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年獻詞丨打破與重塑,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

2024-01-01     汽車情報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有這樣一句名言: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縱觀中國古代史,有三次非常明顯的分裂和大一統的交叉出現,這三次分裂與統一之間的輪迴,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但歷史就是在這樣的輪迴中不斷地發展前行。

於過去一年表象浮華暗潮湧動的汽車行業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回望中國汽車市場過去幾十年的不同發展周期,憑藉著先發優勢、SUV聚焦戰略以及「精品車發展戰略」,奇瑞、長城、吉利、長安曾輪流成為中國品牌「領頭羊」。

當時代的風口指向新能源汽車,「臥薪嘗膽」的比亞迪一飛沖天,成為新晉霸主。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趨向消費電子化,汽車行業正在從製造屬性過渡到消費屬性+科技屬性,華為、小米、魅族等科技巨頭來勢洶洶。

無獨有偶,大分裂時期雖然局勢動盪,王朝更迭頻繁,但卻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大發展時期,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

同樣的道理,過去一年的中國車市,表面上看是個極為內卷的時代,車企之間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甚至隔空互懟。然而從實質上看,過去的一年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時代,各項科技創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科技躍遷,熱鬧非凡。

800V高壓平台車型密集發布,配合4C快充高倍率電池,我們越來越接近「消滅」續航焦慮;車企與科技公司共逐智能座艙賽道,「移動第三空間」變成汽車進化全新形態;智能駕駛向高階邁進,NOA快速從高速向城市發展,L3級自動駕駛技術逐步商業化;GPT大模型上車,智能座艙帶來虛實融合的多維場景。

2023年,技術的進步達到了年初難以預期的新高度,讓人看到了無數新的機會。相當一批汽車技術在這一年剛剛開始生根發芽,而到2024年才會真正進入開花結果的階段。

冥冥之中,這也註定了新能源賽道將愈發「擁擠」。《資治通鑑》有雲,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新能源鏖戰的「刀光劍影」,本質上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淘汰賽」。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去年年初曾撂下「狠話」:未來3至5年,會有60%-70%的汽車品牌或將關停並轉。「門外漢美團王興也曾對汽車行業發表自己的高見:那就是所謂的「3+3+3+3式存活論」,其中3家央企為一汽、東風、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民企為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造車新勢力為理想、蔚來、小鵬。

對於逾百中國車企來說,朱華榮和王興的預言或尚為時過早,但時間正在一步步驗證「智者」的遠見。過去一年,我們看到了車市殘酷而無情的「優勝劣汰」,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只有小部分的頭部品牌能夠搶占大部分市場份額,現存的上百家中下游汽車品牌,大部分將被陸續邊緣化,甚至被市場淘汰。我們一定要相信,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的「二八定律」將始終是無法打破的魔咒!

2024年,大家都在努力成為留在牌桌上的選手,這使得中國車市將「沒有最卷,只有更卷」。蔚來創始人李斌已經提前打了預防針,他表示明後兩年車圈廝殺將更加激烈,企業降本增效的優先級非常高。如果在春節假期後看到更猛烈的「價格戰」,也請不要驚訝,或許,這將是未來幾年的新常態。

歷史成為一個有理論有規律可以探索發展的學問,這也是其魅力所在。它在規律當中發展變革,給人們深遠的影響以及啟發,讓後世的人們可以在變化的規律當中尋找永恆,從而在歷史的啟發之下越來越好,也讓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的同時擁有著新的活力。

不是每一顆種子都會發芽,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會開花!但請相信,時代一定屬於風雨路上的追夢人!學不會披荊斬棘,就只能在別人的軌跡里重複自己的故事!

當2024年的第一縷曙光點亮天際,堅持初心前行的我們,已然是追光人。讓我們彼此祝福,新年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6e616d0fb59e272340a1d961f40ce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