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青青 石丹
ID:BMR2004
數字經濟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再度成為熱詞,多位代表、委員熱議數字經濟和實體企業相融合。
其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表示,鼓勵具備數位技術能力和實體運營經驗的新型實體企業推動基礎設施下沉,助力農業數字化升級。全國政協委員賀強也建議,為幫助中小企業加速完成數字化轉型,要培育新型實體企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總之,在助農興農、共同富裕等方面,支持具備強大數位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成為共識。這也意味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新階段。數字經濟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如今正在往產業經濟的方向蔓延。
01 邁入數字經濟時代
當數字經濟來臨,企業數字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對於企業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快速適應新時期技術和實體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近些年來,用友服務製造、零售、金融、建築、能源、廣信、餐飲、醫療、教育等等各行業企業,為其提供數智化的解決方案。從企業雲服務提供商的視角,用友集團副總裁郭金銅認為,當前實體經濟與數位技術融合具有以下趨勢:
第一,企業對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的投入都會全面加速,而且趨勢會愈發明顯。一直以來,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而在數字經濟階段,科技的驅動力將會在企業發展中更具顛覆性、更具加速作用。
第二,從國家層面到企業層面對數據治理的重視程度會大大提升。數據驅動是數智企業的核心特徵,如果數據應用的規範性無法保障、數據隱私的安全性無法保障,將大大制約企業數字化發展乃至數字經濟的發展。相信未來國家在數據治理方面將會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完善相關規範。
第三,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轉變。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從C端到B端,從供給端到生產端,數字經濟的大變革才剛剛拉開序幕,產業網際網路為企業創造了一片新藍海市場。
第四, 「數智化商業時代」已然來臨。隨著新技術的蓬勃發展,數據治理環境的逐步完善,產業網際網路的加速發展,未來的數字化商業領域必將會誕生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乃至新商業思想——一個全新的數智化商業時代已然來臨。
郭金銅表示,企業如果要在數智化商業環境變化中繼續保持前進,首先要積極地擁抱新技術;其次要充分重視數據的作用;最後,再結合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和願景,堅定地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02 新型實體企業的新氣象
「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中有兩個特徵非常明顯:一個特徵是平台化,另一個特徵是生態化。」郭金銅表示。
在他看來,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連接、共享、協同變得更加便捷、更加重要,產業網際網路打通並融合產業鏈上下游,乃至最末端的消費者們。
在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數位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更能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未來,新型實體企業將是拉動整個產業鏈、提升整個產業鏈效率的火車頭和發動機。」郭金銅認為,新型實體企業一般都是其領域內的領軍企業,具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去發展產業網際網路平台來帶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一邊能夠將垂直產業鏈打通整合,提升產業鏈效率;一邊能橫向提升整個產業集群的能力。
「用友就是一家新型實體企業。」郭金銅直言,用友不僅自身在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而且持續構建和運營用友商業創新平台——用友BIP,除了提供自身的核心產品外,平台已對接了10000家生態夥伴,一起去服務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和商業創新。
新型實體企業的誕生與其說是有人迎難而上,不如說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既帶來了狂風暴雨,又帶來了勃勃生機。無論是技術驅動上的更新疊代,還是思維模式上的重新調整,新型實體企業都為佇立在不同領域的企業帶來了新的答案。
新氣象堅定地浸潤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當端上餐桌的雞鴨蔬菜都有了生產編號,當衣料中的棉絲毛線由智能生產島台操控編織,當川流不息的汽車都印進了交通實況地圖,當人們的活動軌跡能迅速在防控疫情程序上被捕捉篩選,當遙遠的家鄉特產能走向全國各地……這背後是閃爍著光芒的「0」和「1」,流瀉出無窮的二進位計算語言。
數字經濟時代的道路已經鋪開,這是一條必然會走下去的道路,隱藏著無數迷人的可能,但也在彎曲處匍匐著陷阱。無數企業兢兢業業浩浩蕩蕩,都將義無反顧地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