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在1942年的中國遠征軍在撤退中廣大戰士在翻越野人山時,所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長期的跋涉,還有面臨的供給斷絕。野人山聽名字就知道不是有豐富物資的山區,況且綿延萬里的山區除能甩掉追趕的日軍,也能讓沒有糧草補給的戰士餓到無力奔走。
這一路圍繞食物來見證人性與生死,因為糧草的斷絕,在原始深林步行半個月的戰士開始啃食野菜,但因為沒有周全的野外生存經驗而吃到毒菜死亡。李明華作為女兵靠喝溪水躲過這一劫,在途中遇到認識的戰士共享食物本是一件很高興的事,但在因為對方生病休息的原因,只能先行出發,但從隊長的言語中聽到她們去世的消息,原來,昨天還能見到的人今天就可能見不到。
走著走著,天空突然下起雨,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遇上淋雨就更糟,沿途的路邊除雨水,也就剩下可能認識也可能不認識的屍體。那些未曾活著的戰士,用生命的代價,幫助李明華篩選出不能吃的有毒食物。運氣好的時候,能撿到猴子啃過的野果,高腳房裡共享的稀薄米湯。令人無言難過的是遇到楊大哥在死前所贈的續命甜餅,感激、難過,混合更多情緒的女兵也只能落下眼淚。
在長達半個月後,李明華才達到目的地仰隆,在當地人們的接待下,才獲得吃飽飯的待遇,這一路上所遇到的幫助才是李明華走下來的真正助力。從原部隊的一萬五千人到達目的地的三四千人,大部分戰友倒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較低的倖存率足夠昭示穿越野人山的艱難,這場用人命填補的征途,足夠警示我們要珍惜抗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