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古,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經濟復甦的腳步顯然越來越快了。
行動力強的人,已經沒有時間抱怨過去,努力賺錢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事。
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各種信號都表明,2023年是一個拼經濟的年份。
平台經濟整頓結束了,遊戲行業被認定為帶有科技屬性了,甚至房地產重新被定義為支柱行業,如何進一步對外開放也成為重要的議題,中國下一步的主題,依然是經濟發展。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景象越來越好是一個事實。
與之伴隨的一個現象是,不少東西正在悄然漲價。
01 從一條微博說開去
這幾天,一個微博大V發了條微博,引發不少轉發和討論,摘錄如下:
上海經濟繁榮到我害怕。每家好一點的店都只能在門口站著,街上人頭涌動。(聽說人最多的地方是上博)。
今天走進一家昔日的咖啡館,發現拿鐵要59~79一杯(限定豆)。我驚呼好貴。老闆娘說:以後只會越來越貴,你們沒多掙錢嗎?
我含淚說:沒有。
難道社會都前進了就我在退步嗎?
不難看出,春節過後,魔都上海的人流回來了,以致於一些店生意太好,連咖啡都跟著漲價了,這不得不讓人感慨:中國經濟的韌性,實在是太強了。
除了咖啡,一二線城市的賓館酒店,價格也漲了不少。
一位杭州酒店人士說道,在社交網絡上,眾多網友反饋酒店價格漲勢洶洶,「打開之前收藏的酒店全都在漲價」「一搜酒店不是漲價就是沒房」「看好的酒店過了一下午就漲價了」。
在線酒店預訂平台顯示,近期多家酒店單晚入住價格居於高位,2月份價格整體高於3月份。
此外,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似乎也在蠢蠢欲動,不管是一手還是二手,成交量都在迅速上升。
雖然眼下成交價並沒有明顯的漲幅,但房產交易量上升的第一個周期是讓市場上低於市場價的筍盤一掃而空。
部分城市房價的上漲,大機率很快將要在下一階段體現在數據中。
價格上漲,是一個市場現象。
它體現著供應與需求量的變化。在市場中,價格總是不穩定的,因為供需永遠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
但如果出現價格普漲,這背後的因素,往往與貨幣因素相關。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通貨膨脹。
然而關於通貨膨脹最大的誤解就是,通貨膨脹必然引發物價普遍上漲。
要破除這個誤解,有一個最好的範本說明,就是中國。
02 市場經濟是實現共富的最佳途徑
通貨的意思就是通用的貨物,也就是貨幣。
在監獄裡,通用的貨物就是香煙,香煙就是監獄裡犯人交易使用的貨幣。
貨幣數量被有計劃地人為增加,這就是通貨膨脹。
貨幣本身不是生產的要素,他不能吃,不能用,他只是交換的媒介。
增加貨幣量,並不能使得任何生產活動增加。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通過貨幣進行了一次財富轉移。
在貨幣超發時,總是有一部分人先拿到新增貨幣,另一部分人更晚拿到,先拿到貨幣的人就會擁有更強的購買力,而更晚拿到的人,他們的購買力,則會被削弱。
超發的貨幣影響市場中的物價,依然是通過供需原理來實現的。
突然增加的購買力,就會讓需求量增加,而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價格就會上漲。
這時,沒有增加購買力的人們,就會後知後覺地發現,怎麼一下物價上漲了?
請注意,這是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才會上漲。
如果供給量同時上升,並且上升的速度還超過了貨幣的增量呢?
那物價就不一定上漲了,甚至有可能呈現出物價下跌的情況。
比如,1980年代,我們買一台21英寸的彩電,要五千塊人民幣;這在當時,絕對算是一個天價了,甚至價格堪比一套房子。
但現在,買一台42寸的液晶電視,我們只需要1000塊人民幣。
絕大部分普通人一兩個月的工資,甚至可以配齊全屋的普通家電。
這些產品的物價,從長期來說,都是一直在處於下降的區間。
但我們能據此說這四十年來中國沒有通貨膨脹嗎?顯然不是。
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中國家電業的生產能力在不斷地提升,供給量越來越大,雖然出現了通貨膨脹,但這一領域的生產供應量,遠遠超過新增貨幣帶來的需求量。
觀察我們現在購買的各種工業製品,你會發現他們的價格從長期來說,是一路下滑的。
市場經濟帶來的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消費品價格下跌。
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市場經濟就是實現共同富裕最好的手段。
如果今天有一個荒居野外數十年的野人進入中國社會,他只要去做最簡單的體力勞動,馬上可以買上手機、看上電視、吃飽穿暖。
因為這些消費品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都變得越來越便宜。
過去四十年來,正是因為中國發展了強大的工業產能,工業製成品在不斷地降低成本,不斷地擴大供給量,使得價格一路下滑。
9塊9這個價格,你在各個電商平台能買到的貨品高達幾千種。
通貨膨脹帶來的需求量的增加,與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供給量增加,二者共同構成了我們的物價。
而房地產受到貨幣增發影響更大的原因是,房子、土地價格、位置價值無法像工業品這樣大規模生產,供給量無法與貨幣帶來的需求量同步,因此,這一類的資產,會在通貨膨脹中呈現出明顯的價格上漲。
03 2023年,我們該怎麼應對?
貨幣擴張是全世界央行應對需求不足的一種手段。
由於每一個人都身處其中,都不可避免要成為被影響的一分子。
在貨幣擴張期,最容易受影響的是資產的價格。
不動產資產和金融資產的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好位置的房產,是擁有很強的增值保值能力的,原因就是位置是不可能工業化生產的,而在城郊或三四五線城市的房產,就不具備這種能力了,因為如果土地供給夠,這些沒有位置優勢的房子,其實也就是工業製成品。
從長遠來看,這種房產都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加供給量的。
而在金融市場中,優質的企業的有價證券也是稀缺品。
他們的供給量也不是可以批量複製的。
中國註冊制改革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其實都是在引導社會大眾使用現代金融手段進行更加有效的個人財富管理。
在金融市場更加發達的美國,就有大量的個人資產沉澱在金融市場中。
美國的個人養老金帳戶中,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超過了74萬個。這些資產主要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
中國過往四十年其實有很多的時代發展紅利,比如城市化的紅利、優秀企業價值增長的紅利,而中國人普遍開始擁有財富意識,也就是最近十多年的事。
先知先覺的人,他們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是很小的。
拉長時間周期來看,疫情的影響,各種國際形勢的影響,都是暫時的,中國經濟依然擁有很強的動能。
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依然很多,過往二十多年來各種悲觀論者,他們只看到負面,而從未真正看清大勢。
所以,他們沒有押注在體現中國未來發展的資產上,錯失了時代紅利。
做一個長期主義者,做一個堅定看好中國未來的人,做一個能精準判定優質資產的人,才有可能讓自己的人生坐上中國這一趟高速發展的列車。
2023,既艱難,又充滿希望,既紛亂,又有無數機會。
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功夫財經無關。如因作品內容存在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功夫財經聯繫。