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營收167.6億;凈虧損2.6億
新開業18家餐廳;關停26家餐廳
日均翻台2.9次,人均消費109元
8月30日晚,海底撈披露出2022上半年「成績單」,我們發現了5個行業信號。
「硬骨頭」門店計劃上線
火鍋市場向好
我們先看兩組關鍵數據。
關於總營收,海底撈上半年營業收入167.6億元,同比下降約16.5%;凈利潤則由盈轉虧,上半年凈虧損2.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9462萬元。
關於門店數,2022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業18家餐廳,因「啄木鳥計劃」關停 26家餐廳。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共有門店1435家。
好消息是,隨著疫情逐漸好轉,海底撈計劃擇機啟動「硬骨頭」門店計劃,目前在考慮重新啟動開業可能性的門店為「啄木鳥計劃」下關停的部分門店。
圖源網絡
這個動作,也間接地反應了海底撈的魄力及火鍋市場回暖的外部環境。
我們觀察到,最近不少火鍋餐企都開啟了「進攻模式」,好比朱光玉火鍋館上海首店告捷後,二店正在選址中;劉一手火鍋推出副牌劉口水耙牛肉火鍋,未面世先火;小龍坎火鍋開出首家社區服務店,被稱為下沉市場shopping mall......
有人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大洗牌後,消費者更信賴品牌餐企,你嗅到餐飲市場回暖訊號了嗎?
外賣業務猛增37.6%
開啟機動作戰
外賣業務成為海底撈上半年業績的重要亮點。財報顯示,上半年,外賣收入為4.76億元,同比增加了37.6%。
與眾多餐飲品牌一樣,疫情期間的海底撈加入了外賣大軍。在實施封控管理的城市,海底撈以門店為配送站,為消費者提供火鍋套餐、盒飯、冒菜、小龍蝦等產品的外送服務。
冒菜外賣
今年6月中旬,海底撈建立社區營運中心,以「外賣+社群+直播+線上商城」的社區營運模式,專注於堂食服務之外的多元化餐飲服務創新。
我們發現,海底撈的外賣動作相當靈活,除了傳統的大火鍋,快餐類、零售類的外賣也能看到,毫無疑問,這些形式不僅實現增收,也都與顧客做到了深度連結。
而外賣只是機動作戰的一環,海底撈目前抖音上也已積累近70w粉絲,單條視頻最高點贊數能達到50w+。短視頻和直播,已成為餐飲老闆的必爭領域,也屬於特殊環境下機動作戰的關鍵動作。
頤海凈賺超2億
生態鏈版圖是競爭關鍵
海底撈拆拆拆,把內部業務部門陸續拆分成獨立供應鏈公司,目前已涉足底料供應、原材料採購、倉儲物流、裝修設計、軟體科技、財務等,幾乎全覆蓋了火鍋產業上中下游。
種種跡象表明,海底撈正在跨越火鍋、餐廳、餐飲綜合服務商等諸多標籤,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無印」型公司。
以海底撈旗下最先上市的頤海為例,已不再是一家底料公司,而是從後廚走向前廳,在家庭廚房、零售速食等領域皆有觸手。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頤海2022年中期盈利2.6億元,同比減少24.5%;總營收26.8億元,同比增長2%。
頤海業務分布(不完全統計)
再如,海底撈生態鏈中的蜀海,早已在B端服務領域形成了成熟的預製菜供應模式,即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的團餐AB包;同時,正在形成涵蓋中餐、類火鍋、團餐等多領域賽道的解決方案能力。
在強勢資本的助推下,這種全鏈條包圍,全場景覆蓋的通吃型布局,更具備抗風險性和效率優勢,也一定是未來餐飲競爭的制勝要素。
持續產品創新
提升顧客體驗是王道
在海底撈中期財報上,餐見君看到其顧客人均消費從2021年6月的107.3元增加到2022同期的109.1元。
財報客單價變化
在吸引顧客方面,海底撈上半年落地了「新產品、新理念、新體系」全新產品規劃,增強消費者對海底撈新品的感知度。
餐見君觀察到,今年上半年1月和6月,他們的兩批新品中都跑出了「話題擔當」,比如「真香鍋」「新一代番茄鍋」「海底·撈椰」甜品等,在社交平台廣為傳播。
部分新品
據悉,其 2022 年下半年新品規劃及研發也在有序推進。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像最初的「抖抖麵筋球」「隱藏吃法」挖掘到現在9.9元DIY奶茶的走紅,也說明了海底撈走的這種「用戶共創」方式或將成為餐飲行業產品創新的重點方向。
畢竟,無論何時,挖掘產品特色、提升用戶體驗才是品牌的王道。
海外業務提升明顯
成為新增長點
中期財報顯示,海底撈於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以及海外開展的業務總收入,從2021年6月的122萬左右上升至2022年同期的201萬左右,且在總體收入占比中,從6.3%的份額提升至12.6%。
財報截圖
自從2012年公司在新加坡開設首家門店以來,海底撈的門店網絡已經覆蓋了全球11個國家,業務發展達到了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
在海外疫情逐步放開的情況下,海底撈中國大陸以外的人均消費為174.7元,大幅超過整體人均(109.1元)。
尤其是翻台率上,在諸多等級城市翻台率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大陸以外門店則從2.2次/天增長至3.0次/天,數值明顯。
由於上半年海外業務收入和利潤的明顯提升,海底撈於今年的7月11日已發布意願公告,計劃將分拆海外業務在港交所主板單獨上市。
除海底撈外,在火鍋賽道還有劉一手、德莊、大龍燚、小龍坎等多個品牌出海發展,海外業務已成為大家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