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慧聰網業務關停,小伙預言公司會被阿里打敗,如今成真?

2022-08-25     道君說財

原標題:傳慧聰網業務關停,小伙預言公司會被阿里打敗,如今成真?

傳慧聰網業務關停,小伙預言公司會被阿里打敗,如今成真?

今日,有媒體曝光慧聰網發布停工待崗通知。通知顯示,慧聰叄陸零公司將於8月25日停止經營,全員停工待崗,辦公區關閉。

對此,有慧聰網內部員工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此次發布員工待崗通知的公司主體是北京慧聰叄陸零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的是慧聰網的電話銷售業務,占慧聰集團業務體量不到1%,自2019年疫情以來,慧聰網電銷業務已連續虧損多年,早已不符合當今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和集團發展戰略,公司目前正積極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員工權益。

慧聰網現狀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慧聰叄陸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月,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張濤,經營範圍包括貨運代理、倉儲服務、裝卸服務、保險代理業務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北京慧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年報信息顯示,該公司2021年參保人數為136人。

北京慧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9月,註冊資本5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劉軍,經營範圍包括出租辦公用房、物業管理、企業策劃、經濟信息諮詢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香港慧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直接持股企業12家,均為存續狀態,包括教育科技公司、電子商務公司、投資公司等。企業集團頁面顯示,北京慧聰科技集團成員企業超90家,目前為存續狀態的超50家。

據其官網顯示,慧聰網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B端企業服務商和行業門戶,至今已成立30年。

彼時,B2B業務在國內並未受到資本認可,2012年尚聚焦於B2B業務的阿里巴巴自香港退市,轉變經營模式,慧聰也由原本的信息服務平台轉型至平台交易。

2014年10月10日,慧聰網轉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變更02280,當日開盤價為14.5港元,收於13.48港元。2018年3月,慧聰網正式更名慧聰集團有限公司,原慧聰網作為集團全資子公司之一。截至發稿,慧聰集團股價0.36港元,總市值4.72億港元。

今年8月20日,慧聰集團發布2022財年中報,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17億元,同比下降13.53%;歸屬母公司凈虧損7473.50萬元,同比減少27.77%;基本每股收益為-0.06元。

財報顯示,慧聰集團的註冊地已變更為蓋曼群島,主要架構與業務包括:科技新零售事業群,主要包括透過網站「zol.com.cn」(中關村在線)提供線上廣告服務,並透過利用本集團網站及交易平台之大數據及網際網路技術進行電子產品之B2B2C零售業務;智慧產業事業群,主要包括B2B交易平台、提供防偽產品及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與企業服務事業群,主要包括透過網站「hc360.com」提供線上服務、透過大數據和工具提升營銷服務,以及提供融資及其他服務。

成立至今,慧聰錯失電子商務風口,尚存「北慧聰,南阿里」說法的行業早期,阿里從小商品與外貿開始通過淘寶網拓展C2C市場,而慧聰仍聚焦大件商品企業採購。2006年,淘寶超越易趣;2007年,淘寶年銷售額突破400億元。2006年,郭凡生也意識到,需要進行跟進網際網路的改革,出售搜索與電視廣告業務。2013年,慧聰股價翻了2.5倍,慧聰創始人郭凡生定下五年內超越阿里巴巴的目標。但如今,截至發稿,阿里巴巴(09988.HK)總市值1.82萬億港元,是慧聰集團的3856倍。

慧聰在財報中表示,集團在2017年全面轉型產業網際網路,在重服務和供應鏈需要改造的領域,用網際網路和數據賦能客戶,幫客戶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財報顯示,於2022年6月30日,慧聰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3.048億元,流動資產凈值約為9.543億元,集團總借貸約為10.27億元。

無名小卒曾預言慧聰網被阿里打敗 被當眾嘲笑

多年前,在一檔創業節目《贏在中國》的節目中,一位無名小卒曾預言:在「雖然我本人經常使用慧聰網,但我認為未來商業做的最好應該是阿里巴巴。因為阿里巴巴現在在整合自己的優勢,等阿里巴巴把雅虎整合完畢之後,就會騰出手來擊敗慧聰。」在這位無名小卒說完這句話之後,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甚至慧聰網的創始人郭凡生抱著十分不屑的態度回應他:我這麼成功了,你不相信,那我又憑什麼相信你?年輕人在郭凡生的逼問下,雖然十分地想驗證自己的眼光,但無奈終究需要時間。時至今日,這段視頻被再次挖出來,證明了他的預測是對的。

那麼慧聰網真的是因為這段預言嗎。其實不盡然。在早期網際網路開始發展的時候,慧聰網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包攬了許多電子商務服務。由於網際網路在此時開始逐漸發展,慧聰網也隨著發展,在2003年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過百億。但在這時候,馬雲創辦的阿里也開始逐步生根發展。在經歷了一段時間打拚之後,阿里有了與慧聰抗衡的實力,於是業內便有了「北慧聰,南阿里」的說法。

在阿里剛開始創辦淘寶時,阿里用3年無盈利的代價,換取了大批商家免費入駐,但在當時的慧聰看來,阿里的所作所為只是螳臂當車罷了。但在兩家企業相互競爭的狀況下,兩者對於自身的經營方式截然相反。阿里投資異常大膽,無所畏懼。而慧聰卻在企業發展規劃中始終持著保守態度,不願做出大膽的嘗試。而如今的視頻便是出現在這段兩家企業相互競爭的時期。阿里緊跟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步伐進行著自身的改變,但慧聰網卻仍然持著一成不變的形式發展著。新事物總是會淘汰舊事物。在固步自封的趨勢下,慧聰開始慢慢地退出在大眾的視野,而阿里巴巴異軍突起,最終取代了慧聰,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

小結:

如果慧聰沒有當時的自負,以及對自己未來規劃的保守,阿里或許無法勝過慧聰。這也點醒了我們,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時刻緊隨時代的潮流,並順應潮流進行自己的改變,一味地固步自封,只能在不斷進步的舞台中敗退。

來自:第一財經、證券時報·e公司、《贏在中國》、慧聰集團公告、天眼查、網易財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512034e9da0a89d26e3a1b62f201a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