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是捅了雪窩了!冷空氣不斷出現,降雪也是最多的,在11月以來,東北出現了五輪比較清晰的雨雪過程,其中降雪的天氣累計在東北較多。
數據顯示,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中東部、吉林中部等地累計降雪日數已達10天以上,局地超過20天。
當然,在12月進入真正氣象意義的冬季之下,雨雪過程可能更加多,而且從已知的情況也可以看到,東北是我國冷暖氣流活動較為頻繁的區域。
這不,新一輪的冷空氣來襲之後,東北又有雨雪的發展狀態。新一輪冷空氣又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國會有大範圍雨雪嗎?
這一波冷空氣影響時間是到11.28時段結束,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在11月結束前,我國氣候中心只是針對這兩波冷空氣是「分段說明的」。
在11.28時段前,這是一波較強冷空氣,將會自北向南影響長江以北大部地區,氣溫普遍將下降4~6℃,同樣,東北部分地區的降溫可能達到10度以上。
然後就是11.29-30時段,這一波冷空氣也是自北向南影響中東部地區,氣溫一般下降4~6℃,部分地區8℃以上,實力相對來說弱了一點。
但這會在冷空氣的不斷疊加之下,產生的影響肯定也就更強一點了。
所以,一直都有冷空氣的活動,屬於接連冷空氣的活動情況,11月要一冷到底了。當然,在冷空氣的影響之下,我國北方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同期偏低的情況,特別是東北,華北北部等地,部分區域甚至是偏低3度以上。
所以,北方的朋友多多注意下,冷暖波動也會更加強烈。
而對於雨雪來說——也給大家說了,雨雪是少不了的,但並不是屬於大範圍雨雪的過程,這一波又是東北降雪為主,在內蒙古東南部、吉林中東部、黑龍江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相對來說,是小了不少。
但部分區域的積雪可能已經很多,連續的下,肯定會更多了。所以,東北是捅了雪窩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為什麼今年降雪如此多?
其實,東北出現這樣的情況,的確是相對較少,不常見的情況,而背後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大家可能看到最多的也就是在冷空氣或者冷氣團出現之後,地面氣旋的發展相對較多,能將黃海、渤海等區域的水汽輸入東北地區,這樣就提供了降雪的條件,更深層次的說明就是高空槽發展加深,配合地面上有氣旋發展導致的。
所以,你說這變化雖然比較奇特,但是也是可以說得通,這也沒有辦法,條件滿足,肯定是會出現的。然而,對於南方來說,基本上是沒有看到什麼降雪的,陰雨倒是不少。
本來以為在新颱風胚胎99W的配合之下,又一波雨雪的希望,但看來情況不大。99W要影響我國嗎?
的確,這個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發展出來的颱風胚胎,已經在印度洋附近發展,並且接下來在孟加拉灣會繼續增強。
GFS預計在11.29時段,會達到1000hpa以下氣壓值,過後快速增強,巔峰氣壓值為985hpa。而在增強出來之後,預計在12.4時段,可能在孟加拉灣登陸。然後輸送一部分水汽在我國南方區域。
而從EC的情況來看,雖然相對GFS增強起來的時間要慢一點,但是也認為該颱風胚胎會增強出來,發展成為孟加拉灣氣旋,從路徑的走向來看,也在朝GFS方向一樣走動,這是EC的新調整的變化,最初預計是可能靠近印度,這下又反轉了的趨勢。
所以,綜合性情況來說,這個孟加拉灣氣旋可能對我國帶來影響。
但初步看來,強度不大,而且從超算的數據來看,後續的我國南方的確會出現大範圍降溫,也是來自西南地區出現了一個超大氣旋推動,會不會出現降雪,就看後面水汽是否充足,至少從EC的情況來看,這個孟加拉灣發展起來的氣旋影響不大,所以,99W爭議新調整出現。
那就繼續觀察吧,EC的搖擺不定情況較大,GFS一直堅持孟加拉灣登陸的機率最高。
所以,這也是決定後面是否對我國水汽輸送的關鍵,要是恰好條件的話,今年南方就有機率迎來一波較好的降雪,強調,參考,看後面是否改變,短期就看本輪冷空氣的影響就行,東北注意降雪是關鍵。
只能說,東北今年的降雪太多了,後面可能還會繼續下,其他區域的朋友想要降雪,也得繼續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