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冷戰時期的諸多戰鬥機,F-4戰鬥機必然會在冷戰的航空軍備競賽中有一席之地。作為一款第三代戰鬥機(舊標第二代),代號「鬼怪Ⅱ」的F-4戰鬥機是美國航空史上少有的海空通用型戰鬥機,其定位是超音速攔截/戰鬥轟炸機。在越南戰爭時期它是美國投入的諸多機型中戰鬥效率最好的,但也是被後世黑得最慘的戰鬥機,在各種地攤記錄中都有描述其被米格21完虐,甚至有將其評價為美國航空史上的失敗產物。
那麼,作為美國航空史上的第一款第三代戰鬥機,F-4戰鬥機真的是一個失敗產物嗎?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F-4戰鬥機在設計之初確實存在有不小的問題,但問題的出現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作為一款在1953年開始研製的戰鬥機,韓戰中對於噴氣式戰鬥機的運用經驗必然對其有影響。當時主流的航空設計師都認為,飛機的速度是決定空戰勝利的關鍵,主張用速度和遠距離空戰左右勝負,而飛機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必須有較大的航程和油量,同時還認為戰鬥機的研發方向也必須是多用途戰鬥機。
這一套邏輯思維在當時很受追捧,東西方的航空設計師基本都是這麼設計的,但這樣的設計思路本身帶來了不小的麻煩。F-4戰鬥機和同期的戰鬥機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並不重視飛行員的在空戰中重要性,過分強調高速也讓戰鬥機的操控性直線下降。和同世代的飛機一樣,鬼怪在設計上就注重高速性能,最大速度可達2.23馬赫,對於一款旨在奪取制空權的戰鬥機而言,這個速度在當時的指標下已經是有些讓人難以控制了。
不過,F-4戰鬥機雖然存在許多時代局限造成的缺點,包括它那個醜陋無比的氣動外形堪稱是「垂頭喪氣」,這在當初幾乎沒有人看好這樣一款戰鬥機。但從事實角度來看,F-4戰鬥機還是相對成功,在諸多指標要求下大型化的機身為其帶來了更大的航程和容量,率先採用雷達制導的空對空飛彈也震驚了世界,甚至可以說是串列式布局的雙座設計也分攤了飛行員的操作壓力,綜合性能優於舊世代的所有噴氣式戰鬥機,包括在越南戰爭中被吹成的鬼怪剋星的米格21戰鬥機。
那既然F-4戰鬥機的性能優於舊世代的所有戰鬥機,為什麼F-4戰鬥機在越南戰爭中的表現卻被認為十分糟糕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兩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設想中F-4戰鬥機的空戰模式未能成立和越南戰爭中的空戰是不正常的。
首先,F-4戰鬥機在設計時並不強調格鬥性能,得益於AIM-7中程空空飛彈和AIM-9近距空空飛彈的出現,航空設計師們在F-4戰鬥機的設計階段就認為傳統的空戰模式將會消失,未來的空戰將取決於空空飛彈的對決。這個思維放到今天是很正確的,但在冷戰初期的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卻不那麼正確,因為此時飛彈的性能還相對原始,索敵能力遠不如現代飛彈那樣優秀,雷達性能也不夠完美,所以貿然完全放棄傳統的空戰模式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這個隱患最終在越南戰爭時爆發了出來,在設計之初就沒有配備航空機炮的F-4戰鬥機是一款注重高空高速的戰鬥機,可它在越南面對的空戰模式卻不是一場正規空戰,而是一場空地對抗為主的非對稱作戰。美國方面投入到越南戰場的戰鬥機,都必須面對三重威脅,來自高空掠襲的米格-21,低空層面展開攻擊的米格17,就算躲開了由米格們構築的獵殺空域,一個不留神還有薩姆-2防空飛彈偷襲。
此時,整個局面對於F-4戰鬥機就變得空前不利,海軍的飛行員們駕駛著F-4戰鬥機用AIM-9飛彈在近距離結束戰鬥,並掩護攜帶AGM-45反輻射飛彈執行SEAD任務(對敵防空壓制)。而空軍的飛行員們則駕駛著內置機炮的F-4E戰鬥機投入戰鬥,與米格家族展開近乎全方位的空中戰鬥。不用說,整個越南戰爭的空戰就是在這種慘烈的絞殺中度過的,無論海軍或是空軍,F-4戰鬥機都必須一面小心頭頂可能出現的米格-21,一面謹防地面呼嘯而出的薩姆-2,奪到低空上又得和複數的米格-17周旋,前所未有的損失超過了美國海空軍的心理預期。
這種複雜的戰鬥模式是F-4戰鬥機在研發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他們想到了自己的設計會帶來什麼樣的優勢,卻沒能想到未來的戰場變化會是什麼樣的。請注意,F-4戰鬥機雖然在設計之初強調了高空高速,可它的實際戰術卻是準備在低空作戰,但它以低空戰術為主的同時,低空性能卻又差勁無比。F-4戰鬥機在低速大迎角時只能踩方向舵轉向,一拉杆就會失速,迎角達到一定程度整個尾部都在糟糕的下洗流中,最後結果就是徹底陷入失速俯衝,臭名昭著的「鬼怪俯衝」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種設計上的缺陷帶來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在越南慘烈的空戰模式里,F-4戰鬥機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劣勢。如果說美軍的優勢是數量優勢,那麼北越的優勢就是薩姆-2搭建的防空保護傘,而且依靠分散的防空觀察哨和雷達,北越的空情優勢也非常明顯,再加上地面指引和較高的出勤頻率,美軍的空中數量優勢被削減到了最低。F-4戰鬥機被迫要在北越的優勢空域中作戰,自身性能和戰鬥效率都被削減到最低。作為一款高空高速的重型戰鬥機,F-4戰鬥機在越南戰場上從一開始就是處於不利地位的。
然而,我們不能不能因此認為F-4戰鬥機就真的失敗了,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拙劣不堪。儘管後世對於F-4戰鬥機的飛彈性能有諸多抹黑,還爆出了「六發飛彈全落空後被機炮撕碎」的神論。可事實就是F-4戰鬥機在越南取得的絕大多數戰果都不是機炮拿下的,反而是地攤文學裡不看好的飛彈拿下的,北越方面的空軍戰果也多是用空空飛彈,只不過雙方的交換比是美國1:北越3,遠非是地攤文學吹噓的機炮完虐。
而且F-4戰鬥機在低速低空的性能問題在空軍配備的F-4E和海軍/陸戰隊配備的F-4J身上得到了解決,通過配備機動前襟犧牲高速性能彌補低速性能的缺失,面對這兩個型號的F-4戰鬥機,米格家族並不能占到什麼優勢。事實上,因為航電系統和飛機設計上的差異,F-4戰鬥機往往更具優勢,除非是陷入複數對手的攻擊,否則F-4戰鬥機是很難被打敗的。
最後,我們要明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F-4戰鬥機的總產量是5195架,在西方噴氣式戰鬥機里僅次於F-84戰鬥機和F-86戰鬥機。不僅大量服役於美國,也服役於北約國家和與美國交好的國家之中,可以說是制霸了當時的西方航空界,並在多次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