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拍劇不能只圖「爽」

2024-10-28     環球網

如今不論是大銀幕還是小螢幕手機端,專為中老年觀眾製作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少,歷史劇變成了古裝偶像劇,時代劇也把目標對準年輕觀眾,啟用大量偶像明星的同時,上一代觀眾熟悉的資深演員們,如王麗雲、楊昆、丁嘉麗,以及潘虹、何賽飛等人,都已成了婆婆、丈母娘「專業戶」。相比工作壓力大、娛樂形式更豐富的年輕人,處於退休或准退休狀態的中老年群體更需要適合自己的題材,而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短視頻平台的普及,他們也更容易接觸到門檻更低的「霸總爽劇」。

像那些作品名稱中就標明「50歲」的作品,擺明就是針對這類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商業快消品,雖然「服化道」製作粗糙、演員沒有名氣,但架不住劇情「上頭」——劇中主角不是遇見多金深情的富豪,就是自身反轉逆襲,給觀眾一種很解氣的代入感。但這些同質化的套路元素,也很容易令中老年觀眾沉迷其中,如果平台再弄成「前免費,後付費」的模式,難免就成了另一種「老年人保健品陷阱」。

隨著這類作品賽道競爭越來越激烈,製作方如想做出差異化,不同於那些針對年輕人的爽劇,在愛情和身份的戲劇衝突之外,也要挖掘中老年人社會經歷和家庭地位等其他矛盾點,這也給創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將現實中的中老年人生活搬上螢幕,拍出他們的精神狀態、合情合理的訴求,而非遠離現實的「霸道總裁愛上絕經的我」。

事實上,這些年也有不少優秀的影視劇,真正拍出了中老年人的境況。譬如2021年的20集短劇《大媽的世界》,李玲玉和穆麗燕兩位「60後」資深演員,就展現了廣場舞大媽們的退休生活,劇情中同樣也有追劇打Call、機智反詐情節,但大媽們都在積極用自己的智慧和閱歷來適應這個數字化的世界,諷刺中不乏樂觀和自省。今年由張國立、王剛和張鐵林這組「紀曉嵐鐵三角」再度合作的《老傢伙》,也展現了退休老同事們如何打造老年人社區,不乏你來我往的各種操心之事,體現的是人情世故的歷練和豁達。同樣,今年9月剛上映的《出走的決心》里,50歲的「大媽」在滿足對家庭和子女的責任後,選擇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出走,這才是真正的「爽」。

因此,不論是微短劇、短劇,還是長劇、電影,其實都可以產出角度不同、層次多樣的佳作,製作方不應一味媚俗,而應通過更接地氣的採風和打磨,推出真正適合中老年人精神和情感世界的精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123c2433969b13e443b3e72815f3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