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全面謀劃和推進「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擴大「魯字號」產品和服務影響力,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眼下,在沾化冬棗的主產區——濱州沾化區下窪鎮,首次批量種植的新品種沾冬二號迎來了上市,相比於傳統露天栽培,改良後的棚內種植品種質量大幅提高,而且提前兩個月豐收。濱州市沾化區下窪鎮棗農陳元洪:「一個是個大,第二個特點是皮薄,肉鮮,含糖量比較高,含糖量能達到30個以上。咱這個能達到(一斤)200塊錢左右,供不應求。」
立足特色農業資源優勢,近年來,山東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了一批「品種優、品質好、品牌強」的特色農產品。在首批好品山東名單中,有43個品牌是農產品,沾化冬棗作為代表之一,利用智慧生產實驗園研發出了最適合冬棗的生長環境,並通過「設施栽培+品種改良」實現了品質和收益的雙提升。2021年,全區冬棗產業產值45億元,棗農人均收入1.2萬元,「沾化冬棗」 品牌價值穩居棗類第一位。濱州市沾化區政協副主席、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登枝:「以黨支部領辦,農資的這種投入上,我們統一購入,統一實施主體,統一對這些農資產品進行監管,我們開拓高端的市場,提升冬棗的附加值。」
近年來,山東每年在重點領域組織3000餘項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兩年內安排資金10.13億元,用於「強基礎、提能力、樹品牌」。首批「好品山東」遴選標準將科技創新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行業,選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此次入選名單的金晶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研發,先後投入科研經費5億多元,生產出了國內首條TCO導電膜玻璃,解決了晶矽太陽能電池弱光下發電效率低的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金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剛:「它的導電膜可以實現和矽基材料相比能夠降低能耗90%。未來我們要形成一個綠色能源的產業鏈,成為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整個產業鏈的主導者。」
圍繞共建共享「好品山東」,山東緊貼市場需求,通過打造一批業務協同、服務高效的質量技術服務平台,提升品牌的資源整合力、要素配置效率和質量競爭力。在北京冬奧會上,首台國產雪蠟車出色完成了各項保障服務任務。這張中國智造的「金名片」由山東多家單位及企業通力合作,短短一年就實現了從概念、設計到製造、下線的突破。入選「好品山東」的泰山體育產業集團作為重要參與者之一,依靠逐步建立起來的品牌優勢,公司旗下的體操、摔跤、自行車等九大類比賽、訓練器材入選了明年亞運會賽事項目,成為全球同類行業通過國際認證最多的企業。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卞笑男:「未來我們將藉助『好品山東』這一平台,以品質為基石,以品牌為核心,著力打造體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新時代,繼續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引領全球體育產業新未來。」
以「大質量」推動新發展,山東連續五年制定年度行動計劃,持續推動主要行業、關鍵領域、重點區域質量提升。目前,山東省農產品合格率、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國家質量標杆達到46項,數量居全國第一。「好品山東」質量成色越來越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侯成君:「我們將完善『好品山東』動態管理機制,促進『好品山東』市場主體進一步珍惜維護好品牌形象,持續實施『好品山東』梯次培育工程,提升品牌價值,讓『好品山東』走出山東、走向世界,更好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