TI、Eclipse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型號,更不用提上市更早的IE900了。雖然榭蘭圖二代和IE900完全是大相逕庭的風格,但是榭蘭圖二代的這顆單元真的是很有兩把刷子,它的信息量、大動態、包括動圈本身薄弱的密度部分,都超過了我對它原本的預期想像,甚至可以跨一些價位去媲美HS2K、Turii Ti、VR1等型號。

雖然我並不認為榭蘭圖二代在聲音悅耳性上比這些型號強,但實打實地去給器材分高低的話,素質依然是第一考究的項目、而這正是榭蘭圖二代的優勢。而且令我欣慰的地方在於,榭蘭圖二代的細節表現是非常自然的、具備實打實信息量的,而非單純地去拉銳度營造出來的解析力,就好比一張照片到底是「解析度」還是「高銳度」,一直也是許多發燒友可能弄混淆的問題,而榭蘭圖二代則妥妥是前者。

總體而言,榭蘭圖二代的聲音是一個偏泛流行化的調教,尤其是口味越重的、它越能體現聲音的感染力,包括但不限於歐美系的搖滾、金屬、電音、舞曲、Hiphop等,都是它妥妥的強項,而且它把榭蘭圖一代上標誌性的低頻做了升級——這是一個量感更多、更加洶湧、動態更大、甚至具備一定「落地感」的低頻。如果你是一個聽習慣了主流的那種哈曼味兒低頻的用戶,那麼榭蘭圖二代開聲時的低頻絕對是屬於致死量的那種,但我不曾在其他任何擁有如此低頻量感的耳塞上聽過榭蘭圖二代對低頻的獨到處理——它居然不具備什麼明顯的掩蔽效應,低頻的結像位置非常靠下、和人聲具備很好的剝離感,並且加上它本身非常寬闊的聲場,我居然覺得這樣的低頻聽起來是很帶感、聽的讓人想抖腿的。一直以來,不論是我們心中對於HIFI的概念、還是實際的產品表現,低頻的質感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會隨著量感的上升而劣化的,但我卻認為榭蘭圖二代的低頻是一個它的出彩項、而且完全沒有影響中高頻應有的發揮。

什麼叫掩蔽效應?就像黑黃鸝的高頻如果拿來聽獨奏其實素質和聽感都是在線的,但因為其人聲過於突出,很多時候我們在聽流行的時候會覺得它高頻的存在感很弱。但在榭蘭圖二代這裡,即便它的低頻量感幾乎是我認知中耳塞低頻的極限,卻依然能夠直觀表達出中高頻的層次感、細節、以及人聲具備一個偏大卻清晰的口型。而且我需要重點夸一下榭蘭圖二代的高頻,它確實有一定的凌厲感,但其實是鮮活的,不會像初代榭蘭圖那麼僵硬和過於直白,聲音的密度是有韌勁的那種密度,讓你感覺它的高頻具備很好的活力和清麗感,聽鋼琴或者弦樂時的聲音有一定的流暢感、但得益於非常優秀的瞬態表現和足夠好的低頻質量,它的鋼琴部分會顯得很有力、中低音區飽滿有肉感,聲音不管是在基音還是餘韻的表現上都足夠出色。

人聲的部分,榭蘭圖二代具備非常典型的「傳統動圈韻味」,其聲音的飽滿度、氣息細節的延展度、人聲的感染力,都和上一代的表現有了質的飛躍,是那種氛圍感佳、帶有一點顆粒感渲染的人聲表現。如果說上代榭蘭圖靠的是當年它在動圈行列里的高密度、以及比較直白的能量感的話,那麼榭蘭圖二代的人聲其實是聽著更有「人味兒」的表達,而且男女聲的平衡性優秀、我個人覺得它特別適合演繹一些磁性較強的歐美嗓,如果是聽港台流行的話,在高頻的部分顯得稍稍躁了一點,但這一點大家可以通過前端搭配的方式來改善。另一點非常可貴的、而且也是HIFI調音的矛盾點的地方在於,榭蘭圖二代具備非常寬大的、具備XYZ軸的立體型聲場,建立在低頻量大、人聲結像豐滿的基礎之上,屬實非常考驗廠家的調校水平。

最後再聊一聊外在方面的事兒。老實說我一直都不是太喜歡寫這個,如果是長期看我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比較傾向於通過照片來展示開箱和細節啥的、美醜什麼的你們自己評判。雖然榭蘭圖二代的視覺面積看著要比上代偏大點,但實際的佩戴感是沒有打折扣的,依然是近乎完美的、兼顧舒適度和密封性的佩戴,如果希望削減一些低頻量感的話可以嘗試一下偏小一號的套子、反之亦然。標配的兩根原線分別為4.4平衡和一根3.5的帶麥版,也是比上代有所變化的地方。

「大俗之聲」,在我這裡一直是一個不褒不貶的詞彙,而且HIFI產品有許多都做到了雅俗共賞,不論是外形、還是聲音,都有很多地方可以打磨地「看似不那麼發燒」從而討好更廣大的普通消費者,不論是部分塑形成功的二次元品牌、還是類似索尼部分產品那樣動次打次的聲音調教,其實都是音頻市場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榭蘭圖二代腳踩在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點上,論硬素質,它不辱拜雅之名,確實是同價位極其能打的動圈產品;而論風格,它偏流行的調教、量感偏大的低頻,我認為對於99%的普通人來說一定是討喜的風格、甚至把他們長久帶入HIFI的深坑,我相信新老榭蘭圖絕對也會是許多發燒友的引路之作。而畢竟我文章所服務的讀者群體是以發燒友為主,所以我在這裡還是希望把它的個性風格呈現給大家,至於它是不是你的菜,你們自行決定,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你做到種草or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