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適度、多樣性的良性刺激,對寶寶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022-03-19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適時、適度、多樣性的良性刺激,對寶寶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人類的大腦是由大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組成,而每個神經細胞都與大約一萬個其他細胞相連,每個細胞向相鄰的細胞發送信息的速度為100次/秒。

是不是很驚人?

更為驚人的是,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已具備了大腦皮層的基本機構,只不過皮質還比較淺薄,分化不全,發育不完善。寶寶大腦的神經細胞具有「一次性完成」的特點,出生時已具有近130-180億個神經細胞,只不過還沒有完成大腦各區間錯綜複雜的交織。

所以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寶寶的大腦發育,而不能僅僅把「遺傳」作為唯一的理由。

1、寶寶的大腦在胎兒時期形成,在6歲時與成人相當

寶寶出生的時候,腦重相當於成人的1/4;到了半歲的時候,就達到了成年人腦重的1/2;1歲的時候腦重已經相當於成人的60%;2歲的時候達到成人大腦重量的75%。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加上爸爸媽媽有意地引導和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會逐漸成熟起來,在6歲的時候,基本和成人相當。而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是0-3歲,其中1歲以前最關鍵,是寶寶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大腦發育的飛速時期。

2、愛撫、關注和聊天,是能夠刺激嬰兒大腦發育的良性方法

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周或者幾個月內,他們最迫切需要來自媽媽的愛。嬰兒並不是想要用自己的哭鬧來操縱媽媽,只是想要得到媽媽的關注和愛。

通過媽媽的安撫、關注,寶寶逐漸學會信任,得到滿足,同時知道愛的魅力。

媽媽的語言是寶寶最愛聽的聲音,從她們還是胎寶寶時期,就一直能夠聽到媽媽的聲音,所以,當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們才會感到快樂、滿足和安全。

不妨多和寶寶聊聊天,即便他們還不能反饋,但這是他們的一種學習能力在提升。

3、母乳喂養的媽媽,多吃健腦食品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幫助

在哺乳期間,媽媽的飲食質量直接決定了寶寶的營養吸收。

因為媽媽每天喂養所需的乳汁要消耗大約700千卡的熱量,其中200千卡源自體內的儲存脂肪,另外的500千卡則源自於媽媽每天的食物營養。

如果媽媽進食的種類不夠豐富,量也不充足,就難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吸收,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和大腦發育。

所以在哺乳期,媽媽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平衡飲食結構,適當增加健腦食品,這樣才能為寶寶提供高質量、充足的乳汁,來滿足寶寶大腦的飛速發育。

4、體驗、閱讀和音樂,為寶寶的大腦發育助力

千萬別以為小嬰兒天天吃喝拉撒睡之外,什麼都不會,爸爸媽媽也無需為他們做什麼。

事實上,父母給嬰兒帶來的體驗越豐富多彩,寶寶的大腦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多。所以,儘可能多地為寶寶提供不同的體驗環境,帶他們到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聲音和視覺,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

閱讀不是從寶寶認字才可以開始,沒有任何功利心的閱讀,才是有意義的,也是有趣的。爸爸媽媽的聲音,就是刺激寶寶大腦的很好「武器」,而凹凸卡片,和一些色澤搭配舒服的圖畫,是寶寶喜歡閱讀的開端。

至於音樂的魅力,早有太多的專家和學者證明,即使在出生前對胎兒唱歌或演奏音樂,也能夠刺激胎兒的大腦發育。而人們發現莫扎特的音樂能夠刺激以後用於數學的神經元。所以,和寶寶共享適合的音樂吧,那些雜亂、躁動的音樂並不適合寶寶哦!

5、過早接觸電子設備,是否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美國科學家曾進行過一項調查:發現經常使用電腦和大量時間呆在電視機面前的寶寶,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語言表達能力差,身體機能正常發育受限的情況。

這是因為,0-3歲的寶寶正處於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而電子產品所發出的電磁波會影響到寶寶腦細胞的發育;另外,人機對話的交流方式,並不利於寶寶語言、記憶和思維等能力的發展,同時阻礙了寶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失去人際交流能力的鍛鍊機會。

真的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哦!

為了使寶寶的大腦飛速發展,爸爸媽媽還要保證寶寶擁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因為睡眠可以讓寶寶的大腦細胞得到良好的休息,強化大腦的記憶能力。

另外,大腦發育離不開任何一種營養素的供給,所以還要為寶寶提供充足、平衡的飲食。

除此之外,適時、適度、多樣性的良性刺激,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這種刺激,最好的表現就是「愛」。讓寶寶時刻感受到源自爸爸媽媽的愛,他們的大腦才能發育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3533d53edf1dba6507af1aa75dc2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