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的老藝術家們,最終沒能熬過「長命百歲」,鼠年難扛

2022-07-10     搞笑大隊社

原標題:跨世紀的老藝術家們,最終沒能熬過「長命百歲」,鼠年難扛

2022年的開頭,先是疫情席捲全國後,舉國上下都在「坐月子」。

之後就接連傳出老藝術家們離世的消息,讓2022鼠年越來越難熬。

永遠的趙忠祥

2022年伊始,趙忠祥駕鶴西遊,享年78歲,葬禮在北京八寶山。

趙忠祥,1942年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的一個小縣城,從小成績出眾,就展示出異於常人的口才天賦。

趙忠祥是第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因為原本「主持人」叫「播音員」,所以他是第一個使用這個稱謂的人。

他是電視第一代電視廣播員,多年主持工作以來幾乎是零失誤,他的聲音清晰又透亮,而且台風穩健。在他成功的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趙忠祥是《說唱臉譜》的第一個演唱者,當時他帶著電視的「五朵金花」一起合唱,把這首歌幻化成年輕人喜歡的時尚歌曲,弘揚傳統文化。

趙忠祥代表著一代人的記憶,屬於趙忠祥和倪萍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他有的節目都已經上升到藝術品的層次中,就像 《動物世界》里標誌性的嗓音成為了「時代最強音」。

不僅是因為清透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他敘述的這些小動物都帶著人的情感,這也是百姓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直到趙老師晚年的生活被曝光後,被陷入了爭議之中。

除了部分自身原因之外,大多數人都是在消費趙老師,以此來謀取利益,使這樣一位「國寶級」的主持人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實在是過於諷刺。

田成仁

就在同一個月,《暖春》里的「小花」的爺爺田成仁老師因病去世,享年93歲。

去世前一個月還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樣子,但是回顧他的演繹人生,卻非常精彩。

田成仁經受過中央戲劇學院的專業訓練,接受的是斯坦尼拉夫斯基教育體系,正經八百的科班出身。所以能在他身上看到學院派的身影,有專業演員應有的素養。

老爺子樸實無華卻又撼動人心的演技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塑造出眾多觀眾喜愛的角色。

他教科書般的演技也被各個表演學校用來當成教案。

一生都在為演藝事業奮鬥,如今再也見不到老爺子和藹的面龐了。

魯園奶奶

魯園於1928年出生,曾就讀於南開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天津網民廣播電視台,成為了一名新聞播音員。

之後又被調入天津電視台擔任導演,只是從來沒想過以後會成為一名演員。

78歲時,魯園憑藉《守望幸福》這部戲斬獲人生中的第一個大獎—電視劇飛天獎的優秀女演員獎。

魯園出演《情滿四合院》中一個精明的「聾奶奶」,當時已經是87歲高齡了。

劇中講述了上世紀在北京四合院裡發生的故事,真情流露的哭戲令很多人都為之所動容。

甚至看起來沒有演,而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這位眼睛會說話的老奶奶也離開了我們。

「最美江姐」於藍

於藍是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兒子是大家熟知的大導演,丈夫是演員田方,李雪健是她的侄女婿。

當時結婚時,田方比她大了10歲,還是一個二婚,但是於藍既然決定要嫁給田方的那一刻起,人倫、年齡就都成不了問題。

1978年,於藍被檢查出乳腺病,她沒有被病魔打倒,而是當機立斷就做了乳房全切手術。

術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鍛鍊,她就每一天練太極和氣功,三個月以後就精神抖擻地回到了劇組。

於藍把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演藝事業,「江姐」的形象影響了幾代人,成為心中的楷模。

在觀眾的眼中,於藍就是江姐,這個偉岸的形象已經在觀眾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於藍老師一生都在為中國的電影事業做貢獻,是娛樂圈的楷模人物。

「湯司令」劉江

劉江曾在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是優秀演員。2022年6月,劉江老師與世長辭,在睡夢中安然離世。

他擅長塑造惡人形象,深入人心的惡人形象讓人看過之後就氣得咬牙切齒。

「閻王爺」、「湯司令」還有「胡漢三」等經典的角色,雖然劇不多,但是一個個經典的熒幕形象依舊刻在觀眾的腦海中。

據悉,《地道戰》這類題材的劇沒有演員想演反派角色,在那個年代,誰不想當一名英雄?但是為了顧全大局,劉江老師對於角色毫不推脫,演技自成一派。

與戲中「凶神惡煞」的形象大相逕庭,現實中的劉江老師是一個非常儒雅紳士的人。

老爺子三度抗病,晚年的時候喜歡寫字養花,沒事和老朋友聚聚。

劉曉慶也緬懷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曾經有一年,劉曉慶去拜訪恩師時,正好和劉江住在一個房間。

當劉曉慶被訓斥的時候,劉江為了不讓她難堪,就躲在衛生間裡待了兩個小時,這樣的涵養令人敬佩!

老戲骨杜雨露

杜雨露無論是小熒幕還是大螢屏,每一個角色都付出巨大的心血。

既能演狡詐的奸臣,又演得了心地善良的老農,他從來不想把自己框在某個特定的人設中,也使大家看到了杜雨露身上的多面性。

他的生活雖然一片平靜,但是塑造的角色 卻能掀起驚濤駭浪。

老爺子在拍攝最後的一部戲時,杜雨露老先生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他從來沒有以此藉口離開過攝製組,與青年演員們的作息完全一致,不會單獨搞特殊。

老爺子去世時正值疫情期間,希望一切流程從簡,所以最後在杜雨露的葬禮上只有6個人出席。

寫在最後

一個個老戲骨離開了人世,但他們身上的光輝永遠不會散去,這些老藝術家們身上的精神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以他們為榜樣。

年齡代表不了什麼,只是數字的增加,歲月的積累沉澱,不同的年齡思考人生的意義也不同。

老藝術家們走了,我們也長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2637d38d2343d96829fd8a97504ed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