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揚州宴開到北京了

2022-07-17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揚州宴開到北京了

#開始記日記#揚州宴開到北京了

2022/07/17 星期日 北京

出門的時候選錯了路,習慣性上了四環。意識到應該走機場高速轉東二環經建國門橋上長安街時,已經在東四環上走到朝陽公園橋了。過了國貿橋就開始堵車,比約定時間晚了十五分鐘才到國際飯店。要是走二環的話,應該可以提前到的。

揚州宴是我喜歡的餐廳。每次去揚州總會在揚州宴吃餐飯的,也會推薦給朋友。有一次我同班的幾個同學去揚州,我因為有事沒能一起去,只好請萬慶給同學安排了一餐飯。大部分同學反應不錯,只有一個北京同學,說天天吃南方菜有些受不了那種清淡了,我這個同學的口味真是頑固,我覺得揚州宴的菜品很接近北方,如果過了江到了蘇南,那裡的風味和北京差的就太多了。首先是那股甜味難以接受,再就是清淡口味北方人偶爾一頓還可以,餐餐如此還真是受不了。不過我還好了,跑遍祖國大地,吃遍四面八方,哪裡的口味都能接受。年級大了,喜歡清淡口味更多一些,揚州的菜我喜歡,這也是每年都要去揚州,都要在趣園茶社、揚州宴吃飯的原因了。

揚州宴瘦西湖店

揚州宴的鹹肉冬筍燒鹹魚。

現在想吃揚州宴的菜品不用去揚州了。幾經周折,萬慶把揚州宴開到了北京國際飯店的二樓。進了飯店往裡走,見到台階走上去,二樓右轉直行,沒幾步就到了。

遲到了,寒暄幾句坐下吃飯。今天約了幾個老朋友,夢遙真是有好久沒見了,榮升為母親後,身材居然還是那麼苗條;上一次見冷燕還是年初的時候在寂川,一晃也是半年沒見了。老羅是我的老哥們了,十幾年的友情歷久彌新,他雖然不再和美食版面打交道了,友情卻是從那個時候一直延續下來,直到今天乃至以後。曉波、陳雷都是餐飲人,最近接觸比較多,我喜歡餐飲人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在成都柴門薈吃飯時,陳天福先生的一句話說的很是給力:「越分享越成長」,不同類型不同風格、風味的餐廳交流分享,可以豐富自己,彼此促進,在疫情期間餐飲人的交流更可以相互鼓勵鼓勁,同心協力共度難關。以往我組的飯局偏重交流,這兩年我更側重企業間的交流和支持,以各種形式的抱團取暖表達餐飲界的團結和戰勝困難的決心。效果如何我不去考慮,只要去做,就一定有所收穫。

滷水鵝頭。

清炒蝦仁。

淮揚軟篼。

豆皮鹹肉。我喜歡這個,特別喜歡鹹肉那股味道。

汪豆腐松葉蟹

小龍蝦燒揚州粉坨

秧草竹筍燒河豚。

點心蒸籠。裡面有千層油糕、翡翠燒賣、灌湯蒸餃、素菜包等揚州點心。

堂做過橋虎頭鯊。

吃菜喝酒聊天,大家很是開心。這兩天北京酷熱,能夠躲在空調房裡吃揚州菜,真是一件開心的事。隨著揚州宴進入北京,北京淮揚菜又多了一個好去處。萬慶是第一次把餐廳開到北京來,為了保證出品質量,大部分原材料都是揚州運來的,成本雖然增加了不少,風味卻也得到了保證。揚州宴的經理張濤是揚州迎賓館7吃8吧陽光餐廳的經理,也是揚城一味餐飲管理公司的骨幹,人長得帥,業務也熟悉。萬慶把他派到北京,就是要把好的服務好的菜品帶到北京來。中午這一餐證明萬慶的選擇是絕對正確的,菜品精彩服務周到,張濤真是不錯。

開車回家,打開車門一股熱浪,方向盤燙手,冷風吹了幾分鐘才敢握住。北京這種乾熱真是太熱了。停車真要挑個樹蔭,不然會被曬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